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商周文章的重點精華+可行清單版整理:
🧹 客廳最該丟的 10 樣東西(+6步驟整理法)
想要客廳瞬間變清爽,最有效就是:清空平面+丟掉不必要。
✅ 六大整理步驟(超簡化版)
1️⃣ 丟掉垃圾
DVD、CD、錄音帶、過期雜誌、不看的書。能賣就賣,不能賣就丟。 → 「清掉第一袋垃圾,動力就會來。」
2️⃣ 丟一個大的
像是壞掉的按摩椅、沒人在用的巨大裝飾品。
→ 丟一件大型物件 = 空間解放感 300%
3️⃣ 丟掉破損品
破的地毯、塌掉的抱枕、黏灰的舊布偶。
→ 破損品放越久越消耗能量。
4️⃣ 清空所有平面
茶几、邊桌、電視櫃頂端——通通清空。
→ 「平面清空」是客廳立刻變亮的最大關鍵。
5️⃣ 移出不屬於客廳的物品
客廳只保留當下常做的事需要的東西:
看電視、聊天、閱讀、桌遊、休息。 → 其他全部移走。
6️⃣ 為每樣東西找家
所有會留在客廳的物品,都要有固定位置:
籐籃、收納盒、櫃子、托盤。 → 「沒有家」的物品最容易流浪成雜亂。
🗑 客廳 10 大「立刻丟」清單
- 過保的說明書
- 髒的 or 塌掉的抱枕
- DVD、CD、播放器(已被 Netflix/Spotify 取代)
- 沒那麼喜歡的旅遊紀念品
- 沾滿灰塵的地毯(台灣塵蟎重災區)
- 過期雜誌、不會再看的書
- 不實用或不喜歡的花瓶
- 燒剩半罐、其實不會再點的蠟燭
- 壞掉的遙控器
- 壞掉的家電(尤其是按摩椅)
🛋 小提醒:
- 丟東西不求完美,一次進步一點就好。
- 客廳平面是雜物重災區,活動完記得順手清。
- 整理不是「一次做完」,而是「維持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