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捷運 新閘門
大家好,我是 Lewis,這是我在 100心路 系列的第四篇文章。
困擾多年的問題
身為 iPhone 使用者,每次搭台北捷運都有一個困擾:為什麼不能直接用手機刷進站?
看著身邊 Android 手機的朋友早就可以用手機悠遊付「嗶」進站,iPhone 用戶只能繼續掏出實體悠遊卡,或是像我一樣,特地去買了犀牛盾的 GRIP O 搭配 SuperCard 超級悠遊卡。雖然解決了問題,但總覺得不夠優雅。反觀高雄、台中、桃園的捷運早就支援多元支付了,台北捷運作為首都的大眾運輸系統,卻一直遲遲無法支援 Apple Pay,實在讓人不解。

犀牛盾的GRIP O搭配SuperCard 超級悠遊卡

犀牛盾的GRIP O搭配SuperCard 超級悠遊卡
為什麼會有這個問題?
原來是因為悠遊卡的技術規格和硬體不符合 Apple 的安全架構要求,雙方談了很久都沒有結果。最後台北捷運決定不再等待悠遊卡公司,自己導入新的「ECP(增強型非接觸式輪詢)」技術,讓乘客可以直接用綁定信用卡的 Apple Pay 搭捷運。
好消息:明年分階段上線!
台北捷運的多元支付系統將在 2026 年分兩階段啟用:
第一階段:2026 年 1 月
- QR Code 掃碼功能率先上線
- 支援:LINE Pay、悠遊付、街口支付、icash Pay 等電子支付
第二階段:2026 年 7 月
- 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 正式啟用
- 重點是支援「快速模式」,手機不用解鎖、不用開 App,直接感應就能進站!
- 就像在日本用 Suica 西瓜卡一樣方便
新閘門的小疑慮
今天(2025/11/1)去搭捷運時,發現閘門已經裝好新的感應區了,但還沒開放使用。仔細觀察後發現一個問題:新的感應區位置很低,感覺不太符合人體工學。
傳統的感應區在上方(粉紅色區域),用起來很順手。但新增的感應區在最下方(橘色區域),感覺會需要彎腰或蹲下才能感應,尤其是拖著行李箱的時候會更不方便。
希望在正式啟用前,台北捷運能參考使用者的意見,調整設計或增加不同高度的感應區。
給其他 iPhone 用戶的建議
如果你也是 iPhone 用戶,而且跟我一樣受夠了掏卡片:
目前的臨時方案:
- 買手機殼搭配的悠遊卡(例如犀牛盾 SuperCard)
- 或繼續使用實體悠遊卡
2026 年 1 月起:
- 可以用 LINE Pay 等電子支付掃 QR Code 進站
2026 年 7 月起:
- 終於可以直接用 Apple Pay 感應進站了!
結語
雖然等了很久,但至少看到曙光了。明年 7 月之後,搭台北捷運終於可以跟搭高鐵一樣方便,手機拿出來「嗶」一下就進站,不用再擔心忘記帶悠遊卡了。
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