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知識變現,為何道路兇險崎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好幾年來,「知識經濟」喊得震天響,這幾年,「知識變現」的風潮也從中國大陸渡海而來,對岸以及台灣都有人開始做自媒體以及訂閱制平台。我自己身旁也有不少朋友做教育事業,以辦講座或是開課作為事業。

 

但年復一年,台灣的整體書市不斷挫跌。創新的「知識服務」產業,我觀察了這三年,看到不少興衰起伏,雖然有時上昂,但似乎總未走上平順坦途。

 

論到「知識變現」,其實也不那麼新,「教育」是個有千年傳統的知識經濟,「知識創作」作為事業,在西方也有兩三百年歷史;如果將新舊的知識產業得失互相參照,有些心得和讀者朋友分享。

 

在這一篇中,我們先談談今日販賣「知識」,會遇到的困難:

 

首先,免費優質知識今天太泛濫了

維基百科上多少知識?YouTube 上多少知識?知乎、Quora 上的乾貨,一輩子都啃不完 (以下省略 100 個知識來源舉例)。這些都是不用錢的知識,很多內容(當然不是全部)品質極為精良。只要懂得怎麼打撈與分辨,不但可以得到正確度可靠的知識資源,而且閱聽的時候可到「享受」的水準。今天,要做收費的知識服務,品質上能勝過上述免費來源,極難。

 

第二,盜版擴散,啃食商機

現在,大量的知識,都是以文字及影音方式流傳。就算原來的知識是有人買的,而且真有效果,常常躲不掉盜版或是單純的流傳擴散。如果是複製貼上、分享拷貝,就可以轉手散出去,其實原知識生產者也難守住原本的客群與獲利。

 

第三,物質載體難以運用、保存

若要打破「免費」/ 無酬複製的困境,常依賴物質載體,但如書本、DVD。今日在大城市中,房價都非常貴。報紙、雜誌、書籍、DVD,其實都佔著空間。把房價折算單位空間,你會發現書籍佔掉的空間,排擠了人生活的空間,累積下來,折算的成本也驚人。另外,無論在書籍上畫線或是眉批,其實都不易匯整運用。現在,只要不能「全文蒐尋」的知識,對我來說都非常難以運用。

 

第四,購買知識後不見得有明確「效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人才自造.業界學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7會員
13內容數
<p>這個專欄是接續謝宇程的著作《人才,自造者》,以及呼應在大學開設的【業界學程】,用多角度探討極端複雜、快速變化的業界實況,和年輕人們一起思考:「在這個時代,我們怎麼前瞻,怎麼找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謝宇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企業界的開缺常常是隨機事件,如果你總在離職後才找工作,希望在兩三個月內找到好工作機會當然小。給自己兩年的時間,不斷去調查、準備、嘗試,像是在河裡掛張網,只要有合適機會出現,相信被你撈到的機會就大得多!</p>
<p>中國文字與歷史文化和西方迥異而構成了巨大障礙,因此在歐美成長的人很難真正了解中國。而生長在中國、家人都在中國的人,又因政治因素不見得能得到信任。因此,台灣人的獨特處境,也許反而是個值得好好利用的機遇。</p>
<p>當下的台灣資訊普及流通,但是對於鄰近的中國大陸,我們的理解卻非常淺薄欠缺。如果先把政治集團的利益考量放在一邊,單純以實用主義觀點來思考,也許,這個時代的台灣人正應該多接觸關於中國的知識。</p>
<p>「業界學程」的整體設計是:經過閱讀思辨、資料蒐集、整理分析、訪問調查、實習操作一系列過程,學生初步找尋前進方向並為之準備。這樣的探究不但在找工作的初期要做,甚至會是每個想成為專業的人,一輩子的功課。</p>
<p>年輕人對前途迷惘,不知如何為職業生涯探尋和準備已是長久問題。其實有不少人投入心力與資源希望改善現況,既有的方式包括:1) 經驗分享 2) 實習 3) 資料庫 4) 測驗配適。深想它們的原理、施行方式,都有明顯的限制甚至錯誤。</p>
<p>每一個年輕人都被迫要去回答這些問題:什麼企業有好的管理策略,各種專業的職務特性是什麼,哪個最適合自己,又怎麼為此做準備?開始找工作的這一刻開始就要用到大量的「業界」知識,但是許多人卻從來沒有學過。</p>
<p>企業界的開缺常常是隨機事件,如果你總在離職後才找工作,希望在兩三個月內找到好工作機會當然小。給自己兩年的時間,不斷去調查、準備、嘗試,像是在河裡掛張網,只要有合適機會出現,相信被你撈到的機會就大得多!</p>
<p>中國文字與歷史文化和西方迥異而構成了巨大障礙,因此在歐美成長的人很難真正了解中國。而生長在中國、家人都在中國的人,又因政治因素不見得能得到信任。因此,台灣人的獨特處境,也許反而是個值得好好利用的機遇。</p>
<p>當下的台灣資訊普及流通,但是對於鄰近的中國大陸,我們的理解卻非常淺薄欠缺。如果先把政治集團的利益考量放在一邊,單純以實用主義觀點來思考,也許,這個時代的台灣人正應該多接觸關於中國的知識。</p>
<p>「業界學程」的整體設計是:經過閱讀思辨、資料蒐集、整理分析、訪問調查、實習操作一系列過程,學生初步找尋前進方向並為之準備。這樣的探究不但在找工作的初期要做,甚至會是每個想成為專業的人,一輩子的功課。</p>
<p>年輕人對前途迷惘,不知如何為職業生涯探尋和準備已是長久問題。其實有不少人投入心力與資源希望改善現況,既有的方式包括:1) 經驗分享 2) 實習 3) 資料庫 4) 測驗配適。深想它們的原理、施行方式,都有明顯的限制甚至錯誤。</p>
<p>每一個年輕人都被迫要去回答這些問題:什麼企業有好的管理策略,各種專業的職務特性是什麼,哪個最適合自己,又怎麼為此做準備?開始找工作的這一刻開始就要用到大量的「業界」知識,但是許多人卻從來沒有學過。</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一次講座中,我與鄰座交換名片,看到對方只有公司Logo的單面設計,我就問他的公司是做什麼的? 他很自信的回覆:「我們公司能夠幫助合作夥伴,用最快的速度賺到更多錢。」他覺得自己講得言簡意賅,非常準確。 雖然用一句話就把公司的價值講完,但我和其他同行友人還是一頭霧水。為什麼呢?
Thumbnail
謝銘元本身也寫過部落格,再後來的臉書粉絲專頁到社團,通通都有參與經手過,可說是擅長經營社群,因此對於如何打造出一批鐵粉變現也很有經驗。
Thumbnail
研究顯示:洗手5秒vs. 20秒──手上殘留的細菌數,後者比前者更低1.5 log CFU......那若洗更久呢?
Thumbnail
化妝保養品是由許多成分共同組成──這些成分中都有可能是造成[皮膚-刺激敏感]的元凶──然而“兇手(們?)”到底:實際是如何作案的?其背後的[分子機制]依然有些神秘...直到最近...
Thumbnail
有些人一運動流汗就發癢;另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常抱怨:汗水,讓皮膚的「搔癢」(不適症狀)更惡化──但為何「流汗(汗水)」會導致皮膚「搔癢」狀況?──有2種解釋...
Thumbnail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是一種認知偏差,形容專家和一般人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由於專家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而且會假設溝通對象也擁有這些知識,因此在溝通時會常以術語交談,從而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一次講座中,我與鄰座交換名片,看到對方只有公司Logo的單面設計,我就問他的公司是做什麼的? 他很自信的回覆:「我們公司能夠幫助合作夥伴,用最快的速度賺到更多錢。」他覺得自己講得言簡意賅,非常準確。 雖然用一句話就把公司的價值講完,但我和其他同行友人還是一頭霧水。為什麼呢?
Thumbnail
謝銘元本身也寫過部落格,再後來的臉書粉絲專頁到社團,通通都有參與經手過,可說是擅長經營社群,因此對於如何打造出一批鐵粉變現也很有經驗。
Thumbnail
研究顯示:洗手5秒vs. 20秒──手上殘留的細菌數,後者比前者更低1.5 log CFU......那若洗更久呢?
Thumbnail
化妝保養品是由許多成分共同組成──這些成分中都有可能是造成[皮膚-刺激敏感]的元凶──然而“兇手(們?)”到底:實際是如何作案的?其背後的[分子機制]依然有些神秘...直到最近...
Thumbnail
有些人一運動流汗就發癢;另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常抱怨:汗水,讓皮膚的「搔癢」(不適症狀)更惡化──但為何「流汗(汗水)」會導致皮膚「搔癢」狀況?──有2種解釋...
Thumbnail
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是一種認知偏差,形容專家和一般人的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由於專家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而且會假設溝通對象也擁有這些知識,因此在溝通時會常以術語交談,從而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