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篇)
Day 4
🚩維羅納 休息站→勝利橋→腳程→維羅納景點
😏遊覽車讓我們在阿迪傑河 Fiume Adige 的一側下車,再走去露天劇場。
😏既然誠心誠意提到河了,就來聽這首《兩條河流 I Due Fiumi》:
📍勝利橋 Ponte della Vittoria
大區:威尼托 Veneto
維羅納省 Provincia di Verona
橫越 阿迪傑河,遙望 斯卡利傑羅橋Ponte di Castelvecchio。
建造:20世紀初。

📍斯卡利傑羅橋 Ponte di Castelvecchio (遠處紅磚建物)
📍老城堡博物館 Museo di Castelvecchio
建造:14世紀。
風格:哥德式 (軍事建築、裝飾較少)。
由統治當地的斯卡拉貴族成員 坎格蘭德二世 Cangrande II della Scala 下令建造;目前為藝術品、古器物展區。

😏從勝利橋 望過去的美景,悠閒時尚的路人 為風景增添了顏色。
📍波薩利門 Porta Borsari
建造:公元 1世紀。
重建:公元 3世紀。
原為羅馬城牆的一部分,歷經不同時期與稱呼,後來改稱 波薩利門,源自 波薩利衛兵 Bursarii (負責保管 主教的公款袋)。

😏導遊說這座拱門很有歷史,拍起來!
幸好有拍到像公車站牌的東西,上面有資訊;查了才發現這歷史超久!
有趣的是,查英文單字 bursary是公費、助學金的意思。
維羅納 露天劇場
Arena di Verona
大區:威尼托 Veneto
維羅納省 Provincia di Verona
建築
建造:A.D. 30
羅馬帝國時期的圓形競技場,曾因地震受損;自1913年夏日至今,仍會舉辦歌劇節。

😶沒有進去。我能有多少感想呢?它長得像法式千層派。
附近:
🚻WC
距離140m。
🍽Ristorante Flora
素食餐廳。距離250m。
維羅納 茱麗葉故居/凱特萊特之家
Casa di Giulietta
特色:維羅納 作為英國戲劇家 莎士比亞 (1564-1616) 悲劇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背景,也因此被稱為「愛之都」。
大區:威尼托 Veneto
約公元前10世紀,威尼蒂人 Veneti (印歐語系、伊利里亞人的分支,原住在希臘西北部) 遷居於此;
行政中心-威尼斯 Venezia;以葡萄酒、文化遺產、自然景色聞名。
維羅納省 Provincia di Verona
地名有兩種說法:
(1)指Versus Romae 往羅馬的簡稱。
(2)因Verona位於阿迪傑河 Fiume Adige 的河畔上 (發源於阿爾卑斯山,河的古名Vera)
*許多歐洲的河岸城市名,是取自河名加上尾綴詞rona。
以古羅馬建築、阿瑪羅內葡萄酒Amarone(苦澀之意) 聞名。
《羅密歐與茱麗葉》
16世紀末,源自 義大利作家 Luigi da Porto的中篇小說《喬瓦尼·阿曼蒂的歷史 Historia novellamente ritrovata di due giovani amanti》。
後來英國 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 改寫為悲劇。
故事情節
蒙太古、凱普萊特 兩家族為世仇,但羅密歐在舞會上結識茱麗葉,兩人相愛、密婚;後來羅密歐誤殺茱麗葉表哥而遭流放,茱麗葉密謀假死出逃,不知情又癡情的羅密歐殉情,茱麗葉醒來後也殉情。
😏莎翁那時 似乎很喜歡參考義大利文學,不知是否因處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緣故。
中世紀建築
早在故事寫成前,這座「故居」於13世紀已存在,屬於望族Dal Cappello家族。
當地政府為打造觀光景點,挑選了一棟中世紀建築,修復並在牆外「加裝」故事裡的茱麗葉陽台 。
😏加裝 算破壞古蹟嗎?
📍茱麗葉 銅製雕像
創作:A.D.1969。
雕塑家:Nereo Costantini,他是維羅那當地藝術家,他似乎在完成後同年逝世。
傳說
撫摸雕像的右胸,能找到靈魂伴侶;雕像因此被摸得光滑。

😏明明是悲劇,為何人們覺得和好運相關?
為何選右胸,是個謎......家母則糾結:誰想被群眾摸胸部?!
此虛構場景,我覺得吸引力不高,或許我還不夠熱愛這部文學作品。
拍照完,就去其他地方散步 (才不想排隊摸胸部呢)。
這裡似乎比但丁故居受歡迎......不知道是胸部的關係,還是因為莎士比亞的愛情故事,比但丁的神曲來的通俗?
附近:
🚻Public toilet Bagno pubblico
距離140m。
📍雕像 Statua di Berto Barbarani
在世:A.D.1872-1945
詩人 Berto Barbarani,他使用威尼斯方言,描述在維羅納成長的生活,受到當地人喜愛。
📍百草/香草廣場 Piazza Erbe
14世紀 這裡有小型水果蔬菜市場,因而取名。
😏隔壁的領主廣場有辦品酒活動,人們拿著酒杯在路上散步。

📍商人之宅 Domus Mercatorum
百草廣場旁。
建造:中世紀。
特色:紅色陶磚。
由斯卡拉家族成員 阿爾貝托一世·德拉·斯卡拉親王 Alberto I 委託建造,當時作為貿易、討論經濟的場所。(阿爾貝托的繼任者,即是坎格蘭德一世。)

😏目前是連鎖餐廳Signorvino。
📍朗貝爾蒂塔 Torre dei Lamberti
在百草廣場旁。
建造:A.D.1172。
風格:羅曼式。
由 朗貝爾蒂 家族興建,關於此家族,並未找到相關資料;曾因被閃電擊中而損壞,於A.D.1448 進行改造工程。
😏資料多看一點,就會常讀到「高塔們被閃電打到」的故事。

😏當天有搭設小型舞台、辦活動。
🚻Public toilet
在塔旁。

😏從廣場旁的拱門進去、經過執政官官邸,會發現很美的古老建築,我覺得很驚艷!
在高處的平台上,放著三個人的雕像 (像白雪公主),當下想不通是什麼意思,後來查才知道是......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誤)。
📍領主廣場 Piazza dei Signori
📍執政官官邸 Palazzo del Podestà
也稱 坎格蘭德城堡;由德拉·斯卡拉 Della Scala家族投入贊助,據查由成員 坎西尼奧里奧 委託建造,是14世紀當地的文化中心。
建造:14世紀初。

😏當時路過,並不知道這棟建築是什麼 (隨手拍照)。
在百草廣場、官邸門口上方,都出現了 威尼斯的守護聖人「聖馬可飛獅」,彷彿在為明天的威尼斯之行 揭開序幕。
至於聖馬可飛獅 為何出現在維羅納呢?下一棟建築的歷史,為我提供了解答。
📍坎西尼奧里奧宮 Palazzo di Cansignorio
面對執政官官邸的右側建築,又稱 法院宮 Palazzo del Tribunale、統領宮 Palazzo del Capitano,Capitano是隊長的意思,指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統領。
14世紀 坎西尼奧里奧 將其納入 斯卡拉家族的建築群之一。
16世紀 威尼斯統治時,因作為總督府,曾大規模翻修,目前的建築立面是當時的成果。
📍但丁雕像 Statua di Dante Alighieri
據說他在 佛羅倫斯被流放後,曾居住於執政宮 (據說義大利畫家 喬托也住過)。

🍽Altro Impero Pizza&Natura
Impero指帝國、絕對權力,源自拉丁語 imperium 權威、統治。
在但丁雕像附近。
建造:12世紀。
慶祝戰爭勝利而建,是維羅納第一座市政廳;現為薄餅餐廳。
😏牆面上雕像的呈現方式,很像哈利波特的場景 (會動的肖像畫),其中一尊好眼熟,但想不起來像誰 (圖一左方)。

😏第一次在義大利看到栗子攤販,好像炒得黑黑的,不確定一份數量多少。
這是漂亮的一攤,其他的栗子攤販,印象中是用個鐵盤炒栗子,跟台灣路邊攤蠻像的。
😏導遊說歐洲的栗樹很常見,栗子掉滿地也沒人要撿;這次旅程只看過3、4攤,沒什麼人買,栗子很大、幾乎是爆開的。
我就是想知道味道的個性,家母屢次阻止購買。
🍦Gelateria Impero
領主廣場旁、轉角的義式冰淇淋店。
😏豪放的攪拌美感。
我習慣喜歡玩 欠打的「請店員推薦口味」遊戲。店員詢問我喜歡牛奶底或水果底?然後她推薦我這款Creamy ─ 榛果口味,總讓我想到健達繽紛樂。是好吃,但就......健達繽紛樂。
感覺要挑一家店,把各口味都吃過;但一天只吃一種口味的話,可能需要半個月。
📍斯卡利傑陵墓 Scaliger Tombs
風格:哥德式。
建造:13-14世紀
當時 斯卡拉家族 統治維羅納地區,陵墓群中,葬有五位重要的成員,依序是:
1. 坎格蘭德一世 Cangrande I (約A.D.1330) (教堂入口上方是他的聖龕、雕像)
2. 馬斯蒂諾二世 Mastino II (約A.D.1345) (欄杆四角為美德女神)
3. 阿爾伯特二世 Alberto II (約A.D.1350)
4. 喬萬尼 Giovanni (約A.D.1359)
5. 坎西尼奧里奧公爵 Cansignorio (約A.D.1376) (雕像裝飾最華麗)。
😏這就是我覺得很不得了的發現!
可能因它的褪色,有種很古老的氛圍?雖然規模不大、裝飾細部已被歲月侵蝕、或本來就沒有很精細,但又感覺到它已盡力地華麗。
不同的裝飾程度,是否也呈現了亡者在世時的價值觀呢?
明信片
😏我在這附近一家紀念品店,詢問是否有販售郵票?
店員說沒有,但她給了我額外資訊,我聽不太懂,只知道她提到「菸」這個字,我以為是附近有個抽菸的地方,那裡有賣郵票。
後來查才知道:路上 一堆 招牌寫 Tabacchi 的菸草店,可能都有賣郵票啊啊啊 (本人不喜歡菸味,所以都不重視菸草店,真是心胸不能太狹隘)。
晚餐:維羅納 義式烤爐Pizza (旅行社安排-蔬食版)
🍽Caffe' 12
百草廣場旁。
😏應該是吃這間沒錯 (看桌子的白色大理石紋路)?招牌被白色雨遮擋住了。
沙拉長得很有熟悉感,和台灣部分餐廳的作法很像。是玉米粒、菜很大片、紅蘿蔔切的方式、還是擺盤的緣故呢?
導遊建議:除了橄欖油、巴薩米克醋,還可以加鹽巴,增添風味。
出國前有研究菜單,看過蜜桃茶,所以飲料選這個,喝了真是驚喜的香與清爽啊!
披薩 (因店家分不同盤裝,我乾脆另外修圖) 都是番茄底,就是上面的料變換:甜椒、櫛瓜、起司。餅皮是好的,但沒有特別驚奇的味覺體驗。
有一片蕈菇口味沒拍照,因為吃太多片、吃不下,請餐廳人員打包;是用可回收的塑膠盒,但為此我還是感到罪惡感,成了製造垃圾的觀光客。
回飯店,冷掉的披薩還是好吃,不錯的宵夜。
🚩維羅納→威尼斯 飯店
威尼斯 飯店 威尼斯梅斯特雷福朋喜來登酒店
Four Points By Sheraton Venice Mestre
大區:威尼托 Veneto
威尼斯 廣域市 Città Metropolitana di Venezia
😶雖然斜前方處有大型賣場區 (10分鐘路程),但今天一樣不能出去晃。
真的很好奇,當地人晚上都怎麼生活?
雖然司機也很提防小偷光顧遊覽車,但電影裡,義大利人晚上會出去吃晚餐啊。
附近:
🛒ALDI Mestre Via Don Luigi Peron
超市,營業到20:30。距離450m。
🛒Superstore Coop
超市,營業到20:30。距離850m。
🛒INTERSPAR Mestre Terraglio
超大型超市,營業到20:30。距離900m。
Day 5
早餐:飯店
😏早餐吃到包餡甜甜圈,填補了沒去甜甜圈專賣店的缺;麵包口感不錯,上面我淋了蜂蜜,黏稠度和台灣的不太一樣。
切紅蘿蔔的方式、搭配青豆的吃法,我覺得熟悉,是因為電視劇裡也這樣演嗎?還是因為很像芝麻街課本的插圖呢?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