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湯擊拂的人生滋味|李國平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李國平老師幽默地說:「我的老師趙佶,綽號叫宋徽宗,他的大觀茶論是我宋代點茶標準手冊,裡面從茶葉製造、種植、採摘;器物材料、器型到技法都在大觀茶論20篇裡完整描述。」
寫於 2020/5/16
3月某日午後,襲園美術館執行長小美邀約茶人李國平老師到訪襲園,為我們帶來宋代茶文化新視野,更因新舊融合老師稱它為「當代點茶」。一下午顛覆我們對品茶的既定印象,更看見跨文化歷史脈絡淵源;茶除了泡之外,還有點湯、擊、拂的奇妙意境,而這對於宋代人來說則為日常。
「如果能穿越我想回宋朝。宋朝是最“現代”的一個朝代,老百姓收入歷朝最高,沒有宵禁,夜生活豐富,心情好時,還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宋代更是美食的黃金年代,因為此時,人們有了閒適的生活步調,更有從容的心思來琢磨飲食、研究烹飪之道。而滿大街都是茶坊、茶肆,休閒品茗如同現代熱鬧城市就有咖啡廳一般。」—歷史作家吳鉤
經由這樣一勾勒,對於宋代點茶的時空背景立體鮮明了許多。
李國平老師從故宮珍藏的「唐人宮樂圖」帶我們進入點茶的尋古之旅。他說:「日本有抹茶文化,但中國、台灣點茶幾乎失傳,也在一個因緣之下,我把宋代點茶慢慢從這些圖畫裡頭找出來。」接著透過經典圖畫反覆梳理探討,兩國茶文化在何時對接有著同源的歷史。
李國平老師3年前開始找資料,從遼金宋代去考古考究,還原宋代茶筅真相,將已經失傳茶筅樣貌,不斷的朔源並找到職人研發製作出來。而茶筅更是宋代點茶中,真正將點茶工序完整的重要道具。
直到我翻閱宋徽宗的大觀茶論,才知道,道具材質與尺寸都有要求。『茶筅以箸竹老者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勁,本欲壯而未必眇』,這段文字我才知道原來宋徽宗講的是這把茶筅。」國平老師經過許多循古考究,反覆推敲茶筅的演變史,找到職人製作並親自研發了好多代,才真正還原宋代茶筅真實的樣貌。
李國平老師更幽默地說:「我的老師趙佶,綽號叫宋徽宗,他的大觀茶論是我宋代點茶標準手冊,裡面從茶葉製造、種植、採摘;器物材料、器型到技法都在大觀茶論20篇裡完整描述。」更指出:「透過大觀茶論技法裡面提到,『手輕筅重,指繞腕旋』,沒有這個工具是無法練就的。」看似日本茶道具茶筅,但實則不同。所以李國平老師3年前開始找資料,從遼金宋代去考古考究,還原宋代茶筅真相,將已經失傳茶筅樣貌,不斷的朔源並找到職人研發製作出來。而茶筅更是宋代點茶中,真正將點茶工序完整的重要道具。
茶碗也有真正的考究,推敲由禮器演化而來
茶道具如圖有全配12項與簡配3項的用法。
南宋末年,審安老人勾勒出12件茶具的模樣,還稱他們為12先生,且不以原名稱之,而是冠以官吏之名,隱喻茶具的功用與特點,生動地反映出茶具的文化意味。文人雅士或官員環境條件好則需要全配,而一般老百姓,只要簡配3項,陶寶文(茶盞)、竺副師(茶筅)、湯提點(湯瓶)。分別為以下:
  1. 韋鴻臚—茶爐,用以烘焙茶餅。
  2. 木待制—木茶臼,用以搗碎茶餅。
  3. 金法曹—茶碾,用以將搗碎的茶碾成末。
  4. 石轉運—石磨,用以將出碾的茶末磨成粉。
  5. 胡員外—茶瓢,舀水器。
  6. 羅樞密—茶羅,用以篩分茶粉。
  7. 宗從事—茶帚,用以掃集茶碾、茶磨中的殘茶。
  8. 漆雕秘閣—盞托,用以承載茶盞。
  9. 陶寶文—陶器茶杯
  10. 湯提點—湯瓶,煮水注湯用器。
  11. 竺副師—茶筅,用以點茶擊拂。
  12. 司職方—茶巾,用以擦拭茶器具。
煮茶湯,預備點湯
在宋代,飲品為「湯」,「點」為注水,所以稱之為點茶。「宋代點茶是以擊拂之法,『擊』為快速震動,『拂』為慢速搖動。」老師戲稱為道士搖鈴。宋徽宗的大觀茶論裡,點茶的工序為七湯點茶法。最適合點茶的溫度大概為70°C,而宋代人講求喝茶4要點是為香、甘、重、滑,此為點茶技術的評鑑標的。每道湯都有其準則來觀察點茶的技術含量。
第一湯為調膏。茶粉約為一勺半左右,用沸水去注,調成粘稠狀,顆粒必須全部溶解,茶粉和茶粉之間咬合在一起。
一湯,茶粉為調如融膠。茶湯為疏星皎月,粲然而生。
點茶粉與點茶湯不太一樣的地方,第一湯為調膏。宋代、日本都為茶粉,但目前老師以茶湯來點茶,所以就無須調膏的動作。若為茶粉約為一勺半左右,用沸水去注,調成粘稠狀,顆粒必須全部溶解,茶粉和茶粉之間咬合在一起。
二湯,擊拂既力、珠璣磊落。
茶筅高度約1.5公分,快速和用力是第二步的關鍵要素,如果打出大珍珠和小珍珠,那就是珠璣磊落了。
三湯:擊拂輕勻,粟文蟹眼。
注少量水,開始第三湯,使用茶筅的速度要均勻,勻速地將大泡泡擊碎成小泡泡。
四湯:稍寬勿速,輕雲漸生。
使用茶筅的幅度要大,速度比三湯要小。
五湯,雲層較厚,浚靄凝雪。
注入少量水,這第五湯,我們可以打的隨性點,隨意地打,湯的標準其實就是水乳交融。
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然。
繼續注水做第六湯,要做出乳點勃然,茶湯反光要呈現絲綢狀,很柔和。
七湯,乳霧洶湧,溢盞而起。
最後一步,就是擊打,在中上部快速地擊打。直到周回凝而不動,是謂咬盞。
接續為分茶,「喝茶以為啜飲,舌頭抵住上顎,感受泡沫在味蕾爆開的滋味。」國平老師說著。
「喝茶以為啜飲,舌頭抵住上顎,感受泡沫在味蕾爆開的滋味。」國平老師說。
看老師點茶擊拂似乎悠然輕巧,但當我們實際演練發現,手指手腕僵硬,嘴裡念著口訣,心卻慌亂不已,七湯走完,就好似經歷戰鬥一般,鬆了一口氣。
國平老師笑說:「要練就點茶,需點個400碗茶湯便可出師。」我們的體會就好似人生道路,得反覆練習從失敗裡學習調整步伐,一如點茶進程,最終成就香、甘、重、滑的美妙滋味。
延伸閱讀 茶家十職_李國平老師親授點茶課程
延伸閱讀 宋代點茶東傳日本800年 以當代知名在台崛起
33會員
70內容數
資深故事迷,這裡留存看過的好電影、戲劇,堪稱經典又透析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橋上說故事 的其他內容
紀念美麗燦爛的女孩| eyesQu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西班牙朝聖之路|Irene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萬物皆可酵|Megan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像粥一樣簡單卻溫暖 小川系《獅子的點心》體會人生最後旅程的美味如果死亡是用顏色代表,你會想到什麼?是黑色的肅穆、紅色的悲壯或是白色的哀傷?日本作家小川系的著作《獅子的點心》是一個有關死亡的故事,但是書裡卻不斷出現晴朗天空、遼闊大海場景,讓人想到的是靜謐、穩定或是恆常不變的天藍色。   《獅子的故事》講的是主角雫因為所剩生命不多住進安寧療護院的故事,小川系
Thumbnail
avatar
洪敏隆
2021-09-28
每日15分鐘雜談寫作:無趣的點餐人生我是個很無趣的人,去每家店幾乎都是第一次去吃到什麼覺得好吃,之後就每次都點一樣的東西,即使原本想好我今天一定要試試看別的、我要突破自我、我要有新的體驗!最後也還是又回歸熟悉的懷抱。
Thumbnail
avatar
里歐娜
2021-07-14
國中弟的疑問點醒我 框架中不一定有答案!某天我的手機跳出對話框通知,原來是就讀國一的弟弟tag我,並翻拍了一道數學題目,問我會不會…… ……好家在,還在國中階段的弟弟沒有因為是「姊姊」的話而照單全收;好家在,他選擇站在「姊姊」的框架外探尋真理。謝謝弟弟的發問,他的質疑點醒了我:框架中不一定有答案。
avatar
Fen
2021-07-07
點亮我的人生四季【本月最新】畢業、轉職、退休,要邁入新的階段時,除了對未來的期許,有時,也可能存著疑惑、迷惘,以及離開上一個人生階段的失落。其實,人生的路沒有白走的,蒲公英為今天的你說一則故事⋯⋯
Thumbnail
avatar
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2021-06-21
[新北美食]人生現實麵中鱷焦躁口味,人氣網路團購激推銷魂麵食,點燃你的爆笑的一碗佳饌 ​ 走進各大賣場或是便利商店,會發現市面上的麵食選購何其多。恐怕猶如宇宙中的繁星不知何己吧!!人生現實麵、中鱷焦燥口味光看他的包裝就是與時下的用寫實的麵食圖片來介紹是大大不同。誇張地用漫畫來介紹就顯得異類突出吧。 人生現實麵、中鱷焦燥口味相關資訊:: ​ 新北市深坑區深坑街58號3樓 (製造商:生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0-10-20
食一碗山城東勢个綜合湯!客家男人的921人生滋味921地震過去20年了,在台中的山城東勢被歲月洗滌出何種風華?過去的傷痛雖歷歷在目,但如今也見證了客家婦女與子弟的堅強與榮光!那位在 #921 誕生的男子,向你娓娓道來這裡從歸零到重生的哀愁與美麗!
Thumbnail
avatar
NYCU PRESS說書中(陽明交大出版社)
20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