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實體晶片居留卡以後我可以選擇要不要開通線上證件功能。我覺得很方便就開通了。方便的點在於:
a. 如果在路上被臨檢或者買東西需要年齡證明,可以直接用手機證明我的身分
b. 在網路上進行註冊或消費
c. 不用親自跑公家機關就可以線上完成一些行政申請(例: 遷戶籍Wohnsitz ummelden)。
然而,來福(先生代稱)跟我說他沒有使用,因為覺得很危險。如果手機掉了就會被偷走資訊。但我想若依照這個邏輯,手機也不應該綁定信用卡,也都不要用銀行的App了。
總之,我既然都已經開通就來分享一下過程吧~
去領實體證件以前我就有收到政府紙本寄來的一次性密碼(Transport-PIN)。領到實體證件的當下也有同意簽名一張說明書。回到家以後我只需要:
1. 下載AusweisApp1到手機 (也可以用電腦開通,但我覺得麻煩就只有選用手機)
2. 拿晶片卡放在手機背面感應 (需NFC功能)
3. 輸入政府給的一次性五位數密碼後,再輸入自訂的六位數密碼。
從頭到尾可能花不到五分鐘,簡單得令我驚嘆。畢竟台灣還是紙本護貝的身分證,而德國從2010年開始就是這種晶片式的身分證了,然後現在還可以拿著這張晶片身分證用手機的NFC讀取,真的很意外德國這個網路吞吞著名的國度在這塊居然比台灣先進~
另外,我出於好奇查了一下台灣相關的主題:
A. 晶片身分證---印象中以前就有晶片身分證的討論。原來2020年政府就有計畫要換發,讓身分證可以結合自然人憑證跟線上辨識的功能(如果有那就是海外國民的一大福音了!)。然而,疫情、預算、資安風險、個資保護疑慮、法規不完善等各種因素,最後還是在2021年宣布暫緩。
B. 數位身份錢包(digital identity wallet)--- 這是我的新發現! 原來今年底台灣也會推出數位皮夾。除了身分證、駕照、健保卡,令我意外的是連畢業證書跟檢定考證明都可能可以放進去。
因為來福的一番話也讓我也好奇德國人使用線上證件的程度,於是查到一份超級有趣的報告書2(有政府單位背書)。總共48頁我就簡單選三個點來分享:
1. 50% 的民眾沒有馬上可用的數位身分證,30%有,剩下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看來我剛進入那30%人的行列)
2. 有使用數位身分證的人當中GenZ佔28%;GenY佔16%;GenX佔14%。GenZ使用是因為有文化通行證這類的福利(類似台灣文化幣概念)
3. 有身分證的人裡面只有24%知道可以用手機使用這個功能(就是我開通的這個)
-------------------------------------------------------------------------------------------------------
註記1: https://www.ausweisapp.bund.de/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