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4歲:兩代女孩在升學主義下的成長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人生沒有輕便路,但可以邊走邊唱,學習用舉重若輕的態度面對。」–楊索

「學習保持彈性,練習看見事情的因果和價值。」–林玫伶

日前參加《報導者》的活動,這二位分別是作家和教育工作者,他們在走過14歲的青澀年華後,回頭看自己的人生,寫下上面的雞湯話語。

我的14歲,國中二年級,分在A段班吊車尾最後一班。導師是一個孕期中的媽媽,情緒永遠很差,少一打一下,從來一下不差。

我的手,常常是紅紅腫腫的。

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辦法不要在學校被打手心。

我們那個年代,個個天生自帶天然呆。我當時的心裡不覺得苦,但身體卻感覺永遠是在疼痛的狀態。除了被打的手心會痛之外,經痛和頭痛成為我的日常三餐。雖然這麼痛,也沒有想要逃跑,每天早上還是準時上學、每天晚上還是準時參與晚自習。

天天承受身體紅腫或發炎的痛,並沒有在學業成績上表現長紅。

國中畢業,我考上當時那個年代吊車尾的泰山高中,導師很失望,她大概覺得花那麼多力氣打手心,都白打了。爸爸很失望,他以為女兒小時候很會背唐詩三百首是塊唸書的料,他也白期待了。

我的女兒14歲時,同是雙子座的我們,一起慶祝生日。14歲的蠟燭,反過來插,剛好是我41歲的生日。因為我14歲的切身之痛,我沒有逼14歲的她一定要好好唸書、要考上好的高中。成績很差的她,自己選擇唸北士高夜校,半工半讀渡過高中的青春年華。

在升學主義為前導的社會氛圍之下,我和女兒的14歲表現都在水準之下。

但後來,我們都長成我們想要的樣子,過著想要的生活,滿足而感恩。

當天在《報導者》的活動中,我沒有買《我的14歲》這本書。我想了想,應該再執行一次「三本書」計畫,讓國中階段的青少年也能從這本書的故事,探索自己的14歲。

今年家族中的一位小孩剛任職國中的特教老師,好巧不巧我也認識那所國中的校長和生活科技老師,索性就打算將第二次的「三本書」計畫送給他們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頻曲的沙龍
23會員
144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吳頻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5
作者分享了近期品嚐三種甜酒的經驗,包含Sangria、美酒加咖啡與水果釀酒(波多酒、蘋果酒、檸檬酒),並探討了它們的口感、酒精濃度與搭配餐點的適合性。
Thumbnail
2025/10/05
作者分享了近期品嚐三種甜酒的經驗,包含Sangria、美酒加咖啡與水果釀酒(波多酒、蘋果酒、檸檬酒),並探討了它們的口感、酒精濃度與搭配餐點的適合性。
Thumbnail
2025/10/04
作者分享自身透過學習頌缽,進而改善長期睡眠中斷的親身經驗,從質疑到確信,頌缽成為夜晚的定心丸。
Thumbnail
2025/10/04
作者分享自身透過學習頌缽,進而改善長期睡眠中斷的親身經驗,從質疑到確信,頌缽成為夜晚的定心丸。
Thumbnail
2025/09/21
忙碌的上班族如何在中午1小時的休息時間,兼顧用餐、休息與養生?本文分享我在臺北中正區的午間探索經驗,從公園綠地到室內空間,提供多元選擇,讓你告別滑手機,享受更健康的午餐時光。
Thumbnail
2025/09/21
忙碌的上班族如何在中午1小時的休息時間,兼顧用餐、休息與養生?本文分享我在臺北中正區的午間探索經驗,從公園綠地到室內空間,提供多元選擇,讓你告別滑手機,享受更健康的午餐時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