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磐市位於岡山縣中部,岡山平原的東北部,吉井川自東流經此地,中南部平原地區城鄉交錯,北至東則丘陵起伏,該地區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由於毗鄰岡山市,因此也是岡山市的通勤城市,週邊地區發展了大型住宅區,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總面積為209.36平方公里。
得益於溫暖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桃子是赤磐市的特產,也是提升赤磐市「水果王國」美譽的重要因素,主要農產品包括米、桃子、葡萄和大豆;由於交通便利,西南部的山陽交流道等區域交通樞紐,許多公司選擇在此落腳;大型且配套設施齊全的住宅區提供多種居住環境,並設有托兒所、文化交流中心和商業設施,總人口42,121人。 https://www.city.akaiwa.lg.jp/index.html

圖片來源:赤磐市官網
【岡山縣赤磐市地方創生策略】
赤磐市的地方創生以「養育孩子就在赤磐市」為核心的多元實踐,岡山縣赤磐市面對日本地方共同的人口減少與高齡化課題,制定了一系列獨特的地方創生策略,以「子育てするならあかいわ市」(養育孩子就在赤磐市)為核心目標,透過多元面向的具體措施,希望實現人口減少問題的改善與地方活力的提升。
[綜合戰略規劃與持續優化]
赤磐市的地方創生並非零散的單一政策,而是有系統的綜合戰略規劃。該市於平成27年度(2015年)首次制定了「赤磐市地方.人.工作創生総合戦略」,並在第一期計劃結束後,持續制定「第2期赤磐市地方.人.工作創生総合戦略」,顯示其對地方創生工作的長期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赤磐市不僅持續推動戰略計畫,更透過「赤磐創生會議」這樣的平台,定期進行效果檢證與審議。在令和7年10月15日召開的會議中,邀請了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多方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針對第二期戰略的KPI(關鍵績效指標)達成狀況進行評估,並規劃第三期戰略的發展方向。這種持續檢討與優化的機制,確保了政策能隨環境變化而調整。
[明確的核心目標:打造理想育兒環境]
赤磐市地方創生最顯著的特色是將「養育孩子就在赤磐市」作為明確的核心目標,並圍繞此目標建構完整的政策體系。該市致力成為「暮らしの場」(生活之地)、「働く場」(工作之地)、「生活を楽しむ場」(享受生活之地),特別是「子育てする場」(養育孩子之地)。
在前田正之市長的所信表明中,具體提出了「安全且令人滿意的育兒支持與教育」作為四大重點施策之首,包括:
1.小中学校給食費無償化:減輕子育て世代的經濟負擔,提供營養均衡的學校午餐。
2.高中以下醫療費無償化:持續實施高中生以下醫療費用補助制度。
3.教育設施環境改善:強化學校設施的防災功能,因應地震與風水害,並推進學校體育館空調設備設置。
這些措施旨在打造讓居民能實際感受「赤磐市に住んでよかった」(住在赤磐市真好)的環境,透過提升生活品質,增強市民的在地認同與歸屬感。

圖片來源:赤磐市官網
[特色產業與觀光發展策略]
在產業與觀光發展方面,赤磐市展現了結合地方資源與創新的特色做法:
1.農業價值提升與後繼者培育:面對農業後繼者不足與高齡化問題,赤磐市積極推動農業振興策略,強化「就農等支援中心」功能,支援後繼者培育與新農民確保,並促進高品質農產品生產。民間企業如「合同会社sixbrothers」則通過建立直接銷售通路,如「岡山禮品農場」和「觀音山水果店OKAYAMA」,提升農作物價值,解決耕作放棄地問題,並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
2.運動觀光與國際交流:赤磐市擁有國內屈指可數的ホッケー場(曲棍球場),並以此為基礎推動「スポーツで未來へ希望芽生える健康まちづくり事業」(透過運動迎向未來的希望萌芽健康城鎮建設事業)。該市作為紐西蘭和加拿大奧林匹克選手團的ホストタウン(host town),舉辦國際交流比賽,促進運動的樂趣與國際理解。這種結合運動設施與國際交流的做法,不僅提升了當地的能見度,也為青少年提供了接觸國際文化的機會。
3.橫向整合與企業參與:赤磐市通過「企業版ふるさと納税」(企業版故鄉納稅)募集資金,由政策推進課協調各部門,建立包括市民、當地企業、運動界等的夥伴關係。這種跨部門合作模式突破了傳統行政藩籬,整合既有事業資源,產生加乘效果。
[人口策略與區域平衡發展]
面對人口結構變化,赤磐市採取了多面向的人口策略:
1.關係人口拓展:在「赤磐創生會議」中,委員們建議除了傳統的定住人口外,也應積極發展「關係人口」和「二地域居住」(雙區域居住)等策略。這顯示赤磐市已認識到在人口減少趨勢下,需擴大與都市居民的多元連結,而不僅追求居住人口的數字增長。
2.人口質量並重:會議中也提出人口不應只追求「數」的增加,更應重視「質」的提升。這種思維轉變代表地方創生策略的成熟化,從單純的人口數量增長,轉向市民生活品質與社區連結的強化。
3.地域均衡發展:市長所信表明中強調針對各地區特色推動振興政策,透過與區長、町內會長、市民的意見交換,聽取各地區的課題與需求,將其實際反映在政策中。這種因地制宜的做法有助於實現區域平衡發展。

圖片來源:赤磐市官網
[資訊發信與數字化轉型]
赤磐市也認識到資訊發信在地方創生中的重要性。在創生會議中,有委員指出:「市民に向けた情報の質・內容の向上を図らなければ離れていくので、職員の意識をあげて情報の更新を徹底する必要がある。HPは社會に向けた窓口であるためしっかりモニタリングをすべき」(若不提升面向市民的資訊質量與內容,市民將會離開,必須提高職員意識,徹底更新資訊。官方網站是面向社會的窗口,應妥善監測)。
這種對資訊發信與數字化轉型的重視,也体现在實際政策中,如前田市長強調將活用「新しい地方經濟・生活環境創生交付金」(新地方經濟・生活環境創生補助金),推進數字化與地域創生。
[基礎建設與生活環境整備]
為了支持地方創生目標,赤磐市也積極投資於基礎建設與生活環境整備:
1.河本・岩田地區新據點整備事業:作為重點施策推進,包括民間開發區與公共區的整備,其中公共區計劃包含「道の駅」(道路車站)的設置。
2.上下水道基礎設施維護:針對支持生活的基礎設施進行調查與更新,確保安全性。
3.公共交通網建構:推進公共交通系統整備,提升高齡者、通學生、通勤者等的便利性。
4.地域防災力強化:推進防災・減災對策,強化與自主防災組織的連攜,整備資訊傳達體制。

圖片來源:赤磐市官網
[結論]
岡山縣赤磐市的地方創生策略展現了以下鮮明特色:明確的核心目標(養育孩子就在赤磐市)、系統化的戰略規劃(綜合戰略有延續性地推進)、多元主體參與(官民協力與跨部門合作)、資源整合與創新(結合運動設施與國際交流、農業價值提升)、以及從量到質的思維轉變(人口質重於量)。
赤磐市的經驗顯示,地方創生不僅是單一政策的推動,更是需要長期願景、全面策略與持續調整的系統工程。透過打造讓居民能自豪地說出「我很慶幸自己住在赤岩市」的環境,建立「郷土への愛着や誇り」(對鄉土的愛與自豪),赤磐市正逐步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地方創生模式。這種以人為本、質量並重的創生策略,值得其他面臨類似挑戰的地方政府參考借鑑。

圖片來源:赤磐市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