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佛教及素食類

51公開內容

老安的佛教及素食類文章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一、四大菩薩的簡介: 在漢傳佛教中,「四大菩薩」指的是: 觀音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地藏菩薩 他們的修行境界,其實應該都到了菩薩的最高等級: 「一生補處」。(下一世就可以成佛) 但是祂們故意留下了一點對人世的依戀,故意不成佛。 (佛教術語叫:「留惑潤生」。)
Thumbnail
算出我適合「普賢菩薩」!
四事供養是佛教徒對佛、法、僧三寶的基本物質供養,主要包括衣服、飲食、臥具及醫藥供養。這些供養不僅是對出家人的尊敬,更是支持佛法及修行者精進的動力。供養能夠培福增慧、淨化身心、支持佛法以及培植善根。透過理解四事供養的意義,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會佛教中的慈悲與恭敬。
Thumbnail
好的!
在皎潔月光下,風輕拂,涼夜成為靜心修行的最佳時機。透過禪定,我們能觀察心中的雜念,理解這些雜唸的來源,並感受釋迦牟尼佛在雪山下的修行故事。就像不斷磨礪的鐵杵,修行也能讓我們參透生死的智慧。
Thumbnail
👍👍
本文探討唐代龍牙居遁禪師的偈語,反映了他對生活與佛法的獨到見解。透過簡單的日常工作如掃地、煮茶和針縫,禪師展現了一種清淨的生活哲學,以及對知音與心靈體悟的感嘆。這些深邃的思考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在繁雜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真正的理解。
Thumbnail
是的 要勘破是間道理 無風浪不成練心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宋代中仁禪師所作的詩句,表面上看似描寫一位少女在春天繡花的平凡場景,實則暗藏了深刻的禪理。文章解析詩的兩個層面,揭示了少女心事與老僧講法之間的心靈共鳴,鼓勵讀者尋求自我內心的啟發,體會生命的真諦。透過詩的意境,引導讀者思考春光的短暫與人生的無常。
Thumbnail
我也一首詩兩種解讀⋯
四聖諦是佛教中四個最基本的真理,釋迦牟尼佛在悟道後將其分享給弟子們。這四個概念分別是:人生有痛苦(苦)、痛苦有原因(集)、原因可消除(滅)、消除有方法(道)。透過理解這些真理,我們可以像破解遊戲中的難關一樣,逐步擺脫生活的煩惱,找到解脫的道路。本文將深入探討這四聖諦的意義與應用。
Thumbnail
的確是 感謝分享祕笈
四攝法是佛教中傳教的四種方法:佈施、愛語、利行和同事。這些概念不必過於嚴肅,實際上它們可以體現於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付出時間幫助他人,還是以鼓勵的話語相勉,都能落實四攝法的精神。透過平等和善意的態度,四攝法引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關係,促進社會的和諧。
Thumbnail
南無觀世音菩薩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美麗的公主~
有個賣豆腐的,常常會賣豆腐到禪寺的大寮給典座師父煮菜! (佛門用語:大寮=廚房,典座=主廚) 賣久了之後,就很好奇,禪寺的出家人,都說在禪堂裏打坐,是有福報的事。 於是他跟典座師父說,他也能到禪堂打坐嗎? 典座師父說:他向禪堂首座安排一下。 (首座=最高主管) 過了兩天,賣豆腐的又送豆腐進寺
Thumbnail
豆腐店老闆不是在飆車嗎?藤原豆腐店😂
嗅梅 -唐-無盡藏比丘尼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隴頭雲 歸來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無盡藏比丘尼,俗姓劉,為廣東韶州曹侯村人。 根據<六祖壇經>,六祖惠能從湖北黃梅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處得傳法衣缽後,為逃避不滿他獲得衣缽的人,一路逃到韶州曹侯村,受到當地儒士劉志略居士的收留。
Thumbnail
“春在枝頭已十分”——特別喜歡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