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c Air 11 (2016)
💻 我的第一台 Mac 回憶:
一開始對 Mac OS 不習慣,128GB SSD 還硬拆成雙系統 (Mac + Windows),結果電腦儲存空間不夠,每次都帶著「電子行動尿袋」外接硬碟到處走😂, Office for Mac 初代相容性不好,搞 Excel 文件整整花了一下午才整理好,最後改回 Windows 系統操作💀,回想當年,第一次看到 MacBook Air 的輕薄、及無風扇設計,之前身為 Sony 粉的我就被 Apple 吸引至今,已經用了十幾年~
外觀設計:💗💗💗💗營幕畫質:💗💗
主機性能:💗💗💗
儲存空間:💗
系統操作:💗💗💗

二、MAC Air 12(Retina, 12 英吋, 2017)
💻 Mac Air 12" 256GB:
上一台 128GB 太小,每次都要帶外接硬碟😭 這次直接選 256GB!
12 吋輕巧不到 1kg,粉紅色超可愛💖
Intel CPU 速度變快、螢幕換成 Retina,畫質提升超多✨
加上微軟優化 Mac OS,相容性更好,操作順手不少~
最大的缺點就充電器的接頭容易壞,常需要更換新的充電器🤬
外觀設計:💗💗💗💗
營幕畫質:💗💗💗
主機性能:💗💗💗
儲存空間:💗💗💗
系統操作:💗💗💗

三、Mac Air 13 M2 256GB (2022)
💻 MacBook Air 2020 之後 CPU 換成 Apple 自研晶片性能提升明顯⚡ 但初期遊戲與部分 APP 還不支援,Android 模擬器也無法使用,有些人還會退回 Intel 版本。長期來看,Apple CPU + macOS 系統優化超順暢👍螢幕改成瀏海設計,開關自由選擇~
外觀設計:💗💗💗💗💗
營幕畫質:💗💗💗
主機性能:💗💗💗💗
儲存空間:💗💗💗
系統操作:💗💗💗💗

四、Mac Air 13 M3 256GB (2024)
💻 MacBook Air 13 M3 使用心得:
- CPU 升級,性能更強💪
- 螢幕色彩與畫質大幅提升🌈
- Apple 自研晶片第三代,遊戲與 APP 相容性更好🎮
- macOS 優化下,輕巧又順暢✨
- 目前開心使用中,真的是一時之選!
外觀設計:💗💗💗💗💗
營幕畫質:💗💗💗💗
主機性能:💗💗💗💗
儲存空間:💗💗💗💗
系統操作:💗💗💗

五、結語
💻 使用 MacBook Air 10 年心得:
從 2016 年開始使用 MacBook Air 至今十年,這系列從主板硬件設計、外觀、重量到鍵盤設計與系統,都在持續優化。macOS 操作性愈來愈直覺,系統穩定流暢,電池續航依舊是最大亮點🔋若未來遊戲相容性再提升,相信 MacBook Air 的吸引力與銷售量都會更上一層樓💡如果遊戲相容性再加強,MacBook Air 的銷量肯定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