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很多地區,官方即使負債太多,仍要準備大批經費辦辦煙火晚會、跨年活動拚觀光,理由是希望改善經濟環境、增加民意支持,但其實應先做好、改善「基本功」才會有實質效果,不然只是浪費有限的經費。
我們一起住的台灣
看不少親友到世界各地自助旅行、打工度假,但筆者過年時仍選在台灣旅行,規劃行程特別選搭火車、市區公車、租借腳踏車等,目的在支持大眾運輸體系發展和環保,希望拍攝改建完成前的台鐵路段,以及還沒貼「區」字貼紙的縣市合併升格前各鄉鎮市的門牌照片,留住「那些年,我們一起住的台灣」記憶。 但在旅行前,調查相關資料時,卻覺得部分地區大眾運輸系統的資訊網站、路線圖、票價計算,呈現方式非常凌亂、難懂,且有路線不多元、班次少、誤點及脫班等嚴重問題,加上住宿訊息零散不完整,會讓人傷透腦筋。
另外筆者曾擔任社工,發覺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朋友,很難訂到身心障礙復康巴士,且網路和空間無障礙設施也極度缺乏不夠,訂車票、出門都不方便。
觀光前的基本功
所以,筆者建議官方或民間,在拚觀光前要一訂要事先做好或改善這些「基本功」: 一、整合旅遊訊息:讓民眾上網規劃行程時,能一次查到交通、住宿、旅遊景點及其他旅遊訊息,包括如何訂票、訂房間、轉乘資訊及特別注意事項,不僅能看得懂,更不用擔心被詐騙。 二、改善大眾運輸系統:除網站操作、路線圖呈現、票價計算方式等,需要以外地遊客想法設計,重要的是讓路線多元、班次更密集、減少誤點及脫班嚴重問題。 三、增設虛擬和實體無障礙設施:部分大眾運輸業者已努力改善網頁、提供無障礙交通工具及站場,很好!如能鼓勵計程車行經營復康巴士增加車輛、旅館加強無障礙設施,讓身心障礙朋友方便出門旅遊。 四、教導民眾如何規劃旅遊行程:某租車業者曾拍「出去玩,何必這麼累」廣告短片,反映台灣部分民眾規劃旅遊行程時的怕麻煩心態。但筆者曾是旅遊白痴,卻能在有旅遊經驗的親友、前輩鐵道迷指點後而有很多新概念,所以如何規劃旅遊行程還是能「教」,就期待教育體系以生活化方式在現有課程教導中安排這一類的相關知識。 這些「基本功」當然要一些精力及時間,如擔心民眾一時看不出成效,不急,只用一些經費辦徵文比賽,或付錢請部落格版主代言,分享如何規劃旅遊行程、遊記等,加強進行行銷就可,事半而功倍,何樂而不為? ※媒體發表版本: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2/12/3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