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雲紅淵錄》第十八回 風起雲湧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數日後,飛日城清晨時分,天邊未白,雞鳴破曉。

城外地平線上,黃沙奔騰。一名黑甲騎士背掛番紅令旗,一騎絕塵,直衝飛日而來。

城上守兵但見令旗,心頭一震,忙撤下拒馬,放騎而入。

「打開城門——!」

厚重的木門嘎然上升。風從門縫灌入,夾著沙塵與血鐵的氣味。

「大捷!大捷——北方戰事大捷!沈將軍大破北虜,大軍不日便至!」

那騎士一邊嘶聲呼喊,一邊疾馳入城,聲音在大街迴盪。聲聲捷報伴著鐵甲撞擊聲沿街響起,街上人影紛紛探出窗門,半夢半醒之間,只聽城頭鐘聲二十一響,聲聲厚重,如從九霄墜地,震得滿城塵起。

另一頭,西風樓的高處,謝清負手而立,晨霧映著他的半邊臉,帶著未散的倦意與深思。他微微一笑,自語道:「崔小兄弟,大魚便要回池了。這棋局,也該再推一子。」風自樓外掠過,吹得衣袖鼓動,猶如水面泛紋。

飛日金鐘二十一響,自古便是戰事大捷的號音。眾人皆知少則三日,多則五日,飛日大軍便會凱旋而至。

然而此刻眾人不知的是,此行主將太守沈之嶽,會在隔日先大軍一步,悄然回城。

只因其髮妻早逝,獨餘一女,視若明珠。然而多年征戰,國家在前,骨肉在後——

「服君事,聽君命,為君思,為君死」,這八字他銘刻在心。

如今戰捷,他讓副將率軍緩行,自己則與軍師馬不停蹄,先行返城。他年近五旬,眉宇間依舊藏著鐵血英氣,唯有鬢角多添幾縷霜白。沈之嶽駕馬狂奔,心底急不可耐,腦中萬千念頭翻湧——軍中血風未散,而家國塵務已在眼前。

此番急行,一為愛女,一為瘟疫。

飛日城西市為熱鬧之地,南市有百年佛寺,東市更是御封靈泉所在,是以軍隊出征回營,皆由北門進出。

但見北門緩緩而開,如同慢慢鬆綁那近日因戰事而受到束縛的愛女之心。他迫不及待想縱馬回府,卻忽見北街異樣。

往日空闊的街道,此刻竟人山人海。通往乞兒村的巷口,被百姓擠得水洩不通,直溢到北街大道。那些百姓,有人坐地,有人高呼,有人更手執木棍畚箕,正與一隊官兵對峙,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

沈之嶽勒馬止步,神色一沉。

只聽前方傳來一聲暴喝——

「奉副太守令!至此捉拿無照大夫!汝等速速讓開,不然休怪我們不客氣!」

人海中立刻爆起怒吼。

「不客氣?你倒是試試!」一名老漢赤著上身,拄著木杖,大步踏前,渾厚的嗓音蓋過了兵士的喊聲。

「俺不是忘恩負義的傢伙!這小神醫前幾日救了俺一家老小的命!要抓他——先踏過俺這條命!」

一旁的年輕婦人也緊接著高聲回嗆:「可不是嘛!你們官府平日不見人影,如今倒來逼死救命的大夫!」

怒潮一起,人聲沸騰。

有人揮著柴刀,有人拍著胸口發誓,也有人攙著病弱的孩子立於人群前,眼神熾亮。

忽而另一頭,一位老婦指著幾名士兵,聲若破竹:「李二、李三、李四!你們三個知不知羞?小神醫可是救了你小妹的命啊!給我滾開,別來妨礙神醫救人!」

那幾名被點名的士兵頓時面紅耳赤,支吾著道:「阿娘……這……這我們也是身不由己啊……」

百姓的怒聲與士兵的命令交錯,像兩股硬風在撞擊。一邊是護醫的決絕,一邊是奉命的遲疑。幾名士兵緊握兵棍,額上冒汗;而群眾卻越逼越近。

沈之嶽在遠處靜靜望著這一切,眉頭深鎖,眼神越發深沉。

他聽得出,那些聲音裡沒有造反的殺氣,只有長久被壓抑的委屈與守義。

此時,隨行軍師輕揮羽扇,低聲道:「大人,前頭似乎有事兒發生。」

沈之嶽不語,只勒緊韁繩,策馬往前,立於那軍官後頭,驀地一咳清嗓,大聲問道:「韓靖!這裡是怎麼回事?」

那一聲如獅震野,頃刻間壓下嘈雜。

百姓、官兵齊齊回首,只見一人身披戰袍,立於馬上,氣勢如山。

「太守回城了——!」不知誰喃喃出聲。

帶頭軍士見狀一驚,面色霎時發白,急忙上前一步,跪行軍禮:「屬下不知太守已回城中,未曾相迎,請大人恕罪!」

沈之嶽沉聲喝道:「這些話就甭說了!我問你——這裡,是怎麼回事?」

那帶頭軍士還未回過神,便聽沈之嶽沉聲再問:「我問你——這裡,是怎麼回事?」

那聲音雖不再怒吼,卻比先前更沉、更冷。

空氣裡只剩戰馬噴出的白氣與甲胄摩擦的聲響。

韓靖連忙答道:「稟大人!您不在之日,乞兒村出了一個孩童,自稱大夫。未得許可,便擅自行醫。屬下奉副守之命,前來捉捕!」

沈之嶽眉頭一動,低聲道:「孩童大夫?」他轉首望向身邊軍師,似乎在徵詢意見。

軍師白衣素縞,面容清癯,手中羽扇輕輕一搖。

他環顧四周,目光掠過那一張張滿是泥塵卻堅定的臉,說道:「大人,這些百姓圍得如此緊,倒不像虛言。」

那軍師轉頭向韓靖問道:「此子在此多久?可曾治死了人?」

韓靖吞了口唾沫,連忙答道:「已有數日……治死人……倒未曾聽聞。」

軍師輕輕點頭,手中羽扇停了片刻,似在權衡。

「嗯……大人,依在下看,此子似乎頗得百姓擁戴。竟願為他刀斧脅身而不退,想來確有真才實學。

他微微一歎,續道:「況且咱們不再的這段期間,城內大夫們恐怕都被請進了高官府內,才有今日局面。」

一番推敲,幾乎將眼前景象料透。

語畢,四周又靜。

只見沈之嶽垂眼不語,指尖輕叩馬鞍,似在沉思。

良久,他終是緩緩開口——

「倘若真是如此,那這孩童大夫,卻是幫我這不成材的太守補了破網。能讓百姓自發相護之人,不是亂民之師,便是仁心之醫。此人,不可輕視。」

他語聲微沉,卻含幾分感慨。

說罷,他翻身下馬,靴底踏地有聲,鎧甲鏗鏘作響。

軍師隨之而下,與他並肩而立,巍如山岳。

沈之嶽朗聲對眾人道:「諸位!是沈某無能,只因戰事延宕至今,無暇治理城務,苦了你們了!」

說著,他忽然彎腰一拜,竟俯身至地。

眾人驚愕。

韓靖更是失聲道:「大人您這是——!」

「大人萬萬不可啊!」

「太守大人為咱們拼了命,誰敢怨您!」

「快請起啊!」

百姓一片騷動,紛紛下跪。只因素日裡沈之嶽治軍嚴謹,鎮守飛日時,城中治安良好,百姓安居樂業。在他們心中,此人早有威望。只是這些年北方戰事頻仍,朝廷派來的高官副手多半不治不理、不敢擔責。若非飛日城底子尚厚,百姓風氣自律,早該亂了。如今瘟疫肆虐,高官擁醫自保,百姓病無所依。卻無人怪罪太守,因為他們知曉——這位老將,從未忘過百姓。

沈之嶽見了百姓齊齊跪拜,心中不忍,便即起身相扶,他望向人群,語氣恢復沉穩:「北方戰事已然歇止,沈某不願城內再生紛擾。然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飛日因治軍嚴謹,百姓守法,方有今日。若諸位信得過沈某,這小神醫一事便交予我吧,待沈某問將清楚,必會妥善處理,不負諸位之情。」

此刻人群中有人說道:「大伙,聽我說!太守大人為咱們家園打生打死的,咱們信他。」

「是啊!咱們信他!」

「太守始終不忘咱百姓,百姓怎會負你!」

只聽眾人跟著附和道,聲浪一陣高過一陣,說著也紛紛放下手中器物,讓開了道。

沈之嶽長吸一口氣,一吐而出,眼底閃過一絲久違的亮光。

他回首命令道:「韓靖,你們辛苦了,都回去吧。副太守那邊,我自會說明。」語氣不高,卻不容置疑。

韓靖一怔,旋即抱拳:「是,大人!」

只見韓靖右手一擺,士兵便收起兵棍,重整行伍,帶隊離去。

「多謝諸位!」沈之嶽拱手向眾人行了禮,便轉頭向那軍師說道:「軍師,回府之事暫緩。走吧——咱們先去見見這位,能讓百姓維護至此的少年。」

軍師微微一笑,羽扇一收:「得令。」

二人翻身上馬,馬蹄一聲長嘶,濃霧激散。

「駕!」

兩騎並行,向著乞兒村的方向,漸行漸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一小齋
3會員
21內容數
山長水闊,字裡江湖。 此齋不大,藏的是醫者的心、行者的步,與江湖萬象的浮沉。 lingshueiyi@gmail.com
水一小齋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飛日城夜色沉沉,一名舉人詩諷時弊,被縛於老槐之下,卻仍仰笑成歌。崔少雲暗隨其後,意外與這狂放書生相遇。席間一曲詩聲,直揭城中沉痾秘辛,令少雲熱血翻湧。二人一笑結盟,竟欲自乞兒村掀起醫者風潮,以百姓之聲撼動權門。但在宵禁森嚴、風聲鶴唳的飛日城中,真相能否傳開?還是他們正一步步踏入羅網深處……
Thumbnail
2025/09/24
飛日城夜色沉沉,一名舉人詩諷時弊,被縛於老槐之下,卻仍仰笑成歌。崔少雲暗隨其後,意外與這狂放書生相遇。席間一曲詩聲,直揭城中沉痾秘辛,令少雲熱血翻湧。二人一笑結盟,竟欲自乞兒村掀起醫者風潮,以百姓之聲撼動權門。但在宵禁森嚴、風聲鶴唳的飛日城中,真相能否傳開?還是他們正一步步踏入羅網深處……
Thumbnail
2025/09/16
靈泉試水,毒跡初現;太守府外,譏笑阻斷真相。 夜裡,崔少雲初遇謝青,那雙含笑的眼眸,如同城中另一層秘辛的引子。 飛日繁華背後究竟掩藏了多少不堪?泉水之毒、醫館閉門、乞兒村的呻吟……一切似都牽向更深的漩渦。   少年心有預感——想解開飛日城之謎,他勢必踏上一條與謝青交纏的道路,而前方還有甚麼等著他們。
Thumbnail
2025/09/16
靈泉試水,毒跡初現;太守府外,譏笑阻斷真相。 夜裡,崔少雲初遇謝青,那雙含笑的眼眸,如同城中另一層秘辛的引子。 飛日繁華背後究竟掩藏了多少不堪?泉水之毒、醫館閉門、乞兒村的呻吟……一切似都牽向更深的漩渦。   少年心有預感——想解開飛日城之謎,他勢必踏上一條與謝青交纏的道路,而前方還有甚麼等著他們。
Thumbnail
2025/09/16
城北乞兒村,崔少雲發現腹脹昏迷的孩童,脈象奇異,竟非平常之疾。 一場簡陋小屋內的試驗,竹筒泉水與鴨蛋交錯,竟現詭異白斑,真相漸漸顯影。 然而這指向瘟疫源頭的發現,又將他推向未知風暴,誰才是幕後之手? 在真相與風險之間,少年醫者能否以一己之力撥開迷霧,揭破飛日城的黑暗秘辛?
Thumbnail
2025/09/16
城北乞兒村,崔少雲發現腹脹昏迷的孩童,脈象奇異,竟非平常之疾。 一場簡陋小屋內的試驗,竹筒泉水與鴨蛋交錯,竟現詭異白斑,真相漸漸顯影。 然而這指向瘟疫源頭的發現,又將他推向未知風暴,誰才是幕後之手? 在真相與風險之間,少年醫者能否以一己之力撥開迷霧,揭破飛日城的黑暗秘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惦念著白日那起案子,林曆著急著回去,步伐走得飛快。夏芒三人遠遠綴在後頭,慢悠悠地走。
Thumbnail
惦念著白日那起案子,林曆著急著回去,步伐走得飛快。夏芒三人遠遠綴在後頭,慢悠悠地走。
Thumbnail
二月初七是島添大里集落每隔六天一次的「六齋市」舉辦的日子。肖日接受公主的邀約,戀花接受無名的邀約,肖風接受心恬的邀約。 雖然孤單的長守沒有人約,但出於人潮眾多、安全堪慮的考量,小強還是要他暗中跟在附近待命。
Thumbnail
二月初七是島添大里集落每隔六天一次的「六齋市」舉辦的日子。肖日接受公主的邀約,戀花接受無名的邀約,肖風接受心恬的邀約。 雖然孤單的長守沒有人約,但出於人潮眾多、安全堪慮的考量,小強還是要他暗中跟在附近待命。
Thumbnail
「報!乾坤關發出三道黑色狼燧!」營外的傳令兵對著主將軍營大喝! 鄔磐起身,咬著牙用右拳大力槌桌「碰!」的一聲:「鄭勇那個孬種!」⋯⋯
Thumbnail
「報!乾坤關發出三道黑色狼燧!」營外的傳令兵對著主將軍營大喝! 鄔磐起身,咬著牙用右拳大力槌桌「碰!」的一聲:「鄭勇那個孬種!」⋯⋯
Thumbnail
江湖俠客夢三息(謝興陽 飾)為了替死去的摯友洗冤復仇,來到熱鬧的木雲城,然而路上卻因被仇家追殺,意外結識了同樣欲去木雲城的機關大師岩四方(王翰聞 飾),和清瀞宗弟子葉五枝(蘇夢迪 飾)。 三人為了維持生計,選擇在城內開店賺錢,不想生意卻十分慘澹。此時富有經商頭腦的紀明昭(潘玥同 飾)出面接手這家店…
Thumbnail
江湖俠客夢三息(謝興陽 飾)為了替死去的摯友洗冤復仇,來到熱鬧的木雲城,然而路上卻因被仇家追殺,意外結識了同樣欲去木雲城的機關大師岩四方(王翰聞 飾),和清瀞宗弟子葉五枝(蘇夢迪 飾)。 三人為了維持生計,選擇在城內開店賺錢,不想生意卻十分慘澹。此時富有經商頭腦的紀明昭(潘玥同 飾)出面接手這家店…
Thumbnail
書名:少女的祈禱 作者:周鏡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4年1月(舊文重發) 文案: 與顧連洲重逢時,樓梯間,光影一明一暗。男人骨骼分明的手扣著蓄勢待發的扳機,漫不經心撩眸,眼尾鋒利,看向被逼入死角的罪犯:「別掙扎了,沒用。」 罪犯伏法後,在醫院裡,隊友同溫意握手,贊溫醫生臨危
Thumbnail
書名:少女的祈禱 作者:周鏡 閱讀管道:晉江 發文日:2024年1月(舊文重發) 文案: 與顧連洲重逢時,樓梯間,光影一明一暗。男人骨骼分明的手扣著蓄勢待發的扳機,漫不經心撩眸,眼尾鋒利,看向被逼入死角的罪犯:「別掙扎了,沒用。」 罪犯伏法後,在醫院裡,隊友同溫意握手,贊溫醫生臨危
Thumbnail
元月二十,封城第五天。 由於來自中山國和南山國的支援人力都已經抵達,所以小強無事一身輕。唯一影響他好好休息的是輕微咳嗽,還好並沒有發燒。只不過疲憊感讓他一早就派人向無名「告假」,整天幾乎都待在房裡休息。
Thumbnail
元月二十,封城第五天。 由於來自中山國和南山國的支援人力都已經抵達,所以小強無事一身輕。唯一影響他好好休息的是輕微咳嗽,還好並沒有發燒。只不過疲憊感讓他一早就派人向無名「告假」,整天幾乎都待在房裡休息。
Thumbnail
正月十八封城第三天,長守、肖風、戀花的病情都有改善,但是無名卻病得更嚴重,讓小強立刻面臨兩個難題。 首先是大問題:藍自強得再度「代理」無名,前往「防疫指揮中心」坐鎮。 這麼一來,他勢必得和浦添祝女櫻慕塵(以及中山國醫官安富祖)合作。在密切互動的情況下,他很擔心自己的身份會被揭穿。
Thumbnail
正月十八封城第三天,長守、肖風、戀花的病情都有改善,但是無名卻病得更嚴重,讓小強立刻面臨兩個難題。 首先是大問題:藍自強得再度「代理」無名,前往「防疫指揮中心」坐鎮。 這麼一來,他勢必得和浦添祝女櫻慕塵(以及中山國醫官安富祖)合作。在密切互動的情況下,他很擔心自己的身份會被揭穿。
Thumbnail
殷里今天也病重在家休養,偌大的那霸共管區只剩下汪應祖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所以一見到藍自強抵達「防疫指揮中心」就如蒙大赦,根本也沒問為什麼多了一個人(由肖風假扮的北山國商賈「趙虎」)。 等汪應祖離開後,小強就和肖風一起聆聽簡報,了解目前的病患收治、物資運用、防疫措施等各方面狀況。
Thumbnail
殷里今天也病重在家休養,偌大的那霸共管區只剩下汪應祖一個人忙得焦頭爛額,所以一見到藍自強抵達「防疫指揮中心」就如蒙大赦,根本也沒問為什麼多了一個人(由肖風假扮的北山國商賈「趙虎」)。 等汪應祖離開後,小強就和肖風一起聆聽簡報,了解目前的病患收治、物資運用、防疫措施等各方面狀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