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記劇本版 第29集:
招兵立志 幕一: 場景:泉州府韓光府邸內廳 (清晨,陽光從雕花窗灑入。車大明坐在桌旁,聖旨與官印擺在面前。) 車大明(低語):「澎湖巡檢兼閩南倭寇招討使……從四品官。錢糧三萬石、銀一萬兩、兵千人……」 (他抬頭,神色複雜。) 車大明(自語):「有兵有錢是好,可海上那群倭寇,可不是什麼好對付的……」 韓光(尖聲):「怎的?這才升官,就愁眉苦臉?」 車大明(苦笑):「聽說倭寇多來自日本九州、四國。此時日本正打得亂七八糟,各地浪人聚成海盜,殺人如麻。若真要對付他們,怕不是一紙聖旨就能行,這些錢糧光憑聖旨恐怕討不到,大家推拖之下,兩三年能發下來就謝天謝地了。另外,還要重新練兵,不然靠衛所的老弱殘兵,是不能打仗的。」 韓光(沉吟):「海上形勢確實複雜。這些倭寇兇猛狠毒。沿海百姓早就叫苦連天。」 車大明(決定):「我得先去泉州水師看看,士兵若不行,有再多銀子也白搭。」 (他起身,欲告辭。) 韓光:「好。去吧。這兵能不能打仗,還是要看你了。」 (音樂轉沉,鏡頭轉場。) --- 幕二:泉州水師的現狀 場景:泉州港外水師營地 (風大、海浪拍岸,破舊的船帆在風中飄盪。幾名士兵懶洋洋拿著生鏽的刀站在營門。船塢裡,破舊戰船看起來閒置已久。) 車大明身穿新做的四品武官服走進營門,(os):「這…福建的水師真的狀況不好。軍戶制度害死人啊……這哪是軍營,簡直是個養老院。」 門口護衛:「大人,您從那裏來,我去通報千戶大人。」 車大明:我是新任倭寇招討使,要找你們千戶。 (遠處,一名年老的軍官慢慢走來。) 老軍官(抱拳):「下官水師千戶王得勝,見過大人。」 車大明(掃視四周):「王千戶,這就是你手下的兵與船?」 王得勝(尷尬):「哎……軍餉不足,兵械損壞,朝廷多年不撥款。下官也是無可奈何啊。」 (說話間,兩名士兵在後方裝模作樣的把破舊戰船整修一翻。) 車大明(無奈):「原來如此。」 (他望向遠方的海面,風聲呼嘯,眼中閃爍著決心。) --- 幕三:歷史的啟示 場景:車大明書房 (夜晚,燈光搖曳。桌上攤著舊書與地圖。) 車大明(獨白):「要破倭寇,必先練兵。若要練兵,須有紀律、有志氣……」 (他回憶穿越前記住的明朝歷史。) 車大明(os):「今年(1561年),倭寇大舉入侵台州沿海,戚繼光領兵抵抗,一個月內九戰九勝,倭寇幾乎全部殲滅,而戚家軍傷亡極少。立功後,戚繼光將升任為浙江都司都指揮使(正三品),名聲大震。 再不久,江西官員就會向朝廷要求派他前往江西鎮壓叛亂。 所以今年底(1561年11月),他會率兵前往江西,不出一個月就平亂完成,給明朝人見識到一支紀律嚴明、給養充足,領導有方、作戰有素、富有默契的「募兵制軍隊」的戰力有多強。」 有這樣當代的名將,當然要打好關係。 --- 幕四:求教與決心 場景:泉州水師衙門裡 (車大明提筆寫信。) 車大明(旁白):「戚大人麾下兵精將強,治軍有方。下官奉旨守澎湖,奈兵卒散漫,裝備殘破,求大人賜教,如何募兵訓練,以破倭寇。」 (時間流轉,以海鷗飛過海面代表。) (片刻後,幕轉:一個壯年武將正在寫信,紙上筆跡遒勁。) (旁白)
致 欽差總理閩南倭寇招討使 車大人鈞鑒:
貴函所言泉州衛所之弊,本將深有體會,亦感同身受。
夫兵者,國之大事,而今軍制敗壞,徒增百姓困苦,致使倭寇橫行,戚某寢食難安。
大人志在募兵,欲親手鑄利劍,此舉大善!
蓋良將須有精兵,精兵須自擇自訓。 衛所軍戶久習怠惰,不可用也。 戚某不才,願將練兵之法傾囊相授,助大人一臂之力。 以下是戚某之募兵方略,請大人參詳:.........) (鏡頭一轉:車大明一邊讀一邊點頭,最後他收信入懷,起身走出。) --- 幕五:泉州招兵 場景:泉州城南市口 (鑼聲起,一個衙役裝扮者大喊:「閩南倭寇招討使車將軍,招募親兵五十名!月銀一兩半,識字者優先!」) (群眾圍觀,竊竊私語。) 書生甲:「哎呀,誰家孩子識字的,早送去讀書考舉人,哪肯去當兵?」 商人乙:「聽說這位車大人,也是從商人出身的,他只要識字的人就好,用不到多高的學問。」 衙役丙:「一個月一兩半銀子,比衙役還高啊!」 (幾名年輕人走出,七嘴八舌的問衙役。) 沈二毛:「我在商號學過帳,認得字,願投軍!去那裏報名?」 顧阿金:「我以前做鑣局的,也識字幾個,能求個機會不?」 (陸續有人上前詢問,眾人熱烈。) 車大明(登台,高聲):「本官招募親兵,不論出身,只論志氣與本事! 誰願為國效力,後日卯時正刻,到水師營地考試!」 (眾人七嘴八舌:「這車大人聽說是南洋海商出身!跟著他月錢真不少啊!」) --- 幕六:識字試兵 場景:泉州巡檢署臨時帳篷/試場 (木桌數張,竹簡、筆硯、算籌整齊擺放。 車大明坐於主位帳蓬內,旁邊有幾名輔助的軍戶老兵。) 車大明:「各位,今日我不問你們虛的。 我只問兩樣:識多少字?會不會算數?要做我的兵,得能看懂軍令、記得號令,還要能算糧、算兵!」
(眾人面面相覷,有人緊張,有人摩拳擦掌。) ---
試題一:識字 車大明取出一張紙,上面寫著「智、信、仁、勇、嚴」。 車大明:「一個一個進來,看著上面的字,小聲念給我聽。」 (沈二毛搶先入帳,結巴地念):「智…信…仁..勇……後面一個不認得。」 車大明(笑):「不錯,至少有認得四個。」(在沈二毛名字下寫了個「四」。) (顧阿金進來):「這是『智、信、仁、勇、嚴』,我在商號學過不少字。」 車大明(點頭):「好!識字多的人,升官機會多。」 --- 考試二:算數 車大明拿起算盤擺在桌上。 車大明:「糧船一艘載糧五百石,若有六艘,能載多少糧?」 (面前的考生程大志想了一會,答):「三千石。」 車大明(點頭):「不錯!加分。下一位。」 再問下一個進來的人:若每人每日吃掉一斤米,三佰人七日要多少斤米?」 (林雲峯算了算):「二千一百斤。」 車大明(拍手):「好!你懂算學,加分!」 (其他人紛紛入內作答,氣氛漸熱。) --- 考試三:口試 車大明:「告訴我,你們為何要來當兵?」 薛安:「我家鄉被倭寇燒殺搶掠過,我想報仇!」 (車大明寫下:報仇心切,志氣可用。)
魏初:「我家窮,當大人的親兵錢多!」 (車大明寫下:忠厚老實,為人憨直。)
方黃牛:「若能保泉州百姓平安,我死也值。」 (車大明沉默片刻,寫下:志氣遠大,但真心需考驗。)
************** (傍晚放榜) 車大明:「沈二毛、顧阿金、程大志、薛安、魏初、韓三木.....方黃牛......., 好!從今日起,你們是我倭寇招討使車大明的第一批親兵! 我要讓天下人知道,商人、學徒、農夫,也能守海疆、立功名!
等等我會先給通過者,一兩的安家費,下月初一卯時末刻,到此地入營,準備接受本官的訓練。」 (寬景:眾人齊聲答應,海風卷起「明」字軍旗。) 上字幕:——本集完——

--- 附錄:明代衛所軍制的崩壞與募兵制的興起
一、衛所軍制的本意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衛所軍制,意在「以農養兵、以兵守土」。
軍戶世代為兵,平時務農,戰時出征。
初期的確能邊防、減少國庫負擔。 二、崩壞的根源 但世襲成為枷鎖,軍戶之子孫後代無法變更身分。
軍戶生活困苦,加上豪族官紳的土地兼併,造成軍戶棄籍逃亡,或拜入豪族大官之下當養子,義子,改變戶籍。
造成軍戶減少,衛所空虛,帳上有兵、實際無兵。 三、腐敗蔓延 加上官員虛報兵員、剋扣軍餉。
造成水師戰船殘破,衛所的士卒無訓練、無士氣。
倭寇來襲,屢戰屢敗。
四、募兵制的轉機 嘉靖年間,戚繼光、俞大猷推行募兵制。
自募鄉勇,訓練嚴明,以紀律立軍,以戰功升遷。
「戚家軍」因此成為明代中後期的最強之師,轉變中國軍事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