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喜歡在家裡做閣樓設計,主要是因為房子太小,只好「向上發展」。比起昂貴的房價,做個閣樓確實划算很多,成為熱門的裝修項目。這篇就來聊聊小宅閣樓設計的三個方向、優缺點、價格、合法性,還有結構與材料的選擇。

台灣閣樓設計三大做法
1. 鋼構焊接閣樓- 做法:用H型鋼架以膨脹螺絲固定牆面,再用焊接把主結構連接起來,打造超穩固的平台
- 優點:承重力超強,可達1噸以上
- 缺點:需要申請許可,施工費用較高
- 適合:長期使用的工作空間或重型收納
2. 預製鋼架閣樓
- 做法:就像大型的鐵製上下舖,鋼架在工廠先焊好,再到現場組裝
- 優點:四腳著地,安裝簡單,可以重複使用
- 缺點:比較佔空間,不適合小坪數
- 適合:彈性使用的空間規劃
3. 木作收納閣樓
- 做法:基本上就是大型的系統櫃組合床,靠下方的櫃體和木結構支撐重量
- 優點:不用申請許可,適合輕量使用
- 缺點:承重有限,大約200公斤
- 適合:臥室或輕量收納
閣樓工程價格比較

預製鋼架閣樓一般會有不穩定的問題,最好在牆壁上加入螺絲,穩定架身。
類型預算範圍缺點優點
鋼構焊接——10-20萬
價格高、工期長(約2週)空間大、超穩固、承重強、可融入裝修
預製鋼架——5千-8千
會晃動、尺寸有限、鐵腳佔空間、最便宜、可搬走、不留痕跡
木作收納——4-8萬
佔用地面空間、影響空間感、快速完工、有一定承重、收納空間多

組合家具型閣樓承重力有限,下方預留的空間亦較少。
額外費用要注意
閣樓到底合法嗎?
根據《建築法》,在台灣增建閣樓基本上都需要申請室內裝修許可。如果沒申請就做,屬於違建,建管單位可以要求拆除。
閣樓設計通常通風和防火都不容易符合法規,正常做法要找合格廠商申請,但基本上很難通過。
如果想避開繁瑣的申請流程,用「組合家具」方式做閣樓是比較常見的作法,因為不算結構工程,不需要申請。但要注意承重有限,不適合放太重的東西。
如何減少閣樓的壓迫感
- 採光設計:把閣樓設在窗邊,或用玻璃欄杆讓光線透進來
- 顏色選擇:淺色油漆或木料能提升空間感
- 彈性家具:用可收折的書桌和餐桌,減少固定家具
- 空間規劃:把閣樓做在廚房或客廳上方,增加使用面積又不顯得擁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