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霧茫茫看攏無?白內障別再拖!醫建議「依需求」挑水晶體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辰瑞、潘昱僑報導

一位在台任教的外籍教師,年輕時沒有近視,習慣不戴眼鏡的生活。40歲過後開始出現老花眼,近年又因單眼白內障導致視力明顯減退,看手錶數字模糊不清。白佳欣眼科診所主任醫師傅預登評估後,建議進行白內障手術並植入新一代延焦段水晶體,手術恢復期結束拆除眼罩時,視覺表現逐步改善,讓他能清楚辨識手錶上的時間。對此傅預登醫師表示,術後恢復狀況需依個人條件而異,臨床上也有患者在術後對老花眼鏡的依賴程度降低,但效果會因人而異。

白內障的典型症狀是視力逐漸減退,看電視或文字模糊不清,甚至顏色辨識異常,有時伴隨畏光與夜間光暈,患者常形容「像在霧裡看東西」。

白內障的典型症狀是視力逐漸減退,看電視或文字模糊不清,甚至顏色辨識異常,有時伴隨畏光與夜間光暈,患者常形容「像在霧裡看東西」。

白內障常見於50歲以上 視力低於0.4需治療

白內障的典型症狀是視力逐漸減退,看電視或文字模糊不清,甚至顏色辨識異常,有時伴隨畏光與夜間光暈,患者常形容「像在霧裡看東西」。傅預登醫師指出,白內障好發於50歲以後,但若有高度近視或糖尿病等共病,可能更早出現。由於水晶體混濁無法逆轉,若延誤治療,除會增加青光眼風險,也可能使手術難度提升。

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式為白內障手術,透過超音波乳化技術將混濁水晶體震碎、吸除,再植入人工水晶體以恢復視力。傅預登醫師說明,是否進行手術主要依照視力指標判斷。若低於0.4,通常會建議手術;若仍維持0.5以上,視力尚能應付日常生活,接受手術對患者改善有限,則建議觀察即可。

傳統多焦點水晶體 夜間視覺干擾成困擾

人工水晶體的種類多元,常見包含單焦點、多焦點及近年發展的新一代延焦段水晶體,選擇依據患者的用眼需求與職業型態而定。傅預登醫師說明,單焦點水晶體功能單純,主要滿足遠距離視力需求,術後若要看近距離物體仍需配戴眼鏡。

傳統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同時滿足遠、中、近距離的需求,對希望減少老花眼鏡依賴的患者相當有吸引力。傅預登醫師坦言,這類水晶體夜間容易出現眩光或疊影,例如看車燈或紅綠燈時,影像會分散成多個圈圈,對需要夜間駕駛或高專注度工作的患者有一定影響。

新一代延焦段水晶體 改善夜間光學干擾

新一代延焦段水晶體在設計上改善了夜間視覺干擾問題。傅預登醫師指出,這類人工水晶體從設計上針對光學干擾進行優化,臨床上觀察部分患者在夜間視覺表現有所改善外,同時也提供連續視覺,滿足了患者從開車時遠距離的交通號誌、路標判讀,到中近距離的儀表板觀看、電腦操作、料理或甚至閱讀等多種需求。部分患者回饋術後對眼鏡的使用需求有明顯降低。

選擇水晶體前 充分討論需求是關鍵

傅預登醫師提醒,患者在手術前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個人需求,包括是否經常使用電腦、是否需要長時間夜間駕駛、對眼鏡接受度高低等,個人不同的生活情境,都會影響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他強調,白內障手術的核心目的在於提升生活品質,因此找到最貼近生活需求的人工水晶體,才能在術後真正享受清晰穩定的視覺體驗。

資料來源: 健康醫療網 healthnews.com.t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健康醫療網的沙龍
1會員
117內容數
健康醫療網每日提供專業健康知識、醫學新知、用藥安全與照護資訊,涵蓋婦幼、上班族、銀髮等族群,邀專家解析重大疾病、養生保健與營養管理,打造全民最佳健康平台。
2025/10/20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42歲從事業務工作的方先生,自學生時期即飽受過敏性鼻炎困擾,典型症狀如早晨噴嚏連發、鼻塞、流鼻水與眼癢,長期依賴各類藥物治療,卻在近半年幾乎無效,嚴重干擾睡眠與生活品質。經親友推薦至中山附設醫院耳鼻喉科吳振宇醫師門診,診斷為藥物控制不佳型過敏性鼻炎。考量患者希望術後快速
Thumbnail
2025/10/20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42歲從事業務工作的方先生,自學生時期即飽受過敏性鼻炎困擾,典型症狀如早晨噴嚏連發、鼻塞、流鼻水與眼癢,長期依賴各類藥物治療,卻在近半年幾乎無效,嚴重干擾睡眠與生活品質。經親友推薦至中山附設醫院耳鼻喉科吳振宇醫師門診,診斷為藥物控制不佳型過敏性鼻炎。考量患者希望術後快速
Thumbnail
2025/10/20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與台灣費森尤斯卡比股份有限公司攜手舉辦「第九屆為癌而跑」一路走來已邁入第九年,每一年都像是一場癌友的「回娘家」,讓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力量。 為了讓更多人重視癌症治療中的「營養力」,今年以「腸」長久「九」:癌友回娘家,「抗癌營養不間斷」為
Thumbnail
2025/10/20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與台灣費森尤斯卡比股份有限公司攜手舉辦「第九屆為癌而跑」一路走來已邁入第九年,每一年都像是一場癌友的「回娘家」,讓大家重新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經驗與力量。 為了讓更多人重視癌症治療中的「營養力」,今年以「腸」長久「九」:癌友回娘家,「抗癌營養不間斷」為
Thumbnail
2025/10/19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 面對少子化危機的同時,據統計,台灣每年仍有超過10%的新生兒為早產寶寶,意即每十位新生兒就有一位早產1。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楊生湳理事長表示,早產兒一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有較高機率惡化至重症,需住院甚至插管。目前國際上多以RSV單株抗體作為預防策略
Thumbnail
2025/10/19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潘昱僑報導 面對少子化危機的同時,據統計,台灣每年仍有超過10%的新生兒為早產寶寶,意即每十位新生兒就有一位早產1。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楊生湳理事長表示,早產兒一旦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有較高機率惡化至重症,需住院甚至插管。目前國際上多以RSV單株抗體作為預防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隅角開放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隅角閉鎖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兒童型青光眼、續發性青光眼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隅角開放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隅角閉鎖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兒童型青光眼、續發性青光眼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老年性黃斑部退化(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黃斑部水腫(Macular edema,CME)、黃斑部皺摺(Macular Pucker)、近視性黃斑部病變、Best Disease、斯特格氏症與黃斑部失養症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老年性黃斑部退化(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黃斑部水腫(Macular edema,CME)、黃斑部皺摺(Macular Pucker)、近視性黃斑部病變、Best Disease、斯特格氏症與黃斑部失養症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糖尿病相關白內障(Diabetes-Related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皮質性白內障(Age-Related Cortical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核性白內障(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後囊下白內障…等
Thumbnail
本篇你將學到:糖尿病相關白內障(Diabetes-Related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皮質性白內障(Age-Related Cortical Cataract)、年齡相關性/老年核性白內障(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後囊下白內障…等
Thumbnail
雖然九日不是眼科醫師,但是眼科病人(誤) 現代人高度依賴3C產品,眼疾相當普遍,乾眼症也是過度用眼常見的疾病。嚴重乾眼症的患者,除了乾澀不適,視力模糊外,常常還有角膜破裂,眼瞼發炎的風險。 九日自己就有乾眼症反覆眼瞼發炎,甚至每年冬天都會長針眼的困擾(我真的沒有偷看甚麼,遮)。終於,在連續三冬天
Thumbnail
雖然九日不是眼科醫師,但是眼科病人(誤) 現代人高度依賴3C產品,眼疾相當普遍,乾眼症也是過度用眼常見的疾病。嚴重乾眼症的患者,除了乾澀不適,視力模糊外,常常還有角膜破裂,眼瞼發炎的風險。 九日自己就有乾眼症反覆眼瞼發炎,甚至每年冬天都會長針眼的困擾(我真的沒有偷看甚麼,遮)。終於,在連續三冬天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因為視力變差而就醫。檢查發現是視神經發炎,於是住院接受治療。」鄭惠禎醫師指出,「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除了視神經發炎之外,腦部也有病灶,最終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婦女,因為視力變差而就醫。檢查發現是視神經發炎,於是住院接受治療。」鄭惠禎醫師指出,「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除了視神經發炎之外,腦部也有病灶,最終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
Thumbnail
當我們到了一定年紀,眼周就會開始浮現一些老化現象,不論是眼皮下垂、細紋或暗沉都令人好困擾,有哪些醫美或保養方法可以改善眼周老化?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探討!
Thumbnail
當我們到了一定年紀,眼周就會開始浮現一些老化現象,不論是眼皮下垂、細紋或暗沉都令人好困擾,有哪些醫美或保養方法可以改善眼周老化?接下來就讓我們來探討!
Thumbnail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 「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 「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Thumbnail
「王先生,你的左眼確定發生了黃斑部病變,所以看東西會覺得變形。」醫師慎重的說,「這個問題最好要儘早治療,否則視力可能越來越差。」 「接下來該怎麼辦?」王先生問。 「目前主流治療方式是眼內注射藥物。」醫師說。 「打針?!每個月都要施打嗎?這樣要一直來醫院好麻煩!」王先生焦慮的回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