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幾天,在城市中央的廣場,那裡本應是展示秩序的舞台,在這晚卻成了多方勢力角力的擂台。神殿計畫在此舉行公開示範,要透過儀式與展示來安撫民心,並把「異常」的故事封入官方版本;對立面,禁書網絡與地下的同盟希望在此揭露證據,證明系統的盲點與可被操縱的真相。人群如潮水,一面是渴望安定的家庭,另一面是為真相而來的匿名旗晝。
在焦點位置,神殿的高官穿著儀式長袍,站在臨時搭建的講台上,語調穩重而有穿透力:「命星,是我們文明的鏡子;任何損害鏡面的行為,都是對全社會的背叛。」這類話語得到了不少掌聲,尤其來自受惠於秩序的保守派。但在台下,幾個手持禁書複印頁的人群悄悄移動,他們把資料藏於衣內,等候合適時機。

埃萊爾和卡爾由修補匠安排躲在人群邊緣。修補匠低聲交代策略:一旦有機會,就把禁書的一頁投影到廣場的公共屏幕上,讓所有人的眼睛都看見系統的設計漏洞。卡爾緊握埃萊爾的手,兩人的呼吸同步成了勇氣的節拍。對面,貴族弓手與神殿鬣犬共有的布陣已經就位,戒備森嚴。
示範儀式進入高潮,神官念出祈詞,那祈詞像是要把一切疑惑用語言壓制。就在這時,廣場的屏幕忽然閃爍,然後出現了禁書的一頁:古老的流程圖與數據錄,明白示出命星讀取可被人為干涉的節點。畫面像一柄刀,直插世人的驚愕。人群的嘈雜瞬間變調,掌聲化為雜音,許多人停下來看。

神殿立刻反應,廣播試圖切換頻道,鬣犬立刻鎖定投影位置。但多數人的目光已被那頁紙牢牢吸引。有人低聲念出屏幕上的一段話:「命星並非神諭,系統含有驗證節點。」簡單的句子像礦工的鑿子,開始削弱石牆般的信任。民眾中出現分裂:有人依舊信仰秩序,有人開始質疑,有人則感到恐懼,如果命運能被操控,誰還安全?
突然,神殿下令封鎖廣場,鬣犬隊與盾衛同時出動,企圖逮捕疑似投影者。卡爾和埃萊爾被迫在煙霧與喧囂中移動,修補匠則在暗處牽動著幾個替身引開視線。廣場迅速成了戰場:使徒的鐵靴、貴族弓手的箭矢、地下抗爭者的燃燒瓶與標語,在尖叫聲裡交織。火焰與冷光同時撕裂夜色,那是命運的火與秩序的冷。

在一片混沌中,托倫,那位曾經被處決盾衛的櫛風殘片,他的名字被高聲送到廣場角落:一些人把他當作象徵,為他哀悼並高舉他的盾片。那面盾片成為象徵性的旗幟,代表著良知與抵抗。被示範過的群眾有人撤退,也有人加入,局勢變得難以預料。

埃萊爾站在一個角落,胸口的黑金裂痕在狂亂中閃爍。他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如同被城市的情緒放大:每一次他試圖把記憶投回某人胸中,都會在短暫間喚起群眾的共鳴。那些被恢復的短暫記憶像火花,點燃周圍人的同情與怒火。修補匠趁混亂把更多禁書頁發送到民間網絡,證據如同破堤的洪流,讓城市裡更多人開始質疑官方版本。
但代價同樣沉重。鬣犬鎖定了幾個核心人物,逮捕與強制消音隨即展開。卡爾在防守埃萊爾時被一箭擦中,血染了他的衣襟;埃萊爾則在一陣空白中看到無數面孔,那些他幫過的、那些未來可能被幫助的人,像一個巨大的清單在心裡翻動。他知道,公開的勝利往往換來更大的鎮壓。

當廣場燃起第二輪衝突,修補匠向他們低語:「現在,你們要選擇:繼續在這裡成為火種,還是暫時撤離,保留力量以便未來更有效地對抗?」埃萊爾看著正在被捕的市民、看著燒著的標語,他的選擇像被火燒紅的鐵:我不能後退,不只是因為個人勇氣,而是因為那一頁紙上被證明的事實,已經變成了很多人的真實。

最後,神殿暫時控制了場面,但證據已經撒向風裡;禁書的碎頁已被轉發千次,貴族與神殿的同盟在陰影中盤算,街頭的反抗則在更多角落萌芽。命運的冷與火彼此交錯,這座城市的靜默被撕開一道口子:有人要把舊秩序縫回去,有人則用火把它燒成灰燼。埃萊爾與他的盟友在煙硝與淚水之中撤離,但每個人都明白:真正的決戰,還在前方。

*AI 協助:
是(ChatGPT (GPT-5 Thinking mini)
文稿潤飾;Midjourney、Canva — 插圖與版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