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傍晚,結束拜訪客戶行程後的歸心似箭,從大坪林要回到永春的路好遠。
心裡盤算著要到西門換車,但身體卻反射式的去古亭、去東門、去忠孝新生連續換車,只為了心理上的距離,總覺得到了忠孝新生就快到家了。
車廂裡尚未擠滿下班或放學的人潮,深吸了一口氣正想戴上耳機,身旁傳來一個小朋友不停唉唉叫的聲音。
轉頭一望原來是隔壁車廂有對父母帶著個貌似一兩歲的小朋友,媽媽努力的在小朋友面前逗弄他,爸爸一手將推車前後推動著,看起來有在幫忙處理小朋友的情緒,但美中不足的是眼睛依然盯著手機。
我嘆了一口氣拿起耳機想戴起,但資深奶爸的本能自動在腦中快速運作:是肚子餓了嗎?還是尿布濕了呢?看起來應該不是身體不舒服的樣子……
一站又一站,唉唉叫的聲音持續著,眼角看到換爸爸站在小孩面前,看來媽媽應該快崩潰了,換爸爸接手,而爸爸手伸出去讓小孩抓著玩他的手指,小朋友似乎覺得有點開心,但美中不足的是爸爸的眼睛依然盯著手機,我真的又想嘆一口氣了。
我看著看好想去勸勸這位父親,這個世界應該不會因為你放下手機幾分鐘就停止轉動,突然眼角餘光看到,這小朋友的眼睛骨溜溜正在看我這個大叔。
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沒辦法,我只好做出一堆不是很擅長的鬼臉跟表情來跟他做隔空交流。
他看著我,我看著他,慢慢的他安靜了下來,繼續盯著我這邊。
一站又一站,得下車了。
收起手上的耳機,我輕輕地對他擺了擺手說再見,轉身走到車門旁時,耳邊突然傳來小聲又稚嫩的聲音:「掰掰。」
希望你健康平安,乖乖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