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原市位於岡山縣西南部,西鄰廣島縣,高梁川支流小田川自西向東流經該區南部,市中心位於河谷平原上,城市北部為海拔200-400公尺的丘陵地帶,一直延伸至吉備高原.總面積243.54平方公里,除井原市外,其餘大部分地區為鄉村,四周群山環繞,該地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約13-15℃,年降水量約1,200毫米。
井原市自17世紀初以來一直是棉花和靛藍種植中心,並因生產厚重的靛藍染色紡織品而繁榮發展,大約在1960年,井原市憑藉其悠久的厚重紡織品生產和縫紉技術,成為日本第一個生產牛仔布的城市,並因此贏得了「日本牛仔布聖地」的美譽;井原市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也成為日本西部領先的葡萄產區之一,種植著眾多品種,包括先鋒(Pione)、新莓A(Newberry A)、秋皇后(Aki Queen)、瀨戶巨人(Seto Giants)、極光黑(Aurora Black)、紫苑(Shine)和紫色麝香);井原市的「明治牛蒡」生長在海拔約400公尺的半高原地區的紅壤中,紅壤中富含鐵質,造就了明治牛蒡獨特的外觀,質地厚實柔軟,香氣濃鬱,充分展現牛蒡的天然風味,因此深受西餐廳和日式餐廳的青睞,現有人口36,010人。 https://www.city.ibara.okayama.jp/

圖片來源:井原市官網
井原市的地方創生成功地將 「逆境」轉化為「創造力」 ,其核心特色是:以「纖維產業」的沒落為起點,透過「設計思維」與「人才培育」,將城市重新打造成一個培育未來時尚與文創產業領袖的「創造之城」。
井原市曾是日本知名的學生服(制服)和牛仔布產地。面對產業外移與衰退,他們沒有沉溺於過去,而是進行了一場 「設計驅動」的城市革新。
[核心特色:從「製造之城」到「創造之都」的轉型]
井原市的創生哲學是:我們不再只是「製造」產品,我們要「創造」能創造產品的人。
★特色一:創立「時尚與教育的核心引擎」— 井原設計大學
1.「立志於創造者之城」的實踐:
*做法:井原市最關鍵、最大膽的行動就是創辦了一所專門的設計大學 — 井原設計大學。這不僅是一所教育機構,更是整個城市創生戰略的心臟。
*大學的角色:
.人才磁石:吸引全國對時尚、設計、文創有熱情的年輕學子前來就讀。
.產業孵化器:大學課程與在地產業緊密結合,學生直接參與本地企業的專案,用設計為傳統纖維產業注入新生命。
.創新源頭:師生成為城市美學與創意的來源,從產品設計、品牌規劃到城市景觀,無所不包。
2.「產學共創」模式:
做法:本地企業(如紡織廠、制服公司)提出實際的業務難題(例如:如何開發新面料、如何設計新款式),由大學師生組成團隊來提供創意解決方案。
成效:企業獲得了創新動能,學生獲得了實戰經驗,實現了雙贏。
★特色二:活化歷史街區「吹屋」與傳統產業
1.「吹屋」地區的再生:
*做法:井原市的吹屋(與高梁市的吹屋不同)是重要的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以弁柄(氧化鐵紅)和銅山聞名。他們將古老的町家建築改造成為畫廊、咖啡廳、工坊和民宿。
*與設計大學的連結:設計學院的師生會參與到吹屋的產品開發、視覺設計和宣傳活動中,讓歷史街區與前沿設計產生對話。
2.傳統纖維產業的「高附加值化」:
做法:支持本地紡織企業從大批發的B2B模式,轉向開發自有品牌(B2C)。設計大學的學生和畢業生成為這些品牌最重要的設計師和創意總監。
★特色三:積極的「創業支援」與「關係人口」創造
1.「創造者駐村」計畫:
做法:提供空家、工作室和創業資金,吸引設計師、藝術家、手工藝者駐留井原。他們尋找的不僅僅是居民,而是「共同創造者」。
2.打造「創造者生態系」:
做法:圍繞著設計大學,自然形成了一個包含材料供應商、工作坊、展示空間、銷售渠道在內的生態系統。一個畢業生可以在這裡輕易地找到資源,創立自己的品牌。

圖片來源:井原市官網
[具體推動策略:城市整體的設計化]
★策略一:將城市本身作為「設計對象」
做法:從公共設施的標誌、街頭家具到活動海報,都力求高水平的設計感。這傳遞出一個強烈的信息:井原是一個重視美學、擁抱創意的城市。
★策略二:舉辦時尚與設計活動
做法:定期舉辦畢業生時裝秀、設計市集等活動,將井原打造成一個區域性的時尚發信地,持續吸引媒體和業界人士的目光。
[總結:井原市的地方創生成功關鍵]
1.「教育投資」是最長遠的創生:將資源投入到創辦一所大學,是對未來數十年的投資。它從根本上解決了人才外流和產業創新的問題。
2.「產學融合」的徹底實踐:打破大學與地方的圍牆,讓學生成為城市再生的核心參與者,而非旁觀者。
3.「設計思維」的頂層應用:不僅是設計產品,更是用設計思維來重新規劃產業、城市空間和發展戰略。
4.「創造者經濟」的培育:專注於扶持個體創意者和小型工作室,形成了一個有機、多元且充滿活力的新經濟模式。

圖片來源:井原市官網
[與其他地區的對比:]
*有別於備前市對「單一傳統工藝(備前燒)」的深化,井原市是對 「一個沒落工業集群」進行系統性的設計升級。
*有別於瀨戶內市的「藝術觀光驅動」,井原市是 「教育與設計產業驅動」,更注重內生性人才的培養。
井原市的案例為所有面臨傳統產業沒落的地區提供了典範:地方創生可以是一場「人的革命」。通過投資教育、擁抱設計、培育創造者,一個城市能夠將過去的製造基礎,轉化為未來的創造力資本,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業轉型與城市復興。 他們正在從「制服之町」,蜕變為「孕育制服設計師之町」。

圖片來源:井原市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