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正處於科技成長週期的加速階段(噴出階段),同時也潛藏巨大風險
1. 市場趨勢與風險預警
• 短期趨勢極為樂觀:專業分析師認為目前多頭氣勢強勁,不論從線型架構或籌碼來看都「非常棒」。預估台股趨勢上有機會上漲到 29,000 點。
• 短期目標實現速度: 從 27,000 點到 29,000 點其實只有 2,000 點,相當於在台股中僅 8% 的漲幅,若處於漲勢波段,可能兩週就能漲完。
• 重大回檔風險(最大重點): 儘管短期看漲,但市場預計將在明年初面臨巨大修正。
◦ 危險時機點:**明年第一季(Q1)**是相當危險的時期。
◦ 盤頭與轉折:擬: 股價可能在 11 月、12 月來到相對高點,之後會開始盤頭(盤整不漲不跌)。
◦ 預計跌幅: 一旦回檔修正,預計將是「三波段的回檔修正」,最可能的回檔深度是從 29,000 點跌下 30% 左右,大約會來到 22,000 到 23,000 點上下。
2. 成長動能:AI與科技超級循環
• 主流科技股帶動: 目前的漲勢主要由大型權值股在噴發所帶動。
• 歷史借鑑: 此次走勢與 1995 年到 2000 年的科技泡沫走勢非常相似。當時資金經歷重挫後,仍回到科技股並以「噴出」方式走完最後一段。
• AI 改變世界: 當年是網路改變世界,這一次是AI改變世界。AI技術的落地速度比預期快很多,OpenAI 釋放的大量訂單正在推動市場的成長結構。
• 科技股成長邏輯: 科技股的成長通常是:運算晶片(如台積電製造的邏輯晶片)先漲一大段,當改善運算力的成本過高時,資金就會轉入記憶體領域,透過加大記憶體來提升系統效能,形成一個「超級循環」。一旦記憶體市場大漲一段之後,整個科技成長期才算走完。
3. 籌碼結構與觀察重點
• 散戶空手: 大多數散戶在上一波大跌時已經下車,因此錯過這一波漲勢。目前的融資水位比去年 24,000 點高點時還低,顯示籌碼主要由外資在空盤。
• 重要警訊: 投資人未來幾週必須仔細觀察籌碼方向。
◦ 危險訊號一: 外資持續且緩慢地賣出籌碼。
◦ 危險訊號二: 散戶的融資籌碼持續攀升。
◦ 當多數籌碼從外資這種大型主力轉移到散戶這種小型投資人身上時,漲勢結構就會變差,最終在高檔盤出頭部。
針對 2330 台積電與 2317 鴻海的解讀與探究
台積電(2330)和鴻海(2317)被明確視為這一波科技成長趨勢中的大型科技成長股(權值股),它們的 AI 佈局都做得很好,目前正處於趨勢之上。
1. 對台積電(2330)與鴻海(2317)的看法
• 地位與影響力: 它們是帶動大盤整體漲勢噴出力量的關鍵。
• 波動性: 這些單一個股的特性是會讓投資人「心臟很陡」。在急噴階段,它們可能不是漲停就是跌停,即使沒有跌停,也可能單日大跌六、七個百分點。
• 建議: 由於單一個股波動性極高,對於穩健型的投資人,建議使用 ETF 來間接投資,而不是直接操作個股。
2. 空手者/低持股者的投資策略規劃
由於當前市場處於加速上漲(噴出)階段,但潛在的崩跌風險(30%)又迫在眉睫,低持股者應採取「穩健為主、成長為輔」的佈局,並做好資金分配。
策略核心:賣紅買綠(Sell High, Buy Low/Growth)的精神
雖然您是低持股者,沒有「紅」(噴出的部位)可賣,但應學習專家操作的邏輯:利用市場多頭時機,將資金投入到具有高成長動能的標的。
建議一:分散風險,優先配置 ETF
對於一般投資人,尤其是不愛衝浪型的穩健者,選擇 ETF 會更輕鬆。
• 極度穩健策略:高含積量 ETF (如 0052, 006208,0050):
若想緊密跟隨台積電的表現,可以直接選擇高含積量的 ETF。例如 0052 幾乎有 70% 的部位是台積電;0050 與 006208 現在的台積電持股比例也已超過 60%。
它們的漲跌幾乎就是台積電的漲跌,但提供了些許分散風險的作用。
• 成長導向策略:主動式 ETF (如 00980A, 00981A):
由於今年是多頭成長年,如果目標是追求超額報酬,應把資金放在有成長動能的科技標的之上。
在科技多頭年,主動式基金(或其對應的主動式 ETF)透過資訊優勢和選股能力,表現通常遠優於大盤。
操作: 建議將新增資金投入主動式 ETF。
建議二:根據閒置資金比例進行定期定額(DCA)
若您的「部位沒有很多」指的是手邊有一定比例的閒置資金(現金),應採用分批買入的方式,避免一次性投入造成高點套牢的風險。
建議三:針對單一個股的操作心態 (2330 / 2317)
若您決定直接買入台積電或鴻海單一個股:
1. 心態準備: 必須準備好迎接波動,能夠忍受急漲急跌帶來的壓力。
2. 分散時間: 避免一次性大筆買入。可以將資金分成多批,在股價出現回檔時,分批承接,以平滑成本。
3. 賣出時機: 由於明年 Q1 預計有大修正,如果股價在 11 月或 12 月出現急噴、籌碼變亂(融資創新高、外資持續賣出)的跡象,或許可以考慮先獲利了結或減碼,等待 Q1 的 30% 大跌之後再重新買回。
總結來說,目前雖然台積電和鴻海等科技股仍處於趨勢上,但鑑於大盤逼近預期高點 29,000 點和明年 Q1 的重大回檔風險,建議低持股投資人以定期定額配置高成長動能的 ETF 為主,間接參與權值股的漲勢,並將單一個股的操作風險降至最低。
2330 台積電作為權王的角色、技術面展望,當我們在面對高價位時應採取的進場策略。
核心重點分析 (2330 台積電)
1. 台股大盤與台積電的關鍵地位
• 多頭主升段進行中: 分析師認為台股目前仍處於主升段,這波漲勢已經走了六個月。預計主升段將持續到明年第一季 (1Q),甚至整個盤勢的最高點可能出現在 2027 年 5 月份。
• 拉回即是買點: 由於盤勢仍在行進中創新高,遇到大盤拉回或大跌時,即是投資人上車的機會,不應感到害怕或擔心。
• 權王穩盤: 在 10 月 13 日台股盤中大幅回檔近千點時,主流股台積電並沒有大跌,並且力守 1,400 元關卡。
• 市值貢獻度: 台積電目前佔台股總市值 40% 以上,對大盤有巨大的貢獻。
2. 獲利展望與目標價大幅調升
台積電10月16日召開的法說會,公布第三季財報及第四季財測目標,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 17.44元,預估第四季營收322~334億美元,毛利率59%~61%,營利率49%~51%;AI需求持續強勁,魏哲家表示,比我們三個月前預想的還要強勁。對人工智慧大趨勢的信心正在「增強」,人工智慧需求將在2025全年保持強勁,正在加快美國產能擴張步伐。(請各位讀者可以自行查閱六大重點)
• 技術領先與需求暢旺:外媒形容若年底前不買台積電會後悔,理由包括晶片需求暢旺、美國投資開花結果,以及3 奈米與 2 奈米技術的領先地位。
• EPS 預期上調:外資研究報告已將台積電今年的 EPS 預估從原本的 56、57 元上調至 62 元,明年則上調至 75 元。甚至有人預期未來幾年 EPS 有機會達到 100 塊錢以上。
• 目標價上調至 2,100 元: 外資研究報告已將目標價從 1,740 元調高至 2,100 元。分析師個人則認為,若從起漲點 780 元算起,乘以兩倍的 1,560 元目標價即將很快達成,甚至可能比原先預期的明年 4 月提前。
3.相對委屈的漲幅
儘管台積電股價屢創新高,但在 AI 概念股的大漲中,台積電的漲幅相對其他個股而言,仍顯得有些**「委屈」**。
• 台積電股價在 AI 浪潮中,相對其他個股(如台達電、台光電)沒有漲那麼多。
• 大盤從 17,306 點至今已上漲 58%,但有的個股已經漲了一倍或兩倍,顯示台積電目前正在努力**「趕車」**。

給空手者的切入與投資策略建議
對於目前仍未持有台積電(空手者)的投資人,在台積電股價高漲且被看好續漲的當下,可以採取以下兩種主要的策略:
策略一:直接鎖定台積電,逢低積極買入
由於目前的盤勢屬於「行進中創新高」的拉回整理,投資人應善用每一次的回檔機會:
1.等待大跌買點:投資人應養成習慣,在股市出現**「大跌」**時,就積極地去掛單買入。
2.1,400 元以下的區間:杜老師透露,在 10 月 13 日台積電利空測試底部時,股價在 1,390 元開盤後立即拉升。他本人在更早前的大跌時,曾掛 1,300 元成功買到,且買入後股價隨即上漲 100 多塊。這暗示了 1,400 元以下的價位是相對安全的短線切入點。
3.持股心態: 既然整個大盤仍在走主升段,且未來還有末升段,台積電的目標價預計會持續達到相對高點。若決定買入台積電,應以中長期持有的心態面對波動。
策略二:利用 ETF 進行配置,間接參與成長。(上段已有規劃不再重述)
鴻海(2317)的解讀與市場分析
分析師對鴻海的解讀相當樂觀,並認為其表現優於同業緯創(Wistron)。
1. 市場定位與趨勢
• 當台積電法說會之後開始休息整理時,市場上有觀點認為鴻海即將接手,撐起大盤。
• 鴻海股價在節目錄製當天持續往上攻,扭轉了先前頹勢。
• 有市場聲音高喊鴻海現在仍可以買,甚至還有機會賺進一倍。
2. 外資與籌碼動向
• 鴻海與緯創同樣被外資看好並調高目標價,但股價反應卻有很大差異。
• 分析師認為,法人或機構投資者將琢磨的重點放在鴻海的部分比較多。
• 分析師觀察,在過去的經驗中(儘管是在討論鴻海創辦人生日時),如果鴻海不漲,感覺會「丟臉」,這也暗示了市場對其股價表現有較高的期望。
3. 題材與擴展版圖
• 分析師偏好鴻海的原因是鴻海的題材比較多。
• 鴻海擴展的版圖被認為是很廣大的。
• 其題材包括與東元的合作,以及與裕隆的合作。
• 分析師特別強調,近期市場上帶有合併題材或併購題材的族群性個股,很容易出現短線噴出的走勢。
--------------------------------------------------------------------------------
投資策略與操作建議
分析師明確表示了在鴻海與緯創之間,會選擇鴻海作為優先佈局的標的,並給出了挑戰目標。
1. 優先選擇鴻海
• 在鴻海與緯創之間,分析師選擇鴻海,不會選擇緯創。
• 分析師認為,鴻海目前的表現或許會比緯創來得好。
2. 股價目標與時機點
• 就籌碼和法人動向來看,鴻海仍有機會挑戰之前的波段高點。
• 分析師建議,除非鴻海已經突破了之前的高點,否則才會回頭考慮緯創,這暗示了鴻海是當前操作的主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