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Gordon。
「股人筆記」是希望透過學習厲害投資人的經驗與筆記,來增進自己的投資能力。我並非完全的投資新手,基本的知識都還算了解,但對於主動選股的技巧與系統性實踐,這正是我想透過這次學習重新建立的重點。
股癌EP557 36:24有云: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會幫我做筆記,現在要強調一下,作筆記的這個讓我非常感恩,只是有滿多筆記都會幫我自己去亂節錄重點,再來這要稍微注意一下,不是說不能寫筆記,只是覺得有些東西還是要儘量去找原形食物啦,那有人幫你總結快速的做複習我覺得很好
所以我會盡量分清楚哪些是我自己的發想,第一大段會是我個人的心得描述、不懂的知識之研究主題簡述,而第二大段則為節目的回顧、第三段為研究主題。
一、心得
學習點:
- 庫藏股 - 橘子(6180)
發現股癌節目第一集收到的業配是在 EP17,更新頻率還是非常快,不過時間還是短短的沒有固定。
這次研究庫藏股,看了一下公開資訊觀測站怎麼查詢,還有橘子的庫藏股執行,和不執行的理由。
二、節目回顧
股癌 EP16|2020/03/23 節目回顧
節目回顧:
- 房地產
- 週末鬼故事
自我學習整理:
|房地產
房地產一直漲價是全球現象,不過在台灣房價所得比極高,買房如登天。
上漲核心原因,低利率環境讓資金、貸款成本便宜,大量資金湧入市場。和量化寬鬆,各國若是 QE 釋出的大量資金,尋求可增值的標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產。
房價為何難以降價?MK 認為建商與銀行的連動,建商普遍使用多重財務槓桿,貸款買地 (第一層槓桿) -> 土地抵押貸款蓋房 (第二層槓桿) -> 賣不完的餘屋再抵押去蓋下一個建案。這種模式讓建商與銀行成為「命運共同體」。
在第三層的餘屋再抵押,擔保品價值問題,房子是建商向銀行融資的「抵押品」。如果建商公開降價,會導致抵押品價值不足(類似股票融資的追繳保證金),銀行會要求補錢。這就是建商寧可把房子空在那裡也不願降價的主因。且如果降價,也有可能導致買氣更差,大家就會認為這區都在降價,等待降價後再買進。
供需問題:雖然台灣未來人口將減少,但人口會持續往都市集中。因此,鄉下地區房價未來可能跌得最慘,但都市(蛋黃、蛋白區)因需求仍在,價格難以下跌。
股災是否會影響房價?反推升的可能:為救市,全球央行降息、重啟 QE,市場上資金更多,反而可能逆勢推升房價。
可能下跌的因素:1. 需求下降,若台灣也出現大規模失業潮,買房需求會降低。2. 供給增加:已貸款買房者若因失業繳不出房貸,房子被銀行處分、法拍,會增加市場供給。
結論:這兩股力量會形成對衝。但由於房地產和銀行綁定太深,要看到房價崩盤非常困難。即便發生,那也將是伴隨整體經濟的災難,而不是讓大家撿便宜的好事。
|週末鬼故事
因為是在週末開出來,沒有股價可以當參考點,所以不知道這些消息對股價的情形到底會怎樣。
全球失業潮來臨:加拿大的單週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暴增至 50 萬,是去年同期的近 20 倍。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創 2017 年新高,高盛更預測本月失業人口可能達 200 萬。
原因:航空、服務、餐飲、娛樂業因封城而大量裁員,許多店家都不能開,只能做外帶,或是就直接關閉了。以阿聯酋航空原本 100 多個航點,下降至10多個,下降 90%。台灣的機場客運量僅剩不到 5%,客運業者也考慮停駛,影響將一路蔓延。
對台灣前景的擔憂(當時台灣還在守住疫情的情況下),認為在全球都守不住疫情的情況下,台灣要獨善其身非常困難,應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如餐廳禁止內用、營業場所關閉),屆時可能引發台灣的失業潮。而之前的假說驗證曾經推測「歐美終端需求下降,將衝擊台灣製造業」。現在各國的失業數據,已開始驗證這個假說。後續應觀察台灣公司的營收是否持續下滑。
疫情數據不透明與真實情況:
- 推測中國死亡數較低,可能是因死亡判定標準不同(如併發症、到院前死亡可能不計入),其數據參考價值低。
- 他為全球實際感染人數遠超官方數字。因佔全球人口極少數的台灣人,出國一趟就有這麼高的確診率,證明海外情況已是「毒窟」,只是檢驗能量跟不上。
- 資源不足:全球檢驗能量和醫療資源普遍不足,是死亡率攀升的主因。台灣人戴口罩能「延緩」感染速度,避免醫療體系瞬間崩潰,但長遠來看,全世界可能都躲不過。台灣先延緩感染速度,並且將檢驗、醫療量能準備好。
股癌 EP17|2020/03/24 節目回顧
節目回顧:
- 第一次得到業配
- 庫藏股
自我學習整理:
|第一次得到業配
第一個業配怎麼是 E-5 根射工作坊,真有趣記錄一下而已XD,但我也查不到這到底是什麼東西了。
|庫藏股
在經歷了數週的市場大跌後,約有四、五十家上市櫃公司宣布實施庫藏股。這件事本質上與國安基金進場類似,都算是「國家或公司認證」的慘慘慘時刻。
什麼是庫藏股?就是公司把自己的股票買回來,通常在公司派認為股價跌得過深、來到「差不多」的合理價格區間時宣布。
用途
- 轉讓給員工: 作為員工福利或獎勵。
- 註銷股本:將買回的股票註銷,使公司總股本(流通股數)變小。
註銷股票會讓股本縮小。在公司獲利不變的情況下,因為分母(股數)變小了,每股盈餘(EPS)會因此提高,財報數字會變得更漂亮。由於 EPS 是衡量公司賺錢能力的重要公平指標,這對股價有正面想像。
庫藏股的陷阱,魔鬼藏在陷阱裡:關鍵在「執行率」,公司公告預計在某段時間內買回多少股,而「執行率」就是最終實際買回的比例。
因為台灣法規對於宣告實施庫藏股、但最終「一股都沒買」的公司沒有罰則。這導致部分公司會利用「放消息」的方式來影響市場,吸引不知情的散戶進場抬轎,但公司自己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若後續投資人發現公司根本沒買,可能會引發失望性賣壓,導致股價再次下跌。
案例分析:遊戲橘子 遊戲橘子在 2017 年因代理手遊《天堂 M》而引發市場狂熱,股價在 3 個月內從 37 元飆漲至近 120 元。然而,就在《天堂 M》上市、利多實現後,股價便開始崩跌。 這是一場典型的「出貨在利多實現時」的教科書級操作。當市場最熱、連平常不買股的人都因《天堂 M》爆紅而想進場時,就是內部人士將股票倒給這些「最後一手」散戶的最佳時機。
而另外在庫藏股的部分,橘子的執行率:2017 年:執行率僅 2%。2019 年:執行率甚至是 0%。 一家公司,尤其是旗下還有「橘子支付」這種金融相關業務的公司,在庫藏股操作上如此不老實,會讓投資圈對其產生疑慮。這會影響他選擇支付平台的意願。
並非所有公司都言而無信,如京城銀行,其庫藏股執行率就高達 100%。另外也提醒庫藏股和股價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實施庫藏股不代表股價就一定會上漲,市場變因太多,沒有什麼是絕對的。618
三、研究主題:
在節目中就介紹到庫藏股的部分,公開資訊觀測站可以查詢到,也能查詢到每間公司的執行率。
|庫藏股 - 橘子(6180)
橘子在近幾年共有四次的庫藏股計畫,分別是 105/09、105/11、107/11、109/03,而在其中兩次的庫藏股執行率就是節目所說的 4% 和 0%。
早購買庫藏股時,會先有買回計畫,有決議日期、買回的期間、和買回的價格區間、目的等等。 以橘子最新的一次買回案例就是在 109/3/12 決議,買回期間是2個月、價格為 40~58。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