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教我理財.ep10願複利與你同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其實這句話是不是愛因斯坦說的已經不可考,但是人類都是故事腦,知識經過包裝後更能讓人信服。這一年來學習投資理財,目前我認識到複利就是一種累積、一種循環,當行為累積將結果趨向正面就是利,而累積循環趨向負面的就是損,簡言之就是好的事情重覆做,累積起來會有很大的回報;反之壞的事情積累下來也會變炸彈。以下分享我對複利的心得:

1.市場中的複利:我在ep8高股息分手文中提到的例子,當你讓股息再投入到市場中繼續滾就是複利,未來價值=本金x(1+年化報酬率)^年,畢竟我投資才一年,複利要初現威力大概要8~10年左右,因為市值型ETF平均年化報酬率約8%左右,以72法則來看資產翻倍大概要9年的時間,雖然現在是還感受不到複利的威力,但我相信「一股不賣,奇蹟自來」,相信這句話、相信複利的力量,要從相信到迷信的程度,讓他成為一種信仰,才能在股市高點不會懼高而停利出場,在低點時勇敢加碼,無論漲跌穩守紀律持續投入,一步一步地朝目標邁進。

2.市場外的複利:通常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記帳」,不過記帳本身相當瑣碎,一不小心就會中斷讓人萌生放棄的念頭,我自己就有很多次記帳失敗的紀錄。(笑)但記帳的重點並不在於紀錄消費,而是「分析消費」,藉由分析消費來找出自己在財務上的小漏洞。《拿鐵因子》一書提到如果每天省下一杯拿鐵的錢拿去投資,40年後可能積累到接近千萬元的資產。在我每次想要滿足慾望的時候只要想到拿鐵因子,我就會重新審視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再想想累積40年的機會成本,常常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花費。但並不是鼓勵吝嗇或過的跟苦行僧一樣,而是要有去檢視「必需花費」跟「可有可無的花費」,避免無意識的浪費。

2.運動:育兒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自己的時間變少了,或著說時間變得破碎,小孩出生前還能一週去一次健身房,小孩出生後就比較難以維持上健身房的頻率,漸漸地就完全沒有運動了,認真來說這其實是完美主義的毒瘤,總想著能要能好好的全副武裝上健身房把自己操練一番才去運動,沒有辦法有這個餘裕好好的運動索性就不動了。總想著「等我有時間再來運動」,然而這就像「等我有錢再來投資」是一樣的,等有錢再來投資的人永遠不會有錢,因為你不開始就不會有錢;等有時間再來運動的人永遠不會運動,因為有時間了也會被新的事物填滿,運動一直都不在你的優先順序當中

曾經看過的網路新聞在腦中浮現,日本的家庭主婦藉由「順便健身」的方式,在破碎的時間中創造出可以運動的條件,一邊淋浴一邊深蹲?太棒了!出汗後還可以順便洗澡,時間利用簡直完美,時間的單位價值瞬間提升,結合《原子習慣》所述:不要依賴意志力養成習慣,而是設計環境和系統,讓好習慣自動發生。我也開始效法在洗澡時深蹲、在每天哄睡完的me time邊看影片邊超慢跑,從小地方開始累積,沒辦法上健身房揹槓深蹲,就在洗澡的時候徒手深蹲,沒時間外出跑步就在家裡看劇超慢跑,從9月初開始到現在已經成功減重8公斤了喔!

原子習慣,大推!

原子習慣,大推!

複利不只存在市場中,他不是單純的數字增長,複利是一種思維、一種概念、一個習慣,複利存在生活中每個角落,每個人的行為、想法、決策、任何一個動作經過時間複利都可以產生各式各樣的結果,複利是無所不在的;每天比過去的自己多進步一點點,每天進步1%,一年後能帶來37倍成長;持續累積每個細微習慣一定會帶來改變,願複利與你同在。

共勉之

共勉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兒教會我的事
0會員
12內容數
有了女兒才讓我重新面對人生、思考人生,育兒的過程中也同時被女兒教育著,在這裡分享女兒教會我的事
女兒教會我的事的其他內容
2025/10/28
近來有一篇重磅論文引起廣大討論,那就是討論全股配置的《Beyond the Status Quo: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Lifecycle Investment Advice》,在債券相對疲弱的時間點拋出全股配置議題的確可以引起相當大的討論,最早我是在清流君的直播上聽到
Thumbnail
2025/10/28
近來有一篇重磅論文引起廣大討論,那就是討論全股配置的《Beyond the Status Quo: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Lifecycle Investment Advice》,在債券相對疲弱的時間點拋出全股配置議題的確可以引起相當大的討論,最早我是在清流君的直播上聽到
Thumbnail
2025/10/20
從網紅李勛的投資策略轉變出發,探討為何以累積資產為目的的投資者可能不適合高股息ETF。文章透過比較配息與不配息ETF在複利、稅務、手續費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現金流與安心感的考量,論證為何對於追求資產快速累積的投資者,應重新評估高股息ETF的角色。
Thumbnail
2025/10/20
從網紅李勛的投資策略轉變出發,探討為何以累積資產為目的的投資者可能不適合高股息ETF。文章透過比較配息與不配息ETF在複利、稅務、手續費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現金流與安心感的考量,論證為何對於追求資產快速累積的投資者,應重新評估高股息ETF的角色。
Thumbnail
2025/10/12
2025年的台股真的是相當精彩啊,四月初的川普關稅解放日後台股、美股連日跌停接連進入熊市,當時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提早再平衡賣債買股,想不到沒過多久熊市就結束了,然而當時的我除了股債配置的債券ETF以外沒有任何資金可以逢低加碼(溫馨提醒:絕對不可以動用緊急預備金) 等到我下次定期定額扣款時,00620
Thumbnail
2025/10/12
2025年的台股真的是相當精彩啊,四月初的川普關稅解放日後台股、美股連日跌停接連進入熊市,當時我還在猶豫要不要提早再平衡賣債買股,想不到沒過多久熊市就結束了,然而當時的我除了股債配置的債券ETF以外沒有任何資金可以逢低加碼(溫馨提醒:絕對不可以動用緊急預備金) 等到我下次定期定額扣款時,00620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