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2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3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4
職場的隱形殺手:那些自以為做得很好,但其實大家都看不下去的同事
5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1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2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3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4
職場的隱形殺手:那些自以為做得很好,但其實大家都看不下去的同事
5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PM
老闆好,你也會好!那些跟主管對著幹的人,後來都怎麼了?
技術強但愛嗆老闆的同事三年沒升遷,會配合的同事卻當主管了?不是叫你當舔狗,是要懂策略:搞清老闆的KPI、讓他在高層面前發光、把爛決策變成還可以的結果。公司不給「有骨氣獎」,只看誰能幫老闆達成目標
2025/10/30
14
8
別急著出頭,先讓實力悄悄長成你的底氣
機會不屬於幸運的人,而是準備好的人。 真正的低調不是退縮,而是悄悄累積實力。不急著表現、不消耗信任,而是在關鍵時刻能穩穩接住機會。準備的本質是讓「偶然」變成「必然」當舞台燈光打來時,你早就練習過無數次,不需要靠運氣,只需要剛好準備好
2025/10/26
23
2
OKR 不是 KPI 2.0!停止用舊思維毀掉新工具
別把業績目標改名就當 OKR。KPI 重「執行確定任務」,OKR 重「探索突破方向」。最常見錯誤:綁考核、由上而下分解、追求 100% 達標、塞滿所有工作、只看數字不看意義。記住:OKR 該讓你「有點緊張但很興奮」,不是「安全達標」
2025/10/19
19
3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真正的職涯自由不在於做對選擇,而在於擁有選擇的能力。別困在兩難中糾結,要主動為自己創造第三、第四個選項。同時提升專業能力,讓自己成為被需要的人才。當你手握多種可能性,培養足夠實力,就不怕改變,能從容面對未來。把路走寬,機會永遠比你想的多
2025/10/12
21
3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職場成功有四層邏輯:先打造市場價值和技能本事,再讓成果被看見並爭取升遷,接著經營真實人脈和做人技巧,最後把時間投資在對的選擇。30歲前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建立完整的能力體系和正確的職場思維
2025/10/08
44
19
從零開始的產品規劃:當新手PM遇上產品開發重任
職場常見現象:新手PM被賦予產品開發重任,卻缺乏市場洞察、技術評估、商業判斷等核心能力。問題根源在於組織成長陣痛、主管認知誤區,以及新手過度依賴AI工具缺乏獨立思考。解法包括:建立mentor制度、設計漸進式任務、培養思考深度,以及完善的培訓機制,讓PM成長更扎實有效
2025/10/04
19
6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職場三年是關鍵轉折點!待在同一環境太久容易產生能力錯覺,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只是熟悉環境。文章提供三種成長策略:追新技術風口、深度專精、跨領域發展,並給各職業具體建議。重點是定期檢視市場競爭力,避免在舒適圈失去適應變化的能力。
2025/09/24
24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職場的隱形殺手:那些自以為做得很好,但其實大家都看不下去的同事
職場中的「盲目我」現象源自周哈里窗理論,指自己不知道但他人清楚的行為盲點。常見類型包括會議霸主、功勞收割機、救火英雄和埋頭苦幹的迷航者。這些人因回饋機制失效而察覺不到問題。應對策略是建立工作邊界、記錄貢獻、尋求第三方見證。
2025/09/17
72
25
查看更多
老闆好,你也會好!那些跟主管對著幹的人,後來都怎麼了?
技術強但愛嗆老闆的同事三年沒升遷,會配合的同事卻當主管了?不是叫你當舔狗,是要懂策略:搞清老闆的KPI、讓他在高層面前發光、把爛決策變成還可以的結果。公司不給「有骨氣獎」,只看誰能幫老闆達成目標
2025/10/30
14
8
別急著出頭,先讓實力悄悄長成你的底氣
機會不屬於幸運的人,而是準備好的人。 真正的低調不是退縮,而是悄悄累積實力。不急著表現、不消耗信任,而是在關鍵時刻能穩穩接住機會。準備的本質是讓「偶然」變成「必然」當舞台燈光打來時,你早就練習過無數次,不需要靠運氣,只需要剛好準備好
2025/10/26
23
2
OKR 不是 KPI 2.0!停止用舊思維毀掉新工具
別把業績目標改名就當 OKR。KPI 重「執行確定任務」,OKR 重「探索突破方向」。最常見錯誤:綁考核、由上而下分解、追求 100% 達標、塞滿所有工作、只看數字不看意義。記住:OKR 該讓你「有點緊張但很興奮」,不是「安全達標」
2025/10/19
19
3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真正的職涯自由不在於做對選擇,而在於擁有選擇的能力。別困在兩難中糾結,要主動為自己創造第三、第四個選項。同時提升專業能力,讓自己成為被需要的人才。當你手握多種可能性,培養足夠實力,就不怕改變,能從容面對未來。把路走寬,機會永遠比你想的多
2025/10/12
21
3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職場成功有四層邏輯:先打造市場價值和技能本事,再讓成果被看見並爭取升遷,接著經營真實人脈和做人技巧,最後把時間投資在對的選擇。30歲前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建立完整的能力體系和正確的職場思維
2025/10/08
44
19
從零開始的產品規劃:當新手PM遇上產品開發重任
職場常見現象:新手PM被賦予產品開發重任,卻缺乏市場洞察、技術評估、商業判斷等核心能力。問題根源在於組織成長陣痛、主管認知誤區,以及新手過度依賴AI工具缺乏獨立思考。解法包括:建立mentor制度、設計漸進式任務、培養思考深度,以及完善的培訓機制,讓PM成長更扎實有效
2025/10/04
19
6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職場三年是關鍵轉折點!待在同一環境太久容易產生能力錯覺,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只是熟悉環境。文章提供三種成長策略:追新技術風口、深度專精、跨領域發展,並給各職業具體建議。重點是定期檢視市場競爭力,避免在舒適圈失去適應變化的能力。
2025/09/24
24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職場的隱形殺手:那些自以為做得很好,但其實大家都看不下去的同事
職場中的「盲目我」現象源自周哈里窗理論,指自己不知道但他人清楚的行為盲點。常見類型包括會議霸主、功勞收割機、救火英雄和埋頭苦幹的迷航者。這些人因回饋機制失效而察覺不到問題。應對策略是建立工作邊界、記錄貢獻、尋求第三方見證。
2025/09/17
72
25
查看更多
生活
網球新手的踩雷日記:原來教練的差別這麼大
身為網球新新手,我深刻體會到:不上課真的學不會!第一家在河濱上課,遇到時不時臨時取消、當天才改時間的狀況,教學也沒什麼系統;後來轉到青年公園團課,才發現原來有系統的教學差這麼多,第二堂課就找到正拍的感覺。選對教練真的很重要!你上網球課時有踩過什麼雷嗎?
2025/10/22
23
5
【中秋連假漫遊】烏來老街:記憶中的熱鬧去哪了?
中秋連假造訪烏來老街,發現昔日人山人海的盛況不再,僅剩零星韓國團客。溫泉店家熱情拉客讓人有壓力,溫泉蛋從10元漲到20元,唯有原住民山豬肉香腸依然大排長龍,見證老街的今昔變化。
2025/10/15
24
10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颱風也澆不熄的熱情】2025大阪萬博實戰攻略:排隊地獄換來的震撼體驗
原以為萬博接近10月13日閉幕前人潮較少,結果9月5日颱風天仍遇史上最誇張排隊,光安檢就耗時1小時10分。雖然天候惡劣又缺遮蔽,但進場後的木製建築群、地球儀展示及各國文化交流讓等待變得值得,ミクミョク周邊更是收穫滿滿
2025/09/14
19
6
擺脫選擇困難症:找到屬於你的決定方式
現代人面對過多選項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主要原因是害怕做錯決定、追求完美答案。文章提供18個實用技巧,包括設定時間限制、列優缺點清單、相信直覺等。關鍵是接受「80分就好」的心態,從小事練習決斷力。記住:行動勝過完美,人生最大風險不是做錯決定,而是因害怕而不敢決定。
2025/09/11
23
2
當無神論者走進「光在萬物」:一場意外的心靈對話
無神論者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光在萬物」展覽的心得。原本抱持懷疑態度,但被詩意文字和光影設計打動,發現靈性體驗無需宗教框架。展覽以「光」為意象,結合互動科技呈現六大展區,從古老智慧中找到與現代科學相通的思考。最大體悟是學會區分宗教外殼與人類共同內在體驗,理解我們都渴望成為彼此的光。
2025/08/31
20
3
被金黃花海美哭了!花蓮赤科山 金針花季,這趟朝聖之旅絕對值得
再次踏上花蓮赤科山金針花海朝聖之旅,沿途美景加上山頂金黃花海讓人驚艷。雖然山路陡峭多髮夾彎,但實施單向管制減少會車問題。提醒必備防蚊液和防曬用品,因山區蚊蟲多且曝曬嚴重。這趟45分鐘車程絕對值得,沉浸花海的幸福感無可取代,趁花季結束前快去體驗!
2025/08/24
49
18
內湖金面山攀岩體驗:這不是爬山,是攀岩!手腳並用征服剪刀石
內湖金面山雖海拔僅258公尺,但需手腳並用攀爬垂直大岩壁,貨真價實的攀岩體驗。從德明財經旁登山口出發,沿途巨岩錯落,景致壯麗。建議穿抓地力佳鞋子,注意踩點安全。環狀路線約1小時,山頂視野開闊可俯瞰內湖台北美景。
2025/08/13
12
4
新店隱藏版夜景點!小獅山夜爬體驗:涼快但有點刺激
夏天太熱選擇夜爬新店小獅山,從仁愛家商入口20分鐘可攻頂看夜景。前段平緩後段陡峭,路途會經過墓地需有心理準備。必備手電筒和防蚊用品,下山要小心腳步。山頂有風很涼快,夜景不錯,推薦給想快速登頂賞景的朋友
2025/07/27
11
9
查看更多
網球新手的踩雷日記:原來教練的差別這麼大
身為網球新新手,我深刻體會到:不上課真的學不會!第一家在河濱上課,遇到時不時臨時取消、當天才改時間的狀況,教學也沒什麼系統;後來轉到青年公園團課,才發現原來有系統的教學差這麼多,第二堂課就找到正拍的感覺。選對教練真的很重要!你上網球課時有踩過什麼雷嗎?
2025/10/22
23
5
【中秋連假漫遊】烏來老街:記憶中的熱鬧去哪了?
中秋連假造訪烏來老街,發現昔日人山人海的盛況不再,僅剩零星韓國團客。溫泉店家熱情拉客讓人有壓力,溫泉蛋從10元漲到20元,唯有原住民山豬肉香腸依然大排長龍,見證老街的今昔變化。
2025/10/15
24
10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颱風也澆不熄的熱情】2025大阪萬博實戰攻略:排隊地獄換來的震撼體驗
原以為萬博接近10月13日閉幕前人潮較少,結果9月5日颱風天仍遇史上最誇張排隊,光安檢就耗時1小時10分。雖然天候惡劣又缺遮蔽,但進場後的木製建築群、地球儀展示及各國文化交流讓等待變得值得,ミクミョク周邊更是收穫滿滿
2025/09/14
19
6
擺脫選擇困難症:找到屬於你的決定方式
現代人面對過多選項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主要原因是害怕做錯決定、追求完美答案。文章提供18個實用技巧,包括設定時間限制、列優缺點清單、相信直覺等。關鍵是接受「80分就好」的心態,從小事練習決斷力。記住:行動勝過完美,人生最大風險不是做錯決定,而是因害怕而不敢決定。
2025/09/11
23
2
當無神論者走進「光在萬物」:一場意外的心靈對話
無神論者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光在萬物」展覽的心得。原本抱持懷疑態度,但被詩意文字和光影設計打動,發現靈性體驗無需宗教框架。展覽以「光」為意象,結合互動科技呈現六大展區,從古老智慧中找到與現代科學相通的思考。最大體悟是學會區分宗教外殼與人類共同內在體驗,理解我們都渴望成為彼此的光。
2025/08/31
20
3
被金黃花海美哭了!花蓮赤科山 金針花季,這趟朝聖之旅絕對值得
再次踏上花蓮赤科山金針花海朝聖之旅,沿途美景加上山頂金黃花海讓人驚艷。雖然山路陡峭多髮夾彎,但實施單向管制減少會車問題。提醒必備防蚊液和防曬用品,因山區蚊蟲多且曝曬嚴重。這趟45分鐘車程絕對值得,沉浸花海的幸福感無可取代,趁花季結束前快去體驗!
2025/08/24
49
18
內湖金面山攀岩體驗:這不是爬山,是攀岩!手腳並用征服剪刀石
內湖金面山雖海拔僅258公尺,但需手腳並用攀爬垂直大岩壁,貨真價實的攀岩體驗。從德明財經旁登山口出發,沿途巨岩錯落,景致壯麗。建議穿抓地力佳鞋子,注意踩點安全。環狀路線約1小時,山頂視野開闊可俯瞰內湖台北美景。
2025/08/13
12
4
新店隱藏版夜景點!小獅山夜爬體驗:涼快但有點刺激
夏天太熱選擇夜爬新店小獅山,從仁愛家商入口20分鐘可攻頂看夜景。前段平緩後段陡峭,路途會經過墓地需有心理準備。必備手電筒和防蚊用品,下山要小心腳步。山頂有風很涼快,夜景不錯,推薦給想快速登頂賞景的朋友
2025/07/27
11
9
查看更多
行銷
老闆好,你也會好!那些跟主管對著幹的人,後來都怎麼了?
技術強但愛嗆老闆的同事三年沒升遷,會配合的同事卻當主管了?不是叫你當舔狗,是要懂策略:搞清老闆的KPI、讓他在高層面前發光、把爛決策變成還可以的結果。公司不給「有骨氣獎」,只看誰能幫老闆達成目標
2025/10/30
14
8
別急著出頭,先讓實力悄悄長成你的底氣
機會不屬於幸運的人,而是準備好的人。 真正的低調不是退縮,而是悄悄累積實力。不急著表現、不消耗信任,而是在關鍵時刻能穩穩接住機會。準備的本質是讓「偶然」變成「必然」當舞台燈光打來時,你早就練習過無數次,不需要靠運氣,只需要剛好準備好
2025/10/26
23
2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真正的職涯自由不在於做對選擇,而在於擁有選擇的能力。別困在兩難中糾結,要主動為自己創造第三、第四個選項。同時提升專業能力,讓自己成為被需要的人才。當你手握多種可能性,培養足夠實力,就不怕改變,能從容面對未來。把路走寬,機會永遠比你想的多
2025/10/12
21
3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職場成功有四層邏輯:先打造市場價值和技能本事,再讓成果被看見並爭取升遷,接著經營真實人脈和做人技巧,最後把時間投資在對的選擇。30歲前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建立完整的能力體系和正確的職場思維
2025/10/08
44
19
從拖延王到效率人:我的「吃青蛙」實戰心得
媒體業行銷人分享從拖延王變效率達人的實戰心得。運用「吃青蛙」概念,每天早上優先處理最重要但最困難的任務,搭配ABCDE優先順序分類法和80/20法則
2025/10/01
22
4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職場三年是關鍵轉折點!待在同一環境太久容易產生能力錯覺,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只是熟悉環境。文章提供三種成長策略:追新技術風口、深度專精、跨領域發展,並給各職業具體建議。重點是定期檢視市場競爭力,避免在舒適圈失去適應變化的能力。
2025/09/24
24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職場的隱形殺手:那些自以為做得很好,但其實大家都看不下去的同事
職場中的「盲目我」現象源自周哈里窗理論,指自己不知道但他人清楚的行為盲點。常見類型包括會議霸主、功勞收割機、救火英雄和埋頭苦幹的迷航者。這些人因回饋機制失效而察覺不到問題。應對策略是建立工作邊界、記錄貢獻、尋求第三方見證。
2025/09/17
72
25
擺脫選擇困難症:找到屬於你的決定方式
現代人面對過多選項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主要原因是害怕做錯決定、追求完美答案。文章提供18個實用技巧,包括設定時間限制、列優缺點清單、相信直覺等。關鍵是接受「80分就好」的心態,從小事練習決斷力。記住:行動勝過完美,人生最大風險不是做錯決定,而是因害怕而不敢決定。
2025/09/11
23
2
查看更多
老闆好,你也會好!那些跟主管對著幹的人,後來都怎麼了?
技術強但愛嗆老闆的同事三年沒升遷,會配合的同事卻當主管了?不是叫你當舔狗,是要懂策略:搞清老闆的KPI、讓他在高層面前發光、把爛決策變成還可以的結果。公司不給「有骨氣獎」,只看誰能幫老闆達成目標
2025/10/30
14
8
別急著出頭,先讓實力悄悄長成你的底氣
機會不屬於幸運的人,而是準備好的人。 真正的低調不是退縮,而是悄悄累積實力。不急著表現、不消耗信任,而是在關鍵時刻能穩穩接住機會。準備的本質是讓「偶然」變成「必然」當舞台燈光打來時,你早就練習過無數次,不需要靠運氣,只需要剛好準備好
2025/10/26
23
2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真正的職涯自由不在於做對選擇,而在於擁有選擇的能力。別困在兩難中糾結,要主動為自己創造第三、第四個選項。同時提升專業能力,讓自己成為被需要的人才。當你手握多種可能性,培養足夠實力,就不怕改變,能從容面對未來。把路走寬,機會永遠比你想的多
2025/10/12
21
3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職場成功有四層邏輯:先打造市場價值和技能本事,再讓成果被看見並爭取升遷,接著經營真實人脈和做人技巧,最後把時間投資在對的選擇。30歲前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建立完整的能力體系和正確的職場思維
2025/10/08
44
19
從拖延王到效率人:我的「吃青蛙」實戰心得
媒體業行銷人分享從拖延王變效率達人的實戰心得。運用「吃青蛙」概念,每天早上優先處理最重要但最困難的任務,搭配ABCDE優先順序分類法和80/20法則
2025/10/01
22
4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職場三年是關鍵轉折點!待在同一環境太久容易產生能力錯覺,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只是熟悉環境。文章提供三種成長策略:追新技術風口、深度專精、跨領域發展,並給各職業具體建議。重點是定期檢視市場競爭力,避免在舒適圈失去適應變化的能力。
2025/09/24
24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職場的隱形殺手:那些自以為做得很好,但其實大家都看不下去的同事
職場中的「盲目我」現象源自周哈里窗理論,指自己不知道但他人清楚的行為盲點。常見類型包括會議霸主、功勞收割機、救火英雄和埋頭苦幹的迷航者。這些人因回饋機制失效而察覺不到問題。應對策略是建立工作邊界、記錄貢獻、尋求第三方見證。
2025/09/17
72
25
擺脫選擇困難症:找到屬於你的決定方式
現代人面對過多選項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主要原因是害怕做錯決定、追求完美答案。文章提供18個實用技巧,包括設定時間限制、列優缺點清單、相信直覺等。關鍵是接受「80分就好」的心態,從小事練習決斷力。記住:行動勝過完美,人生最大風險不是做錯決定,而是因害怕而不敢決定。
2025/09/11
23
2
查看更多
轉職
老闆好,你也會好!那些跟主管對著幹的人,後來都怎麼了?
技術強但愛嗆老闆的同事三年沒升遷,會配合的同事卻當主管了?不是叫你當舔狗,是要懂策略:搞清老闆的KPI、讓他在高層面前發光、把爛決策變成還可以的結果。公司不給「有骨氣獎」,只看誰能幫老闆達成目標
2025/10/30
14
8
別急著出頭,先讓實力悄悄長成你的底氣
機會不屬於幸運的人,而是準備好的人。 真正的低調不是退縮,而是悄悄累積實力。不急著表現、不消耗信任,而是在關鍵時刻能穩穩接住機會。準備的本質是讓「偶然」變成「必然」當舞台燈光打來時,你早就練習過無數次,不需要靠運氣,只需要剛好準備好
2025/10/26
23
2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真正的職涯自由不在於做對選擇,而在於擁有選擇的能力。別困在兩難中糾結,要主動為自己創造第三、第四個選項。同時提升專業能力,讓自己成為被需要的人才。當你手握多種可能性,培養足夠實力,就不怕改變,能從容面對未來。把路走寬,機會永遠比你想的多
2025/10/12
21
3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職場成功有四層邏輯:先打造市場價值和技能本事,再讓成果被看見並爭取升遷,接著經營真實人脈和做人技巧,最後把時間投資在對的選擇。30歲前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建立完整的能力體系和正確的職場思維
2025/10/08
44
19
從拖延王到效率人:我的「吃青蛙」實戰心得
媒體業行銷人分享從拖延王變效率達人的實戰心得。運用「吃青蛙」概念,每天早上優先處理最重要但最困難的任務,搭配ABCDE優先順序分類法和80/20法則
2025/10/01
22
4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職場三年是關鍵轉折點!待在同一環境太久容易產生能力錯覺,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只是熟悉環境。文章提供三種成長策略:追新技術風口、深度專精、跨領域發展,並給各職業具體建議。重點是定期檢視市場競爭力,避免在舒適圈失去適應變化的能力。
2025/09/24
24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擺脫選擇困難症:找到屬於你的決定方式
現代人面對過多選項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主要原因是害怕做錯決定、追求完美答案。文章提供18個實用技巧,包括設定時間限制、列優缺點清單、相信直覺等。關鍵是接受「80分就好」的心態,從小事練習決斷力。記住:行動勝過完美,人生最大風險不是做錯決定,而是因害怕而不敢決定。
2025/09/11
23
2
管理不是控制,是理解
管理的核心不在於控制,而在於理解。每個員工的抱怨背後都藏著真實需求,當你能識別痛點並提供實際幫助時,信任關係自然建立。無論向上或向下管理,願意理解對方的困難並分擔其中的痛苦,比任何制度都更能讓人願意配合。真正的管理是讓每個人主動把事做好。
2025/09/04
24
7
查看更多
老闆好,你也會好!那些跟主管對著幹的人,後來都怎麼了?
技術強但愛嗆老闆的同事三年沒升遷,會配合的同事卻當主管了?不是叫你當舔狗,是要懂策略:搞清老闆的KPI、讓他在高層面前發光、把爛決策變成還可以的結果。公司不給「有骨氣獎」,只看誰能幫老闆達成目標
2025/10/30
14
8
別急著出頭,先讓實力悄悄長成你的底氣
機會不屬於幸運的人,而是準備好的人。 真正的低調不是退縮,而是悄悄累積實力。不急著表現、不消耗信任,而是在關鍵時刻能穩穩接住機會。準備的本質是讓「偶然」變成「必然」當舞台燈光打來時,你早就練習過無數次,不需要靠運氣,只需要剛好準備好
2025/10/26
23
2
把路走寬:你有多少選擇的自由?
真正的職涯自由不在於做對選擇,而在於擁有選擇的能力。別困在兩難中糾結,要主動為自己創造第三、第四個選項。同時提升專業能力,讓自己成為被需要的人才。當你手握多種可能性,培養足夠實力,就不怕改變,能從容面對未來。把路走寬,機會永遠比你想的多
2025/10/12
21
3
那些30歲前該懂的職場真相:沒人會教你的潛規則
職場成功有四層邏輯:先打造市場價值和技能本事,再讓成果被看見並爭取升遷,接著經營真實人脈和做人技巧,最後把時間投資在對的選擇。30歲前最重要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建立完整的能力體系和正確的職場思維
2025/10/08
44
19
從拖延王到效率人:我的「吃青蛙」實戰心得
媒體業行銷人分享從拖延王變效率達人的實戰心得。運用「吃青蛙」概念,每天早上優先處理最重要但最困難的任務,搭配ABCDE優先順序分類法和80/20法則
2025/10/01
22
4
我不聰明,但我有個笨方法:重複閱讀的力量
針對同一主題閱讀不同作者的書籍,從各種視角理解概念。雖然學習速度慢,但能獲得更全面的視角、更深的整合、更紮實的基礎。這種看似「笨」的方法,實際上能建立豐富的知識連結網絡,最終形成獨特而深刻的理解
2025/09/27
30
10
在同一間公司待太久,你會誤以為外面的世界都長一樣
職場三年是關鍵轉折點!待在同一環境太久容易產生能力錯覺,以為自己很厲害其實只是熟悉環境。文章提供三種成長策略:追新技術風口、深度專精、跨領域發展,並給各職業具體建議。重點是定期檢視市場競爭力,避免在舒適圈失去適應變化的能力。
2025/09/24
24
10
不是錢,也不是面子:什麼才是你活下去的理由?
人生意義沒有標準答案,內在動機比外在認同更持久。從日常小事建立意義感,學會處理挫折並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燃料。敏感是特質非缺點,自我價值無需他人認證。學會獨處與建立平衡人際關係,接受生活不完美。重點是立即行動而非完美計劃,在不完美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2025/09/21
17
4
擺脫選擇困難症:找到屬於你的決定方式
現代人面對過多選項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主要原因是害怕做錯決定、追求完美答案。文章提供18個實用技巧,包括設定時間限制、列優缺點清單、相信直覺等。關鍵是接受「80分就好」的心態,從小事練習決斷力。記住:行動勝過完美,人生最大風險不是做錯決定,而是因害怕而不敢決定。
2025/09/11
23
2
管理不是控制,是理解
管理的核心不在於控制,而在於理解。每個員工的抱怨背後都藏著真實需求,當你能識別痛點並提供實際幫助時,信任關係自然建立。無論向上或向下管理,願意理解對方的困難並分擔其中的痛苦,比任何制度都更能讓人願意配合。真正的管理是讓每個人主動把事做好。
2025/09/04
24
7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