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公共工程品質計畫全攻略大公開(永久保存版)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品質計畫好了沒?

每次主管問出這句話,現場就會一陣沉默。

其實,「品質計畫」不只是一份文件,
而是讓施工品質的每個流程都能互相連結。

「連結」就是品質計畫的靈魂。

一份真正好的品質計畫,不在字多,
而在於章節之間能否對得上、有邏輯。

從「施工要領」到「自主檢查表」,
從「材料檢驗程序」到「不合格品管制」,
每一章的內容都是為了確保工程成果,
能夠符合設計內容與施工規範。


品質計畫的底層邏輯

整體品質計畫 ≠ 11 份獨立文件
它其實是一個閉合能夠不斷循環的流程。

  • 施工前規劃 → 第1~2章:定義範圍與組織權責
  • 執行方法 → 第3~4章:訂定施工要領與管理標準
  • 材料與設備 → 第5~6章:訂定檢驗程序與試運轉標準
  • 現場執行 → 第7~8章:自主檢查與不合格品管制
  • 改善循環 → 第9~10章:矯正預防與內部稽核
  • 資料留存 → 第11章:文件紀錄與追溯管理

這就是品質計畫的PDCA循環:從計畫、執行、檢核,到持續改善。


品質計畫撰寫重點

這篇文章整理自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品質計畫製作綱要》,
同時加上個人過去審查品質計畫和工程查核的經驗濃縮而成。

若你是第一次撰寫品質計畫,可以從第一章的「計畫範圍」開始,依章節逐一檢查;
若你是審查人員,則可利用每章「常見錯誤」作為檢核清單,快速對照是否完整。

第一章|計畫範圍

撰寫關鍵:

  • 「工程主要施工項目及數量」,只列「重點施工項目」。
  • 可依「金額高、工期長、量多、要徑作業、特殊工法」選出重點項目。
  • 變更設計時,契約施作項目要同步修訂。

常見錯誤:

  • 整份契約詳細表直接複製貼上。

延伸提醒:

  • 「主要施工項目」決定後,後續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都會延伸用到這份清單。

第二章|管理權責及分工

撰寫關鍵:

  • 若品管人員有 2人以上,應說明各自工作重點(依品質管理作業要點中的五項職責)
  • 比方說「品管人員A」負責訂定品質計畫、進行品質文件記錄管理;「品管人員B」執行內部品質稽核、進行品管統計分析、矯正與預防措施等。

常見錯誤:

  • 只寫品管人員的職掌與資格,沒寫工地其他人的,比方工地主任或職安人員。
  • 組織圖中工作職掌應以「職稱」說明,而非特定人名。
品管組織架構圖(摘錄自工程會品質計畫製作綱要)

品管組織架構圖(摘錄自工程會品質計畫製作綱要)

第三章|施工要領

撰寫關鍵:

  • 施工方法、步驟,要配合流程圖說明。
  • 不要直接抄施工規範。
  • 施工要領是要說明如何達成施工規範的要求。
  • 比方說鋼筋的施工規範上記載「應照設計圖說及施工製造圖所示位置正確排紮及組立」。們就必須轉換成「鋼筋號數、支數、間距、應與設計圖相符」、「開口補強筋應比原鋼筋大一號數」這樣具體的檢查作法,同時搭配流程圖說明。

常見錯誤:

  • 施工步驟沒考慮需與其他工種配合的地方。

延伸提醒:

  • 本章要寫施工要領的分項工程,就是依據第一章的主要施工項目。
  • 施工要領的內容、重要數據,應與第七章自主檢查表對應。

第四章|品質管理標準

撰寫關鍵:

  • 品質管理標準表,分為材料進場以及施工前、中、後等階段來訂定。
  • 管理標準必須量化。
  • 比方說檢查鋼筋的管理標準應該明訂號數及支數:「#8-16支」,而非僅寫「依圖說」
  • 混凝土的管理標準應該明訂坍度及許可差:「15±4cm」,而非僅寫「依規範」。
  • 檢查時機、檢查方法和檢查頻率也常容易混淆。
  • 「檢查頻率」是指多久或多少數量檢查一次,比方說混凝土100M3取一組試體。
  • 「檢查時機」即為自主檢查點,需清楚說明時間點,比方說在混凝土澆置前,進行模板清潔度查驗。
  • 「檢查方法」則需說明檢驗之工具或方式,比方說捲尺量測鋼筋間距或溫度計測量混凝土溫度。

常見錯誤:

在本章撰寫說明第4點已經很清楚了,內容如下。

  • 「管理標準」未量化及未訂定容許誤差或未定性描述。
  • 「管理項目」欠具體,以致管理標準無法精確訂定。
  • 「檢查時機」與「頻率」混淆。
  • 「不符合之處理」方式不切實際,或文字說明過於含糊。
  • 管理紀錄文件未清楚訂定須留存之合格證明文件。

延伸提醒:

  • 本章要寫品質管理標準的分項工程,就是依據第一章的主要施工項目。
  • 本章的內容會對應到後面第七章自主檢查表。

第五章|材料與設備及施工檢驗程序

撰寫關鍵:

  • 說明材料和設備進場的作業程序以及定義需要送審的相關文件。
  • 明確規定抽樣頻率與檢驗方式。
  • 表5.2 (○○工程)材料設備檢(試)驗管制總表中有一欄「規定抽(取)樣頻率」,是和第四章的檢查頻率相呼應的。比方說鋼筋材料進場25噸取樣1次,進行外觀及物理性質試驗。
raw-image
  • 注意「驗廠」「廠驗」的差別,驗廠是檢核工廠製造的能力、廠驗是到工廠測試產品的功能。
  • 驗廠:在下訂單之前對工廠進行審核或評估,確認符合需求才下訂單。
  • 廠驗:訂製材料設備後,經由製造商依所訂製之規格製造成半成品在未組裝出貨前,至工廠裡作品質與規格及功能的相關測試。

常見錯誤:

  • 抽樣頻率未與第四章檢查頻率對應。
  • 將驗廠與廠驗混為一談。

延伸提醒:

  • 本章檢驗不合格之缺失以及改善追蹤,應依第八章不合格品管制、第九章矯正與預防措施規定連結。

第六章|設備功能運轉檢測程序及標準

撰寫關鍵:

工程內含運轉類設備應撰寫本章,比方說發電機、鼓風機等。

分為三階段:

  • 工廠應辦理之單機測試。
  • 送至工地組設完成後之系統功能運轉測試。
  • 與其他相關聯之系統聯結作整體功能運轉測試。

常見錯誤:

  • 檢測紀錄表中檢測標準未定量定性,僅寫依規範。

延伸提醒:

  • 檢測結果應與第八章不合格品管制連結。

第七章|自主檢查表

撰寫關鍵:

  • 本章要有自主檢查表的分項工程,就是依據第一章的主要施工項目。
  • 針對施工結果進行檢查,而非管制作業流程。
  • 自主檢查表是依第三章施工要領及第四章品質管理標準的內容予以表列,檢查項目、檢查標準(定量/定性)都應該能直接對應。
  • 自主檢查不合格情形處置及管制方式,要和第八章不合格品管制、第九章矯正與預防措施規定連結。

常見錯誤:

  • 自主檢查表內容,未依第四章品質管理標準表內之檢查項目與標準訂定。

延伸提醒:

  • 自主檢查表的內容,應該讓執行的工程師一目了然,在工地現場能夠方便檢查,而不是列一些無法執行或分不清對錯的項目。

第八章|不合格品之管制

撰寫關鍵:

  • 配合第五章、第六章,材料/設備檢查以及施工檢驗不合格的處理方式,以及後續的追蹤管制。比方說不合格的材料,在工地應分開存放,或是當場退料等措施。
  • 明確規定不合格處置方式。
  • 建立追蹤表單與回報機制。

常見錯誤:

  • 不合格品未依情況訂定不同管制方式。

延伸提醒:

  • 缺失頻率高及重大缺失項目,應檢討辦理第九章矯正與預防措施之需要。

第九章|矯正與預防措施

撰寫關鍵:

  • 品管人員的職責,包含品管統計分析,並依統計結果,對於不符合事項提出矯正及預防措施,再對矯正結果辦理追蹤,並留存紀錄。
  • 比方說,混凝土的強度總是比標稱強度高了2倍。品管人員必須和混凝土廠檢討,如何讓混凝土的強度回歸正常,同時防止強度過高的情況再次發生。這屬於事後的矯正措施。
  • 比方說鋼筋時常用錯號數,材料進場時用明顯的方式標示,避免用錯鋼筋。這屬於採取預防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

第十章|內部品質稽核

撰寫關鍵:

  • 品管人員並不是執行自主檢查的人。因此,內部品質稽核的對象是查核工地人員對品質管理作業程序的落實程度,例如自主檢查表的填寫詳實度、是否依作業流程來執行等。
  • 亦可將公司品管部門對工地之稽核作業納入,一般來說內部稽核可以訂定每季一次。
  • 公司管理階層對工地品質執行情形亦應定期或不定期辦理督導審查。

延伸提醒:

  • 依稽核結果發現之問題,應適當辦理改善與矯正預防,與第九章連結。

第十一章|文件紀錄管理系統

撰寫關鍵:

區分「文件」與「紀錄」,

  • 文件:公文、契約、圖說、品質/施工/材料送審計畫書、出廠證明…等。
  • 紀錄:各項查驗紀錄、會議紀錄、日報表、自主檢查表、內部稽核紀錄、施工照片…等。
  • 隱蔽工程一定要有照片佐證。

常見錯誤:

  • 文件無版次或修訂日期。
  • 紀錄散亂、缺照片無法對應。

讓品質從文件走進現場

品質計畫不是寫給監造和業主看的文件,
而是讓現場每個人都知道「該怎麼把事情做好」的指南。

每天一步一腳印落實執行,
當內容能互相連結、表單都能勾稽追蹤時,
品質就不只是計畫而已,
而是能滲透成為每個人的習慣。

參考資料: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監造計畫暨品質計畫製作綱要》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工程有光
10會員
55內容數
我是光廷,土木技師。 「專業 × 表達 × 態度 = 信任」 是我的職場公式,也是「工程有光」的精神。 在這裡,我希望和你分享工程背後的邏輯, 也分享那些讓我們更堅強的故事。
工程有光的其他內容
2025/11/12
「在工地,安全靠制度;在人生,安全靠選擇。」 風險不該由無辜者承擔。 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守住自己與他人的界線。
Thumbnail
2025/11/12
「在工地,安全靠制度;在人生,安全靠選擇。」 風險不該由無辜者承擔。 我們在生活中,該如何守住自己與他人的界線。
Thumbnail
2025/11/11
在土壤力學中,土樣的「級配曲線」決定了強度。 人生也是如此。當金錢、時間、健康、親友與自我能彼此支撐, 我們的人生級配才會緊密、有韌性。 別讓自己成為單一粒徑的「均勻級配」, 重新篩一遍,找出屬於你的「黃金比例」。
Thumbnail
2025/11/11
在土壤力學中,土樣的「級配曲線」決定了強度。 人生也是如此。當金錢、時間、健康、親友與自我能彼此支撐, 我們的人生級配才會緊密、有韌性。 別讓自己成為單一粒徑的「均勻級配」, 重新篩一遍,找出屬於你的「黃金比例」。
Thumbnail
2025/11/08
在生活與職場中,我們常被自己的「心牆」困住。 以工程師的視角,帶你理解如何用「支點=信念、槓桿=方法」撬動內在的限制。 當你願意擁抱不確定性、保持好奇,從「我不行」到「我還能更好」,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 只要開始,未來,就會展開新的可能。
Thumbnail
2025/11/08
在生活與職場中,我們常被自己的「心牆」困住。 以工程師的視角,帶你理解如何用「支點=信念、槓桿=方法」撬動內在的限制。 當你願意擁抱不確定性、保持好奇,從「我不行」到「我還能更好」,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 只要開始,未來,就會展開新的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