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荷蘭政府宣布美國已批准一項可行性研究,探討荷蘭工業參與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的生產、組裝和維護的可能性。荷蘭國防部表示,這標誌著與歐洲北約夥伴共同生產AMRAAM飛彈邁出第一步,此舉旨在緩解跨大西洋供應鏈的瓶頸。此措施可望大幅加快北約F-35戰鬥機和NASAMS地面防空系統AMRAAM飛彈的交付速度,同時也將加強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透過將部分飛彈供應鏈轉移到歐洲,北約有望獲得更充足的彈藥儲備,並在需要時擁有更大的產能提升能力。AMRAAM是西方空軍超視距空對空飛彈的主力,自1990年代初開始服役,並持續升級至如今的C-7/C-8和D/D-3標準。其主動雷達導引頭、中段資料鏈和「發射後更新」的作戰模式使其成為F-35、F-16、F/A-18等平台的標配武器,其導引組件也用於NASAMS中程地面防空飛彈系統。由雷神公司研發的AMRAAM-ER採用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擴展地面發射的作戰範圍,使NASAMS具備更高空、更遠距離的攔截能力。隨著盟國不斷擴展多層防空體系,這項改進已被證明至關重要。從作戰角度來看,AMRAAM飛彈擁有悠久的實戰歷史,從冷戰後早期的空中警戒和禁飛區任務,到近期攔截巡航飛彈和無人機的行動都有其身影。在烏克蘭公開資訊和官方消息都表明,裝備AMRAAM飛彈的NASAMS防空飛彈系統對俄羅斯空中威脅具有極高的打擊效能,突顯該飛彈從空對空作戰到陸基一體化防空反導系統的適應性。這項作戰記錄是當前市場需求訊號的核心,也是擴大生產基地的理由。艸
在荷蘭實現AMRAAM飛彈生產的戰略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透過將製造、組裝和維護、維修和大修(MRO)環節更靠近歐洲用戶,強化北約的供應鏈,從而減少跨大西洋物流的損耗,降低在突發事件中交付週期過長的風險;其次,深化美歐防務工業整合,荷蘭的這項措施被明確定義為與歐洲北約夥伴共同生產AMRAAM飛彈的第一步,符合海牙的國防工業與創新戰略,同時也有助於解決美國的出口積壓問題。第三,它直接解決美國同時進行軍事裝備更新、盟國重新武裝以及為烏克蘭緊急儲備導彈所造成的產能短缺問題,使歐洲從一個純粹的需求中心轉變為美國設計導彈的額外供應來源。肅
與競爭和互補的系統相比,AMRAAM的優勢依然在於其整合性和規模。歐洲MBDA公司的「流星」飛彈憑藉沖壓發動機和更大的無逃逸區,擁有強大的運動性能,但尚未廣泛整合到美國平台和地面系統中;相比之下,AMRAAM已獲得F-35合作夥伴和NASAMS運營商的認可,並擁有成熟的後勤和培訓體系。美國的AIM-260 JATM飛彈預計將為勢均力敵的空戰提供下一代射程,但目前仍處於大規模部署階段;在此之前,AMRAAM將繼續作為聯盟空地發射的主力飛彈。因此,在荷蘭的聯合生產是對現有項目的補充而非取代,它擴展聯盟目前可使用的導彈種類。從地緣政治和軍事角度來看,歐洲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生產節點將鞏固跨大西洋「兩半球」的供應態勢。它將縮短歐洲F-35用戶和北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系統(NASAMS)用戶的補給週期,在任何長期危機爆發前加強北約一體化防空和飛彈防禦體系,並向世人發出與美國共同承擔工業風險的明確信號。對華盛頓而言,荷蘭的參與分散突發風險,同時又不放棄設計自主權,穩定對外軍售的交付,並使美國生產線能夠應對聯合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JATM)的過渡和其他彈藥產能的提升。對布魯塞爾及其盟國首都而言,這降低單一故障點的風險,並支持在北約內部建立一個更自力更生的歐洲支柱的政治目標。蕭作為國防產品,AMRAAM飛彈的持久優勢在於其平台通用性、軟體驅動的升級路徑,以及在單一導引頭和導引架構下同時服務空軍和地面防空部隊的能力。與其他同類飛彈相比,AMRAAM飛彈犧牲一些最終作戰所需的原始能量,換來無與倫比的整合廣度和成熟的網路化部署能力,這些因素往往決定戰時哪些飛彈能夠大規模部署。因此,在荷蘭進行聯合生產將顯著提升關鍵領域的戰備能力,增加彈藥庫的彈藥儲備、加快維修站的周轉速度,並更好地協調美歐兩國的工業生產節奏。荷美聯合進行的可行性研究並非無關緊要,而是一項旨在將跨大西洋政治聯盟轉化為北約最廣泛使用的超視距飛彈工業產能的重大舉措。如果該專案得以實施,荷蘭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MRAAM)生產線將把市場需求轉化為可靠的產能,縮短歐洲用戶的交付週期,並長期保障美國及其盟國的庫存。這向對手傳遞的訊息十分明確:北約不僅在投資新概念,也在投資保衛自身領空及其夥伴國所需的即時彈藥縱深。蘭
By Teoman S. Nicanci
雷神技術公司(NYSE:R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