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愛看】不讓正義孤軍奮戰——韓劇《Signal 信號》【有雷】

更新 發佈閱讀 23 分鐘
《Signal 信號》海報(取自tvN官網)

《Signal 信號》海報(取自tvN官網)

韓劇《信號》是tvN於2016年推出的開台十週年特別企劃,講述年輕的犯罪側寫師朴海英,偶然間拾獲一台將要報廢的警用對講機,因而聯繫上15年前極富正義感的警察李材韓,今昔聯手,一同偵破多起長年懸案。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劇中提到的案件,按時間線羅列分別為:京畿南部連續殺人案、金允貞誘拐案、徐亨俊失蹤案、大盜案、振陽新都市開發貪污案、漢陽大橋坍塌案、申東勳謀殺案、眉江河塘溺死案、紅院洞連續殺人案、仁州女高中生集體性侵案、朴善宇自殺案、鄭京順謀殺案、申茹真綁架案、安治秀刑警謀殺案。其中幾個主線案件改編自韓國知名的刑案,如:京畿南部連續殺人案是以華城連續殺人案為原型;仁州女高中生集體性侵案則是以密陽集體性侵事件為原型。

    編劇金銀姬以如椽之筆完成這齣富有奇幻色彩的刑事偵緝劇,帶我們看見人性的至善與至惡,同時思索法律制度的缺失、警察體系的弊端、貧富階級的差異、政商勾結的黑幕等等問題。十年來,無數劇迷引領翹首,終於等到第二季《第二個信號》上映的消息。 

    在等待新作開播的時間裡,不妨藉由這篇文章重溫神劇《信號》,一起感受它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吧!

一、扭曲的人格、失能的家庭、失控的慾望:犯罪事件的成因

    《信號》以「金允貞誘拐案」開場,並帶出「公訴時效」的問題。真兇尹秀雅是自戀型人格與反社會人格的罪犯:「榨取型的人」,「膽大、腦筋又轉得很快,是一個為了保全自己不惜做出任何事的人」、「炫耀自己的作案計畫」、「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能操控警察」。即便已經被抓住,也能緊咬警方沒有證據,而得以逃脫。

    許多狡獪的犯罪者都有這種扭曲的人格,大盜案中的韓世奎是如此,謀殺朴善宇和安治秀的金范洙科長也是如此。 

    金范洙是劇中的大反派,踩著別人的屍體向上爬,從基層巡警做起,一躍成為警察廳搜查局局長,再成為首爾地方警察廳刑事科長。范洙為何殺了高中生朴善宇?只為了利益交換。他對張英哲議員說:「在如此重要的聽證會開始前,可不能傳出閒言閒語啊。您的侄子要是被抓進監獄,那些人豈不是就抓住了把柄……請您出面幫我攔下這次內查,這樣,我也會不惜任何代價保住您侄子……」。

    面對善宇死亡的事實,無法接受的材韓對著范洙大吼:「他相信只要找出真相,一家人就可以團聚了!相信有大人可以幫助自己!那樣的孩子,你怎麼下得了手?」為何下得了手?因為范洙這樣的人就是自私自利與冷血,他們的字典裡只有個人利益,沒有正義。

    最可怕的是,這些自戀加上反社會人格的敗類,根本不會對自己犯下的錯感到羞恥,就像韓世奎說的:「是我殺了她,你又能把我怎麼樣?」「我可是律師,大韓民國最優秀的HK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事前你未告知緘默權和律師辯護權,所以我的陳述並不具備法律效力。」「要是覺得委屈,那就拚命去查吧!不過就算查到了,你也奈何不了我,到處都有能讓我逃脫罪責的漏洞。」

    冷血、善辯、狡猾,這種人格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的?目前學界還沒有定論,但多數學者認為,後天環境(尤其是失能家庭)應該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延伸閱讀:認識病態人格者,提防你身邊的吳哲榮與朴良進——《模範計程車》延伸閱讀

    提到失能家庭所造成的犯罪,首先會想到的便是「京畿南部連續殺人案」。劇中沒有交代兇手李振亨一開始的犯案動機,但從他的成長歷程可知,母親過世之後,父親李天久不放心年幼的振亨一個人在家,所以每天都帶他一起上班,「長大了也成天坐在車裡一直跟到終點站」。可以想見,振亨沒能好好地學習與玩樂,再加上身體不好,找不到工作,因心理扭曲導致犯案,是很可能的推測。當振亨犯下大錯,知情的天久不是勸他自首,也不釐清原因,只是一味幫他掩飾,最終導致他一錯再錯。可以說,「京畿南部連續殺人案」就是一起因家長過度溺愛而造成的悲劇。

    「紅院洞連續殺人案」則是另外一起與家庭失能有關,弱弱相殘的案子。兇手金珍優在重度憂鬱症母親的虐待下長大,年幼的他,常被母親硬塞進黑暗的箱子裡,也常被威脅著一起去死,甚至親眼看過被母親殺死的小狗屍體。珍優的犯案手法,正是不斷重複著童年時期的悲劇,「活著很累吧……我來幫你……」。被珍優看上的受害者都是辛苦生活著的底層百姓,「不與人來往,除了家人幾乎沒什麼朋友,和同事也只是打招呼而已,根本沒有可以觀察這些被害人的人。」底層百姓沒有幸福的權利,每個人都活成一座孤島,兇手珍優也是這樣的人,可以說,他想親手結束的,不是被害者的生命,而是他們極度孤寂的人生。

    本案中最後一位被害者李昇燕送給兇手珍優的橘子和雨傘,就像金允貞想借給海英的羽毛球拍一樣,象徵了愛與善意,那是珍優從未感受過的。「也許金珍優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那個女生,因為沒有人教過他那種感情。從那以後,他再也不能殺人了,所以才選擇自殺。不能再殺人,自然也沒有活下去的理由了……」。在海英看來,珍優就是人為造就的怪物,是社會保護網喪失功能下的悲劇,是冷漠的社會造成的悲劇,「如果能有人……哪怕一個人肯伸出援手……金珍優或死去的被害人……說不定所有人都能獲救。」

    最後一種犯罪成因,則是失控的慾望,「大盜案」、「振陽新都市開發貪污案」、「漢陽大橋坍塌案」、「眉江河塘溺死案」是一組與慾望相關,環環相扣的醜聞,牽涉到政治、財閥與演藝圈,又以富二代韓世奎為穿針引線的主要角色。 

    韓世奎的父親是首爾中央地檢檢察長韓石熙,與漢陽集團姜尚文會長、才新日報高才明會長、新國民黨張英哲議員比鄰而居。這些富一代相互勾結,貪污舞弊,兒子們則是吸毒、酗酒、縱欲,無所不為。「眉江河塘溺死案」中的受害者申多惠,正是韓世奎失控慾望下的犧牲品。申多惠懷抱著明星夢進入演藝圈,卻不知簽下她的知名經紀人根本就是皮條客,「詐騙、貪污加上暴力,前科還真不少呢,最擅長的是敲詐手無縛雞之力的練習生」。

    陪酒、陪睡,多少小明星巴不得投懷送抱,從韓世奎這樣的富二代身上撈些好處,但是,對於從小要什麼有什麼的韓世奎來說,主動送上門的,他還不希罕,反而是多惠那樣不願同流合污者,能激起這些禽獸狩獵的慾望。毒品成為慾望的催化劑,被拍下來的影片則成為落人口實的把柄。後來,當國會議員、財閥們收賄的事情遭到調查,他們的兒子便是用吸毒與性愛影片來威脅世奎,勸說當檢察官的世奎父親收手,放過他們一馬。世奎想偷走成為威脅的籌碼,才會有之後一連串的犯罪行為。

二、當保護傘破了大洞:是什麼讓犯罪事件變成懸案

    上述每一起犯罪事件之所以變成懸案,與當年科學鑑識技術未臻成熟有關,也與顢頇的警察公務體系有關,更與權貴高層的利益有關。

    故事一開始,年輕又憤世嫉俗的海英把犯罪側寫能力用在挖掘明星緋聞上,潛意識裡其實是瞧不起警察——這個本該為受害者伸張正義的角色,居然對冤案不置可否。「大韓民國的警察還有形象可以損失嗎?」「連個證物都保管不好。何只如此啊,大韓民國有誰不知道京畿南部連續殺人案調查得一塌糊塗啊?」「不只那起案子,其它懸案也一樣。每個人都說忙、沒時間,做事馬馬虎虎……」海英一針見血指出警界的陳痾。

    這些未結案,真的只是因為警方辦事不力嗎?第一集中,海英跟秀賢說:「重新調查金允貞誘拐案,就等於是承認當時警察調查的錯誤,等於是給警察自己打臉……」。海英還是太天真了,這些未結案背後,還有更大的利益糾葛,不是單純行政怠惰而已。

    從「大盜案」開始,編劇金銀姬帶我們一步步揭開上流階級的醜惡,看見權貴、警界複雜交錯的共犯結構。至此我們才知道,可悲的不是執法人員怠忽職守,可悲的是,原本應該是人民保護傘的警察單位,搖身一變成為獵捕善良百姓的毒蜘蛛網,上下共謀,入人於罪。 

    「大盜案」牽連範圍甚廣,與之相關的「漢陽大橋坍塌案」,又牽扯出金額破兆的「振陽新都市開發貪污案」,政治人物與財閥勾結,以警界高層為保護傘,陷無辜民眾於危險之中。像材韓這樣的基層員警,就算再有正義感、再怎麼會找線索破案,又有何用?只要當頭上司換成如金范洙那樣的鷹犬,黑金集團便可以繼續隻手遮天,視法律為無物。「為什麼沒抓到人呢?因為一開始就沒有要抓的人。」

    孤臣無力可回天,當整體制度出問題,首先被犧牲的,就是沒有背景的基層。在范洙那些人的世界裡,被害者只是數字,他們關心的只有媒體與輿論,「看不下去就走人啊,我也不需要你這種傢伙。」這是范洙的名言。奔波辛勞是基層的事,背鍋更是,「金允貞誘拐案」是如此,「紅院洞連續殺人案」也是如此。就像偕哲說的:「每當這種時候,就得有倒楣的人出來擔責任、被炒魷魚。」

    而人性本就是自私自利,少有人願意犧牲自己的幸福去替陌生人伸張正義,因此,道德感不夠強的人,就會為了一點點利益出賣靈魂,如治秀為了籌措女兒的醫藥費而甘願被范洙驅使;又或者如正濟為了錢而造假誣陷善宇:「當了十幾年的警察,我得到什麼了?老婆一個人養大兩個孩子,我卻啥也沒幫上。老婆哭著跟我說,不小心幫小舅子做保,現在連房子都快沒了……當警察好不容易才買的房子要是沒了,我們全家就得露宿街頭……」,「我拿了你恨得咬牙切齒的金范洙的錢,偽造了證據。那又怎樣?我閉一隻眼,全家都能幸福……那錢就算我不拿,別人也會拿……收點錢又怎樣?!」這些人在一開始必定也經過一番心理掙扎,然而,習得無助加上自掃門前雪,被害者的權益就這樣被犧牲掉了。

    對一般百姓而言,警察是人民的保母,是遇到困難時可以求助的對象。但可悲的是,往往是范洙那樣心狠手辣的人才有辦法坐上高位,其背後,又有更大的政治與黑道勢力撐腰,警察體系不過是這些人洗白的工具以及作惡的打手。范洙對張英哲議員輸誠,換取警察廳廳長的位子,「身為警察,不管發生任何事都不能動搖,要公正透明的去調查……」,這其實是「樣子要做好做滿」的意思。「仁州女高中生集體性侵案」是「依法行政」入人於罪的完美騙局:「需要有一個遮擋風雨的擋風布。沒錢沒勢、什麼都沒有,沒人替他撐腰的替死鬼……」。證據、證人都是偽造的,「我說…..你是白癡吧?去跟警察說清楚?教我這麼說的就是警察啊!」「知道你哥為什麼背黑鍋嗎?就是因為他沒錢沒勢沒靠山。」誣陷善宇的小混混說出不堪的實情。

    若我們以為范洙是壞了一鍋粥的那顆老鼠屎,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整鍋裡都是老鼠屎。材韓為了抓住仁州案的真兇,拿著惠勝紅圍巾的檢驗報告,向吳在善檢察官舉發范洙的罪行,沒想到,檢察官與范洙等人根本就是一丘之貉。這個橋段不禁讓人想到日本一則鬼故事:一個旅人,半夜走在路上遇到鬼,他驚恐地逃了很久,終於遇到一間還在營業的小店。老闆親切地招呼他吃飯,旅人向老闆抱怨,剛剛在路上遇到無臉鬼,很可怕,沒想到,老闆轉身一抹臉說:「是像我這樣的鬼嗎?」原來,老闆也是無臉鬼。

    在整個警察體系裡,人人都是鬼,待宰羔羊根本無處可逃。當破壞制度者就是維護制度者,當法律保護傘同時也是惡人的庇護傘,被欺壓者該如何反擊?有可能反擊嗎? 

    「你那裡也是這樣嗎?只要有錢有勢,就算做出再混帳、再無賴的事,也能吃得好、過得好嗎?」「已經過去20年了……至少應該有什麼不一樣了吧?」這是全劇最讓人動容的質問。

    從1989年到2015年,科學鑑識工具進步了,能夠偵破像「金允貞誘拐案」這樣的懸案,但腐敗的權力結構有改變嗎?視人命如草芥的權貴鬼魅們有消聲匿跡嗎?可悲的是,即便是如今已是2025年,重溫《信號》的我們瀏覽時事後會發現,材韓批判的悲劇仍上演著,地獄空蕩蕩,惡魔依舊充斥在人間。 

    范洙說:「你少在那裡裝清高了。什麼正義、使命感、國家……你以為我不懂那些嗎?堅守住那些又能怎樣,地球還不是一樣在轉,還不如趁機會來時抓住它。」但是,昧著良心當權貴的走狗,真的能富貴一世嗎?跪舔的范洙,在張英哲議員眼裡只不過是隨時可以被替換掉的獵犬:「獵犬要是瘋了,沒有利用價值……你說該怎麼辦?被遺棄……或被打死……二選一……」。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材韓對范洙說:「只要有了第一次……就註定了開始,一點一點嘗到金錢的滋味,就會變成像你這樣,被利用完就丟的走狗,老了、病了就失去利用價值的消耗品。與其變成那樣,這種艱苦的日子,我過得更心安理得。」這是正義之士都會認同的價值觀,然而,面對共犯結構龐大的天羅地網,只靠正義之士孤軍奮戰根本無用。 

    那麼,這張罪惡之網的破口在哪裡?編劇金銀姬告訴我們,關鍵在「良心」。治秀為了罹癌的女兒而放棄良心,甘願做范洙的走狗,但女兒過世後,治秀不再有出賣靈魂給惡魔的理由,這張惡魔之網,自此開始崩解。

三、從過去傳來的信號:因為感同身受,所以義無反顧

    「大盜案」中,即便海英幫材韓抓到真兇世奎,世奎還是靠著雄厚的身家背景得到緩刑。海英說:「即使過去改變了,也有沒能改變的……世界還是那麼不公平。」不公平的是什麼?正是那赤裸裸的階級差異啊!

    在《信號》裡,因階級而造成的不平等,於犯罪現場處處可見。「漢陽大橋崩塌案」中,恩智與茹真的悲劇是一例,而1997年的「紅院洞連續殺人案」,更是由此一不平等所構築成。「如果這些人都是和世奎一樣的人,你也會這麼說嗎?這些人要是國會議員、財閥的女兒,你肯定早就雙手雙腳贊成調查了吧?」面對材韓的質問,范洙的回答令人語塞與悲傷:「如果是那些人,根本就不會遇到這種事,因為他們活在另一個世界……」。

    被害人活著的那個世界是怎樣的?就像秀賢說的:「一路上看到的只有地上的垃圾、按摩店的傳單,陰森森的鋼筋混凝土……」,「一路上沒有一點生氣,也沒有任何好看的東西,甚至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生活已經很辛苦了,每天看到這樣陰暗荒涼的景色,我也快要憂鬱了。」這是韓世奎那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無法理解的世界,也是金范洙那種人極力擺脫的世界,更是真心想要執法的人必須體會過的世界。

    至此,我們可以來解答這個問題:為何被對講機串連起來的人,是材韓、海英與秀賢?不僅僅因為三人早在當年的仁州案中已有交集,更因為他們有類似的經歷:材韓在「京畿南部連環殺人案」中失去過元靜、在「大盜案」中失去過京泰與恩智;海英在「仁州女高中生集體性侵案」中失去過善宇;秀賢在「紅院洞連續殺人案」中體會過被綁架的恐懼,也在15年裡承受著材韓失蹤的悲傷。因為曾感同身受,所以會義無反顧。

    對刑警、大眾而言,被害者只是一個名字、幾張照片、發現地點與時間,但對於被害者家屬而言,那是活生生的人、關係與回憶。范洙活在為上流階級服務的世界:「從隊長到廳長,沒有人願意接手連續殺人案,連續殺人的『連』字都不許再提。」材韓等人則活在追求正義的世界:「雖然一年裡有數百人死因不明,但兇手出現在我眼前,我就絕對不可能放過他……那就是我生活的世界。」 

    所以,為什麼海英會特別關心「金允貞誘拐案」?除了因為他是當年的目擊者,還因為他能夠同理允貞母親的痛苦:15年來,在警局門口的「一人抗議」從來就沒有改變什麼,人們依舊過著幸福的生活,而受害者家屬依舊背負著憤怒、疑惑與遺憾匍匐前進。

    所以,為什麼編劇將材韓父親的職業設定為鐘錶行老闆?為什麼材韓最後送給秀賢的禮物是一隻手錶?這暗示我們:對懸案家屬而言,幸福的時光在案發那天就被按下了停止鍵。就像秀賢說的:「知道為什麼懸案最糟糕嗎?那些破獲的案子抓住了嫌犯,了解犯案動機,家屬知道了家人為什麼、因何故被殺……就算痛苦,但隨著時間過去,總還是能放下。但未能破獲的懸案,不知道我的家人、我愛的人為什麼死了,所以才忘不掉,每天都像活在地獄一樣。」

    李材韓孤單對抗邪惡的體制;車秀賢孤單尋找失蹤的初戀;朴海英孤單地在哥哥的冤案陰影下踉蹌成長;每一個未結案的被害者遺族,都像金允貞的母親一樣,孤獨地承受命運帶來的傷痛。

    但是,正義不該孤軍奮戰,對講機傳來的信號,是材韓的信念,也是秀賢與海英的信念:「我們都這麼難受了,被害人家屬的痛可想而知啊。家屬們流的淚跟大海一樣多,我們能分擔的量,也就這麼多而已。帶著這樣的想法去抓兇手,給他們扣上手銬,就是我們的工作。」 

    為了什麼呢?就為了那一點正義吧?為了不讓正義孤軍奮戰,總要有人克服恐懼。對講機傳來的信號,讓這些孤單的人得以串在一起,以不放棄的正義,讓真相不再朦朧。

四、已經過去20年了,至少應該有什麼不一樣了吧?

    對講機傳來的信號,象徵求救的呼聲、破案的線索、正義的盼望、傷痛的遺憾、無盡的思念還有守護的力量,是一個善良的人守護這個世界的方式。如果材韓不要這麼有正義感,如果他像正濟一樣只顧自己,至少,秀賢與材韓父親深愛著的這個人,還能好好地活著。但,這會是我們想要的世界嗎?

    如果重來一次,相信材韓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如同秀賢說的:「與其不嘗試再後悔,就算會變得更糟糕,也還是試一試比較好,不是嗎?」

    1999年的仁州案,崩塌了海英的人生,身邊沒有可以相信、願意伸出援手的人。2000年7月29日放學的那一場大雨,象徵降臨人間的苦難,但沒有人為年幼的海英與允貞撐起一把保護傘。海英手中「一把破舊不堪、生鏽的雨傘」只夠遮蔽自己的貧窮與脆弱,而攀爬架前一位不知名女性撐起的黑傘,則帶著允貞走向地獄之門。

    到了2015年,原本再也不信任別人的海英,從秀賢身上感受到「守護」的力量,在被治秀為難時,是秀賢擋在前方一肩扛起責任;她關心海英,用材韓教過她的方式,協助海英面對看到死人的衝擊;她也教海英不要衝動行事,不能因為討厭警察就處處針鋒相對,要能放下成見,用「專業」說服別人。

    秀賢能做到這些,是因為她在15年前從材韓身上感受過「守護」的力量,材韓教秀賢如何開車,也學習如何掌握人生的方向盤;他要秀賢別被性別限制,要有身為刑警的「專業」。

    當原本該有的保護傘破了個大洞,他們成為雨遮,用愛守護彼此。海英對材韓說:「和你身邊……相愛的人在一起,或許比追查案子更重要。」材韓回應說:「就算生活得不富裕,希望你能和家人在同個屋簷下,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睡覺……不再孤單……和別人一樣平凡的生活。」始終未曾見面的兩人,至此已親如家人。

    「光在心裡想,對方是不會知道的。你親自告訴她這些,會成為她堅持下去的力量。李材韓刑警告訴她這些的話……會成為她更大的力量。」許多遺憾,是因為在死亡到來時,人們還有未完成的事、未說出口的話,這個能穿越時空的對講機,就像我們腦海中的「如果當時…..」,提醒我們在當下勇敢表達,就能避免未來的遺憾。

    至於那些為惡之人呢?「已經過去20年了,至少應該有什麼不一樣了吧?」「11點23分……是李材韓刑警遇害的時間……比起害怕死亡……他更感到痛苦、憂心的,是讓這一切成為懸案……」。

    遺憾的是,我們可以靠現代科學破案,但仍舊無法消除人心之惡;幸運的是,過去的時代,資訊封閉,權貴想隻手遮天很容易,但到了網路普及的現在,只要大眾願意團結起來,輿論就足以制裁壞人。

    故事的結尾,編劇金銀姬給了我們一個美好的想像:海英將15年前的弊案資料在網路上公諸於世,「為了平息輿論,青瓦臺決定組成特偵組進行調查,若調查結果證實文件內容屬實,將引起政界和金融界的極大震盪。」把希望寄託在青瓦臺,是有用的嗎?如果青瓦臺才是這一切罪惡的淵藪呢?或許,這就是第二季的伏筆吧?

    但就像故事結尾海英說的:「只要不放棄……就有可能瓦解看似無法戰勝的權力,也會遇見尋找了16年的那個人……一切都有可能。只要不放棄…..就會有希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女巫的國文課的沙龍
29會員
34內容數
這裡收錄以下幾種文章: 一、【韓劇愛看】:我喜愛的韓劇之深度評論。 二、【韓劇愛讀】:我喜愛的韓劇之延伸閱讀。 三、【女巫的國文課】:結合占星與塔羅的國文教學。 四、【N種教學法寶】:關於高中國文的各種創意教學法。 五、【不能只有我讀到】:我的閱讀書單。
2025/03/08
台灣音樂劇團「C MUSICAL」在2025年正式於水源劇場推出中文版《有真與有真》,讓台灣觀眾不必遠渡重洋也能欣賞韓國經典音樂劇。從3月7日至3月27日,共有16場演出,其中4場為韓版卡司,想要近距離感受原汁原味的韓國音樂劇,一定要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2025/03/08
台灣音樂劇團「C MUSICAL」在2025年正式於水源劇場推出中文版《有真與有真》,讓台灣觀眾不必遠渡重洋也能欣賞韓國經典音樂劇。從3月7日至3月27日,共有16場演出,其中4場為韓版卡司,想要近距離感受原汁原味的韓國音樂劇,一定要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2024/10/14
《黑白大廚》是否燃燒了你的烹飪魂?其實,我們不僅能從中體會主廚們對料理的熱情,還能學習到各種「寫作測驗」的應試訣竅!想升學求職的你;苦於不知道如何加強「寫作測驗能力」的你;有意參加寫作競賽的你,不妨打開《黑白大廚》,讓白湯匙、黑湯匙與兩位專業主廚評審,用料理教會你寫作心法!
Thumbnail
2024/10/14
《黑白大廚》是否燃燒了你的烹飪魂?其實,我們不僅能從中體會主廚們對料理的熱情,還能學習到各種「寫作測驗」的應試訣竅!想升學求職的你;苦於不知道如何加強「寫作測驗能力」的你;有意參加寫作競賽的你,不妨打開《黑白大廚》,讓白湯匙、黑湯匙與兩位專業主廚評審,用料理教會你寫作心法!
Thumbnail
2023/08/03
    《I can speak:花漾奶奶秀英文》這部在宣傳時主打喜劇元素的電影,橫掃了2017到2018年韓國影視三大獎——大鐘獎、青龍獎與百想藝能大賞的女主角獎。「是什麼樣的喜劇這麼厲害,可以拿到影后大滿貫?」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因為好奇才想點開這部片,恭喜你!除了歡樂以外,你將會得到更多收穫。
Thumbnail
2023/08/03
    《I can speak:花漾奶奶秀英文》這部在宣傳時主打喜劇元素的電影,橫掃了2017到2018年韓國影視三大獎——大鐘獎、青龍獎與百想藝能大賞的女主角獎。「是什麼樣的喜劇這麼厲害,可以拿到影后大滿貫?」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因為好奇才想點開這部片,恭喜你!除了歡樂以外,你將會得到更多收穫。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