在別人的故事裡都是智者,在自己的故事裡都是戀愛腦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戀愛腦的人,在感情中真的會不順遂嗎?

我觀察下來,在感情裡沒有底線的人,才是最不被珍惜的那種

什麼叫沒有底線?就是一切都以另一半為主。對方覺得你軟土深掘,你卻甘之如飴,最後讓他食髓知味

戀愛腦常見的三種樣子

第一,凡事以對方為重

別說人生大抉擇了,光是日常小事要吃什麼、去哪裡玩、要怎麼安排第一時間都不是問自己,而是問你想要怎樣

即便內心千百個不願意,嘴上還是照單全收,硬把自己壓下去

第二,原生家庭缺愛

小時候沒被好好愛過,所以長大後只要有人給一點點情感連結,就會整個人義無反顧地栽進去。 就算自己狀態已經爛到不行,也能告訴自己:「沒關係,只要我努力,他一定會看見」 對方隨口一句安慰、一個小動作,就能被放大成他真的懂我但那往往只是表面

第三,不接受任何批評

明明已經抓到偷吃、家暴,甚至生活習慣差到不可理喻,還能告訴自己:我可以改變他 現實的真相是:不但改變不了,還會一起被拖下水,像螃蟹一樣掉進籠子裡

那要怎麼陪伴戀愛腦的朋友?

說真的,這最難因為你明明看得比當事人清楚,但卻沒辦法替她抽身

我的經驗是:

  • 情緒支持:她哭,她難過,就陪在旁邊,不要急著說教
  • 適度引導:用提問讓她自己去想,而不是硬塞答案
  • 設定界線:等到真的出現危險行為,再堅決介入,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情緒

我曾經有個朋友介入別人的感情,我當時拼命勸她,甚至提醒不要這樣

結果呢?她還是跳進去。後來我才明白

在別人的故事裡,我們總是智者

可一旦換到自己的故事裡,大多數人都變得愚昧

更現實的是:不要去接別人的因果

你管太多,最後她回頭怪你,你還得背鍋

於是我漸漸學會,朋友有難可以幫,但當她開始替另一半找一堆藉口的時候,沉默,其實也是一種尊重

總結

戀愛腦的人在感情裡不順遂,不是因為愛錯人,而是因為失去自我,沒有界線

健康的愛情應該是先有自己,再有對方 在關心另一半的同時,也要記得照顧自己的需求和底線

否則,你以為自己在愛他,其實只是慢慢把自己耗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en the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我是陳,寫字的人 🖋️ 想推廣在地故事或品牌?歡迎找我,用文案替你發聲 來信:theyouwriter@gmail.com
chen th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30
大公司 VS 小公司:職場觀察 開端以求職者來說,大公司聽起來保障多、福利也穩固 但以我自身待過傳產大公司的經驗,其實所謂的「福利」,也就普通,薪水還算過得去,但稱不上亮眼 我不是科技業出身,只是在傳產大公司裡連滾帶爬 最讓人有感的,反而是那套嚴格的階級制度: 面對位階高的同事,必須稱呼「
2025/09/30
大公司 VS 小公司:職場觀察 開端以求職者來說,大公司聽起來保障多、福利也穩固 但以我自身待過傳產大公司的經驗,其實所謂的「福利」,也就普通,薪水還算過得去,但稱不上亮眼 我不是科技業出身,只是在傳產大公司裡連滾帶爬 最讓人有感的,反而是那套嚴格的階級制度: 面對位階高的同事,必須稱呼「
2025/09/28
亞洲父母對孩子的那些話,很多時候不是「教導」,而是言語霸凌 平窮的父母有時候,親手毀掉孩子的前半生 — 不是惡意的戲謔,而是長年累積的情緒與無力 從小,孩子被灌輸:爸媽把你養大,就是你欠他們的。父親再糟,也要孝順:家裡沒錢就是常態,你只能接受 爸媽每天為錢吵架,孩子被逼著去打工、辦學貸、放棄畢
2025/09/28
亞洲父母對孩子的那些話,很多時候不是「教導」,而是言語霸凌 平窮的父母有時候,親手毀掉孩子的前半生 — 不是惡意的戲謔,而是長年累積的情緒與無力 從小,孩子被灌輸:爸媽把你養大,就是你欠他們的。父親再糟,也要孝順:家裡沒錢就是常態,你只能接受 爸媽每天為錢吵架,孩子被逼著去打工、辦學貸、放棄畢
2025/09/26
談過幾段戀愛後,與上任分手,如今我也踏入單身的第十年 從一開始還會積極參加聯誼、托人介紹,到後來,慢慢築起一堵銅牆鐵壁——不願再輕易卸下心防 對我來說,感情的開端永遠是:一方鼓起勇氣告白,再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答案只有 50/50,要嘛成為情侶,要嘛連朋友都當不成 一段年少的戀情 那時候我還
2025/09/26
談過幾段戀愛後,與上任分手,如今我也踏入單身的第十年 從一開始還會積極參加聯誼、托人介紹,到後來,慢慢築起一堵銅牆鐵壁——不願再輕易卸下心防 對我來說,感情的開端永遠是:一方鼓起勇氣告白,再把選擇權交給對方 答案只有 50/50,要嘛成為情侶,要嘛連朋友都當不成 一段年少的戀情 那時候我還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