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手上拿到這本《22歲投資奇才的選股筆記》的時候,想當初22歲我好像正在軍營裡面一二一二練踏步,但是作者從高中開始接觸投資,22歲已經叱吒股市風雲了!現代的少年股神真是一個個都在比年紀誰比較輕啊!
作者丹尼爾吉瓦尼Danial Jiwani是一位投資奇才,在幾支股票上取得了數百百分點的驚人報酬率,他另外著有亞馬遜暢銷書《巴菲特的兩步驟股市策略》,被超過五萬名投資者閱讀,並被翻譯成七種語言,此外他也經常出現在主要媒體,包括《芝加哥論壇報》、福斯新聞及其他電視節目。
這本書的重點其實不難,在裡面的五部章節用一句話就可以道盡:用對的價格買進對的公司,並且把上漲潛力放到最大,同時注意管理風險,就可以在股市中致富。當然了,看似簡單的一句話,每個人解讀都不太一樣,什麼是對的價格?什麼事對的公司?如何把潛力放到最大?怎麼注意風險?每個看似簡單的步驟,每個要講起來都是大道理。作者認為「對的好公司」可以用幾個簡單的想法去判斷,包括「好到沒有競爭對手」、「除了有明顯競爭優勢之外還能持續創新的公司」,然而在對的公司這個條件之上,「產業」同樣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投資具有吸引力且能創造經歷利潤的產業,甚至要將「挑產業」放在「挑公司」這個步驟之前。目前AI產業熾熱興盛,就可以解釋這個產業所帶動的潮流,應該也是所謂的「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的最佳解釋。
作者提倡買股票是為了「現金流」,要用「自由現金流來衡量財務表現」,並且根據「自由線流質利率做投資決策」,這些觀點都和許多存股派的想法相似,在許多投資觀點中要看財務表現和根據本益比做投資決策的環境中,的確是比較另類的思考。
曾經我以為寶雅的快速擴張會給公司帶來風險,所以在公司股價100多元的時候就賣掉,導致錯過現在500元上下的股價。曾經我認為宏全製造的寶特瓶在環境上並不是這麼有利,所以就不再買進,沒想看著它一路高漲將近180元。有時候我們旁觀經營者或者站在帶有情感的第三者來看事情,都不如公司的「顧客」來得準。作者提出巴菲特曾經說,可口可樂儘管有高糖的健康問題,但是不影響每天上門消費十億杯的顧客,所以他主張「歷史上唯一能長期奏效的投資策略就是:專注於顧客,忽略其他一切」。
如果你在投資方面打滾久了,對於這本書提出的看法就會有略懂略懂的共鳴。如果你是投資新手,剛好這本書可以讓你很容易快速掌握各個大師及作者投資思維的入門款,裡面的敘述不會過於深澀,非常適合大眾來翻閱方舟文化 出版的《22歲投資奇才的選股筆記》。
購書連結--->https://s.shopee.tw/5VN6rE2Qip
目前andyworld發表的主要平台有三個,分別是:
1.臉書(andyworld理財&家庭記事簿)
2.方格子(andyworld)
3.IG(IG的帳號是:andyworld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