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花月殺手》石油、謀殺、與FBI的誕生:「誰才是野蠻人?」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花月殺手》石油、謀殺、與FBI的誕生:「誰才是野蠻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16年初的深冬,《神鬼獵人》(The Revenant)正在院線,一部關於1820年代的北美西部拓荒歷史。故事發生在密西西比河上游的嚴冬,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飾演的Hugh Glass,受到灰熊攻擊重傷,不僅被一同拓荒的白人隊友扔在大雪紛飛的原野森林,必須躲過嚴酷氣候與原住民瑞族的威脅,還要橫越雪地2400公里,才能回到出發前的營地。《神鬼獵人》是由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 Iñárritu )導演,與狄卡皮歐在同年的奧斯卡分別獲得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獎。

《神鬼獵人》表面上是個白人拓荒者的英勇冒險與生存故事,骨子裡卻是讚賞印地安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精神,同時批評傲慢蠻橫的白人文明與侵略。在《神鬼獵人》的真實改編故事裡,真正的野蠻人不是仍舊過著石器時代採集生活的印地安人,而是標榜已經進入工商文明的西方白人。

20th Century Fox

20th Century Fox

2017年,美國多加媒體公認的年度好書《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同樣也是個關於文明野蠻人的真實社會事件。不同於《神鬼獵人》是關於美國西北方密蘇里州的「山人」(mountain men)歷史,《花月殺手》陳述的是1920年代位於美國南方奧克拉荷馬州的歐塞奇(Osage)連環謀殺案

印地安原住民奧塞奇族,是美國印地安人中相當特殊的一群幸運兒,因為他們群聚的土地之下,有豐碩的石油資源。然而,這些天然資源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在奧塞奇族被西部拓荒白人,透過政府的政治手段,不斷威脅逼迫,才由更為南方、土地更肥沃、且交通臨海的路易斯安那州,逐漸遷徙至農地貧瘠的奧克拉荷馬州。當時,奧賽奇居住的那片石礫之地,根本就是白人不屑的荒原。

只是,歐塞奇的神「瓦康塔」或許聽到了族人的怨歎,於是送給他們來自地底的黃金:石油。不過,歐塞奇的石油,既是禮物,也是詛咒。自從歐塞奇族的石礫之漠勘挖出石油之後,離奇的謀殺命案接踵而來——槍殺、下毒、衰弱病、爆炸等等——,詭異的不自然死亡籠罩著歐塞奇人。

歐塞奇族真的非常幸運,只佔整個奧克拉荷馬州的非常小部分(右上藍色的一部分)綠色部分是「土地賽跑」的重新分配(本文後半部會提到)redgreenandblue.org

歐塞奇族真的非常幸運,只佔整個奧克拉荷馬州的非常小部分(右上藍色的一部分)綠色部分是「土地賽跑」的重新分配(本文後半部會提到)redgreenandblue.org

歐塞奇族由路易斯安那州受到白人脅迫而大舉遷徙至奧克拉荷馬州的領土旅程,也是一段印地安人與西方文明交會的黑暗歷史。原本已經達成與自然生態平衡的原住民,因為白人的入侵,而被迫必須迅速地由採集生活進入工商文明,無論是人倫、經濟、教育、宗教等等,都必須在短短數十年間,閃電般地巨變,歐塞奇的傳統文化,也透過美國政府刻意改造的陰謀,硬是被連根拔起。

霸道的白人,先是佔地為王,把原住民趕往山野荒漠,又在原住民發現自己居住的荒野地底,有著工業文明最渴望的石油之時,酸楚地批評原住民的一夜致富,甚且還想透過修改法條來分一杯羹。

當時,歐塞奇族能夠一一成為鉅富,成為美國的印地安傳奇,就是源於長老的遠見。十九世紀時,「歐塞奇人也成功在協議中加入一條讓當時白人不得其解的條款:『土地中含有的石油、天然氣、煤、或其他礦物……憑此協議,接歸屬歐塞奇族所有。』」(頁60)

因為這一條款,歐塞奇族人會隨著白人挖出源源不斷的石油,同時領取相對的租金與權利金。於是,只要有愈多的歐塞奇人,白人必須分紅的對象相對更多。卑鄙的陰謀者,於是使出令人髮指的絕招,殺人滅口。於是,「誰才是野蠻人?」(頁48)

《花月殺手》的現實主角,歐塞奇族的莫莉(右)、安娜(中)、和米妮(左)。theguardian.com

《花月殺手》的現實主角,歐塞奇族的莫莉(右)、安娜(中)、和米妮(左)。theguardian.com

剛開始,各個不明死因的離奇死亡,看似都是獨立的個案,直到私家偵探與地方治安人員的多方追查之下,才逐漸拼湊出一個暗藏陰謀的連環謀殺動機。只是,這個躲在暗處的連環謀殺主使者,顯然非常機警又擁有相當勢力,而且還會奸巧地將參與追查的相關人員,設下陷阱一同謀殺。

追查不易,又會被當成眼中釘而有致命危險,追查人員的身分於是最好必須受到保護與隱藏。因此時勢,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聯邦調查局)順勢而起,由約翰.胡佛(John E. Hoover)擔任局長,帶領調查員湯姆.懷特(Tom White)以及其他數位掩蓋身分的調查人員,臥底到歐塞奇人的生活周遭,進行蒐證、搜尋、與調查。

由一個離奇的命案,陳述一群印地安原住民的歷史,再由這群因石油致富而生活奢侈的印地安人,導向一連串難以破解的連環謀殺案,再由此挖掘出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崛起歷史,以及早期的辦案方式、瓶頸、突破、與過程。

於是,《花月殺手》是一本多面向的綜合歷史,不僅是歐塞奇族的傳記,是私家偵探走向FBI國家調查的移轉過程,也是白人與印地安人之間的種族歧異與衝突。

作者大衛.格雷恩(David Grann)鉅細靡遺地舉出各種史料細節,旁徵博引舉例印證,將1920年間的調查過程,地毯式地全景攤開在讀者面前,讓人驚奇在歷史教科書之外,在美國戰前的奢華經濟與文藝黃金年代的背後,竟然是嚴重的種族歧視、黑金貪污、和被掩蓋且經過一世紀也難以破案的大規模連環謀殺。

我們很難想像,在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撰寫《大亨小傳》(Great Gastby)並流連於爵士樂酒吧的同時,歐塞奇人正活在隨時都有可能死於非命的恐懼之中;也很難想像當黑人正當在哈林區以文藝才華翻轉種族歧視的同時(又稱為黑人的哈林文藝復興Harlem Renaissance),歐塞奇人正陷入一樁又一樁離奇的命案,調查人員也正陷在層層包圍的金權貪腐與謀殺謎團之中。當《大亨小傳》與哈林文藝復興都進入正統的歷史記載,印地安人以及二十多名歐塞奇人(據說應該超過百名)因白人的貪慾而被謀殺的史實,卻仿若未曾發生一般。作者格雷恩的《花月殺手》就是要為這段被掩埋的史實,理出頭緒,也編織始末。格雷恩真是一位以史料為偵探的歷史學家。

曾經在《神鬼獵人》飾演融入印地安文化的狄卡皮歐,已經與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合作,將《花月殺手》改編為電影。無論是種族議題,或者是FBI高潮迭起的辦案過程,肯定都是令人期待的故事主軸。

此外,《花月殺手》描繪美國西部早期的土地分配法,其中一種獲得土地的方式,稱作「土地競賽」(Land Run),官方的三次競賽當中,其中一次就是將分割自奧克拉馬洲的歐塞奇族居住區的土地,釋放出來供給競賽者搶佔。

這段1893年的土地賽跑,也曾經出現在1992年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遠離家園》(Far and Away),電影描繪愛爾蘭社會底層的移民,總算能在土地重分配與個人的努力之下,重新獲得身分的扭轉與財富的取得。但是,在並列《花月殺手》的歐塞奇族歷史之下,我們才終於明白,這段白人移民的翻轉人生,根本就是另一部印地安原住民的種族摧殘。(上面短片:《遠離家園》的土地競賽片段。)

雖然主題嚴肅,但是《花月殺手》的閱讀過程卻宛若行雲流水,無論是作者格雷恩的書寫,或是譯者黃亦安的文筆,都會讓讀者有種一發不可收拾的閱讀動能與樂趣。如果你熱愛像是《破案神探》(Mindhunter)的美劇影集,在《花月殺手》的電影抵達之前,不妨先閱讀這本多面向的南方歷史,光是為了了解常常在電影中不斷出現的「FBI」始末原委,就相當值得了。

《花月殺手》

《花月殺手》

延伸閱讀:

  1. 《破案神探 4》網路連續謀殺的BDSM危機
  2.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 高尚的野蠻人與野蠻的文明人
  3.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 陰魂不散的鬼魅歸來
  4. 《神鬼獵人》The Revenant 陰魂不散的愛與恨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19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科幻電影希米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希米露的沙龍
2.1K會員
233內容數
《科幻電影希米露》提供多面向與多層次的故事閱讀與思考。每個電影,都有個故事的時空,透過歷史與文化的解讀,就能找出詭異故事的金鑰、理出奇幻故事的脈絡、也能解開任何不羈電影的思路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希米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相信你早已觀看過李安 導演的奧斯卡鉅作《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但是,誠摯邀請你一定要親自閱讀《少年 Pi》的原著小說,因為小說濃濃地洋溢著與電影版本迥然不同的感官奇遇與思維衝擊。 與觀看電影不同,只要透閱讀原版小說,相信你不會再故事最後,猶豫著要相信 Pi 的哪個版本的說詞。
在70年代的戲院,七歲小昆汀,正在見證荒唐痛苦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時代,不僅社會動盪,而電影也正在轉型,這本《狂野電影史》就是部見證,由21世紀的昆汀,回憶小小孩看大人電影的瘋狂與喜悅、介紹與分析70年代的嬉皮好萊塢是如何誕生、有何獨特風格、又有哪些重要的作品與導演、並且如何顛覆與衝擊整體文化與思維。
來聊聊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 的新作《777》。看過由布萊德·彼特的《子彈列車》(Bullet Train, 2022),相信你也會喜歡《777》,與伊坂的《瓢蟲》一樣,充滿機智幽默、複雜多層次的殺手,還有其獨特的角色與讓人難以預測的荒誕劇情。
相信你早已觀看過李安 導演的奧斯卡鉅作《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但是,誠摯邀請你一定要親自閱讀《少年 Pi》的原著小說,因為小說濃濃地洋溢著與電影版本迥然不同的感官奇遇與思維衝擊。 與觀看電影不同,只要透閱讀原版小說,相信你不會再故事最後,猶豫著要相信 Pi 的哪個版本的說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