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9/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問誰聖山下點茶

    作者:寒露
    香港新中史學社 05/09/2018
    老師知道寒露喜歡看陶,讓弟子伴著去看新展的「#聖山文物」。要數廣東獨特的器物,最先想到黑釉淺口陶缽。就是那種圓圓淺淺的焗禾蟲、蒸陳村粉的粗陶缽。廣東人口味淡,食四時鮮,喜歡蒸焗。蒸焗的東西要保溫,所以用胚體較疏較厚的粗陶的,食器不大,熱力才能傳到中心。這一點跟點心一樣,好精緻,以前連雲吞麵碗都細。改寫西方陶藝審美的大師Bernard Leach,發行了一套Standard Ware(標準器物),當中有隻六寸敞口的小碗叫General Purpose Bowl (通用碗),唯獨沒用他承襲日本的天目黑釉或者益子風格,碗身只見素面柴燒。寒露偏見那反映Leach童年在香港生活的印象,後人不知道,如今Leach Pottery復刻的都統統上釉(原來的有在倫敦Tate館藏),造型不是太大就是太少。 「宋元」的香港在帝國的邊陲,畢竟她只能煮些鹽、製點香粉,托福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名洗腳婢。庶民是很庶民的,看展之前就沒有多大期望。果然各種元明青花的包圍下,「聖山文物」就只能寒酸的寄放一隅。土窰的粗陶固然不少,策展人特別將名窰的瓷器分開擺放,那是喜出望外。弟窰的小盤和仿定窰的白瓷,細看都耐人尋味,寒露的眼睛始終離不開那隻面善如缽仔糕的「#建窰茶盞」。 宋徽宗是「#東亞美學」最高峰,他說茶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拂。然須度茶之多少,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盞小則受湯不盡。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無疑是點名以「黑釉兔毫」見稱的「建盞」,「建窰茶盞」一躍成為當時「潮物」。在此之前,宋代「#官窰」流行輕薄潔白的青白瓷器,但因為白瓷太薄,飲茶時熱得燙手,得將茶器坐在一個漆器上面用茶。雖然飲茶的器具方便了,當時能飲上茶並非草根庶民之事,學徽宗話齋: 「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明代引進散茶以前,茶葉要蒸芽壓黃,做成厚實的茶餅,防止茶葉氧化失色。所以用茶之先,得叫童子將茶餅切細,用碾船磨成粉抹,才可以沖泡;手法跟日本流傳至今的茶道相約,稱為「#點茶」。點一次茶本身就相當費時耗工,就如今天要做一杯即炒即磨的珈琲。費時耗工的事,在文人之間必成遊藝,爭相競技。「#鬥茶」不單講究點茶的手法,也比茶葉,比茶器。為了展示自己手上的茶葉新鮮,得用茶筅發立起乳(這一點像看珈琲的Crema),蒸焙太淺色見青,太深則色灰,最好是純白。為了讓茶色顯白,「建盞」的玄黑釉色自然比「官窰」的白瓷更好; 而且「建盞」為了「鬥茶」方便,在杯口下面多壓了一道收束的注水線,發立時不易濺出。箇中講究和禮儀,尤甚於今天開紅酒或煮珈琲。 怎樣的人在「#聖山」下點茶呢?到底是個偏遠邊緣的「小漁村」,抑或有其更加複雜的社會結構?熱衷「鬥茶」的世家子弟或者士大夫階級,是外來人口,抑或本土生成?要理解「宋元」時期九龍一帶的社會面貌,我們或者就只能提問。 #聖山遺物三千箱
    南宋 黑釉素面小瓷碗 香港聖山遺址出土
    南宋 黑釉素面小瓷碗 香港聖山遺址出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