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週報,可以看到完整文章(含技術面觀察分享)。
如果你對可轉債非常有興趣,想深入研究,可以訂購講義。
訂閱聲明:
vocus 付費內容多有免費公開內容供試閱,因此付費成功後無法辦理退費,再請付費之前審慎思量。
訂閱週報或講義的方式如下:(週報價格:168/M)
訂閱講義後,請參考閱讀方法:
基本面:
分享個股只做研究使用,不做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決定買賣,盈虧自負。
今天要來看的台泥,這是一檔傳產股,最近發了一檔永續債,不過,目前轉換價跟股價的差距蠻大的,加上前陣子他投資的電池廠爆炸的問題,導致股價一致往下走,自然可轉債的持有人就失去信心,所以比較少見的低於100塊的可轉債就出現了,當然如果你買了96的可轉債,未來到期是可以拿回100塊的,只是因為是五年期的債,所以看起來成交量是不大的,畢竟還四年才到期,不過2027是可以提前賣回的,如果可以接受2%左右的年報酬率,加上台泥要還不出來的機率不大,倒是可以考慮看看是不是要入手。等於是用兩年的時間來思考如果過轉換價,就是報酬率變高了,沒有過的話,就是拿回100塊囉。

取材自少數派
台泥股號是1101,自然無庸置疑的是是台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水泥製造商之一。公司早年為公營企業,1990年代民營化後由和信集團主導,現任董事長為張安平。台泥核心業務為水泥與建材製造,長年支撐台灣基礎建設,也積極拓展海外,布局中國、東南亞與歐洲市場,成為亞洲重要建材供應商。近年面對全球淨零碳排趨勢與傳產轉型壓力,台泥啟動低碳轉型戰略,從「製造水泥」跨足「儲能、綠電、循環經濟」等新事業,目標打造成為結合材料、能源與科技的綠色控股集團。2024年台泥宣布將集團重新定位為控股架構,整合集團子公司與海內外營運,全面轉型為以永續發展為核心的國際企業。
台泥目前的營收來自三大領域:水泥本業、資源循環與綠能儲能。其中水泥本業仍為主要營收來源,占總營收約四成,產品涵蓋水泥、熟料、預拌混凝土等,銷售市場遍及台灣、中國、土耳其與葡萄牙。資源循環業務以廢棄物再利用、協同處理與碳捕捉為主;綠能與儲能事業則涵蓋太陽能、風力發電場、儲能櫃與電池供應鏈。
2024年台泥營收表現亮眼,達到近年來的高點,綠能與再生資源相關的「永續產品」收入也首次超過公司總營收的一半,顯示轉型方向逐漸見效。不過到了2025年上半年,雖然整體營收仍穩定,但獲利卻明顯下滑,主要是因為毛利率降低,加上歐洲轉投資的電池子公司發生火災,導致產線暫停,帶來一次性損失。這些因素使得台泥雖營運穩定,但整體財報壓力增加,獲利表現受到明顯影響。
展望未來,台泥明確的表示將持續以「綠色轉型」為核心推進集團策略。目標在2025年底前讓水泥本業營收占比降至五成以下,其餘來自再生能源、儲能與碳中和相關業務。目前集團旗下已建置超過千座太陽能與儲能場域,亦擁有台灣最大儲能平台「E-dReg」,儲能參與台電交易容量預估達245MW,儲能業務將成為未來獲利新引擎。
在國際市場,台泥積極拓展歐洲低碳建材版圖,並取得碳權參與EU-ETS碳交易,未來碳資產將是新收入來源。然而,轉型之路並非坦途。例如2025年上半年歐洲電池子公司NHOA發生火災,對獲利造成負面衝擊,也暴露出新業務在成長初期的風險與脆弱性。加上8月的子公司三元能源火燒事件,造成將近110億台幣的損失,明顯看的出來台泥規劃的不錯,但似乎管理跟經營上跟不太上。這一塊在8、9月的新聞,幾乎是一面倒的批評跟不看好,所以股價自然就跟不上了。尤其是傳出此一損失,竟是公司為了省保險費省出來的:
真的是讓大家對這個集團公司的未來很難不有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