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交易人都需要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你做交易的目的是什麼」?
對我而言,交易的目的就為了獲取(1)財務自由 與 (2)時間自由
由此延伸,任何違背這兩項目標的策略/方法,即使它長期而言能夠獲利,都不適用在我身上。也因此,我選擇了純技術分析的波段交易,並且透過「報酬風險比高於2R+高週轉」的交易策略,讓我可以不用花時間研究基本面/籌碼/新聞,只需要在最適合波段交易的時候全力出手,在不適合的時刻全力收手,就可達到兩大目標
我的交易啟蒙大師Mark Minervini曾說過非常經典的話:「我每年平均交易的總天數,加起來大概才幾個禮拜到一個多月的時間,因為我只會在最爆賺的時期全力進場,快速拿到屬於我的報酬,並在市場變得難做時退場。剩餘時間全部花在探索人生、其他興趣、陪伴家人與遊山玩水,我想不到比這更好的工作了」
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這不才是人生嗎!?
為什麼我的交易策略中會設定「MDD達到10%就必須暫停交易一週」,也完全是依據Mark的那句話與我的交易目標而來
當交易環境變差,我會頻繁的出現停損,MDD碰到10%就像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告訴自己停下來不要再做無謂的交易,這是拿回 時間自由 的選擇權
而10%的MDD,將來只需要11%的報酬就可以讓equity curve重回高點 ( 90% * 111% = 99.9% )。我的策略在順風時(不論多空),要獲得11%的報酬相當容易。換句話說,這條紀律不僅可以保護我的本金與獲利,更是能有效避免MDD持續擴大,長期幫助我達到 財務自由 的必要條件
現在我仍在停止交易期間,但看這幾天台股的走勢,我相當慶幸自己有遵照紀律
加權指數前兩天的走勢,讓追多的人硬吃損,而今天的走勢卻又讓追空的人暴倉,但過去三天指數僅微幅下跌0.2%而已,這種「有波幅沒漲幅」的多空雙巴盤,是波段策略最大的敵人。相反的,如果你是當沖高手或是從4月底部進場buy & hold到現在的人,可能會覺得「你到底在困難什麼?」

每個時期都有它適合的交易策略,但不存在一個適合所有交易策略的時期,該讓別人賺的時間就讓別人賺,我會耐心等待下一次的機會。目前指數正在5年通道上緣與短黑線中震盪,如果下週指數跌破短黑線且站不回時,我會找機會進場做空
至於現在為什麼不做多,因為指數週K已經出現穿頭破腳的黑K,加上碰到5年通道的上緣,這位置有雙重壓力,做多期望值相當低
即使明天盤後台積法說讓週五台股再創新高,我也會先觀察全體個股的走勢,特別是突破個股的延續性,再決定下週是否要嘗試多單
下面分享前幾次指數碰到5年通道上緣時的走勢,目前指數已在通道上緣附近盤整6個交易日,過去幾次最短盤整5個交易日,最長盤整17個交易日後才開始下跌
在結果出來前,只能等待

現在

2024/07

2021/05與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