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被稱為「中國版 NVIDIA」,新浪快訊顯示11/7市值 6,040.64 億,科創板(STAR)市值排名:第 1名(2025-11-07 更新),上交所官網「科創板市值排名」顯示第一即為688256寒武紀。
目前寒武紀在A股排名Top50中的相對位置(時間點不同,名次會有上下微動)
工商銀行「市值(人民幣2.5兆+」 A股No.1(2025H1)
貴州茅台「市值(人民幣1兆+」A股前十
中國移動「市值(人民幣1兆+」A股前十
寧德時代「市值(人民幣1兆+」A股前十
比亞迪「市值(人民幣1兆+」A股前十
寒武紀「市值(人民幣6,041」A股第24(8/22),科創板第1(11/7)
中芯國際「市值(人民幣7,000」科創板Top3、半導體龍頭
海光資訊「市值(人民幣3,194」科創板市值第 2(11/7)
寒武紀為什麼突然變「熱門」?
原因在於:
- AI國產化壓力:美國禁止NVIDIA高階GPU(A100/H100/B200)出口至中國,迫使中國加速扶植本土AI晶片產業。
- 政策扶植與國家隊資金支持:寒武紀被納入「中國AI晶片自主替代」核心企業,獲得政府標案、投資基金與補貼。
- 資本市場炒作題材:在科創板中被視為「中國版NVIDIA」,加上華為昇騰、算力中心建設,形成AI國產鏈投資熱潮。
- 大型企業採用:阿里雲、騰訊、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開始導入寒武紀AI加速卡,實
寒武紀相較於 NVIDIA的「真正巨大優勢」在於:
國家政策保護,寒武紀被列為中國「AI核心自主能力」企業,享有政府補助、國企採購傾斜、融資便利。NVIDIA 因美國出口管制,無法自由在中國賣高端 GPU。
中國市場主權需求(AI國產化),在晶片被「卡脖子」後,中國政府、軍工、公安、智慧城市、雲端數據中心必須採用國產AI晶片,寒武紀在這類正式採購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客戶鎖定 + 生態強制綁定,政府與國企雲服務商(如中國移動、聯通、華為雲、阿里雲)會被要求採用國產晶片,寒武紀的客戶來源持續、穩定、不易流失。
北京長期以來對華盛頓旨在阻礙中國科技進步的出口管制感到不滿,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報復性措施,以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11月5日(路透社)—據兩名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中國政府已發布指導意見,要求所有獲得國家資金的新資料中心項目只能使用國產人工智慧晶片。
消息人士稱,最近幾週,中國監管機構已下令完成度低於30%的資料中心拆除所有已安裝的外國晶片,或取消購買計劃;而對於完成度更高的項目,將視具體情況而定。
寒武紀未必能打敗NVIDIA,對NVIDIA而言,寒武紀不是技術威脅,而是「地緣政治 + 市場保護主義的產物」。如果CUDA生態在中國被拆解、訂單轉向國產AI晶片,NVIDIA會面臨它從未遇過的挑戰:不是被超越的風險,而是被排除的風險。
寒武紀vsNVIDIA,短期台廠受惠於全球AI擴散與中美兩端搶建伺服器;中期開始若中國晶片成功去NVIDIA化,本土供應鏈成形,台灣高階製程、封裝、CUDA相關廠商將面臨訂單外移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