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9/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實習訪談(一)

訪談對象:吳憶真(小二學姊)
訪問/整理 顏煜穎
訪:學姊是第幾屆的?有實習過嗎?
學姊:從有建築系以來,我是第四屆。有,我有實習過
訪:你們實習制度如何?只有寒暑假嗎?
學姊:我們實習都是寒暑假。寒暑假基本上沒有放假。有可能因為暑假實習時間太短,所以其實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深度跟廣度都是,除非像書毅老師那邊從現場測量、繪圖、完成圖面到呈現成書籍。
訪:實習過之後,你覺得在之後的工作有什麼幫助嗎?
學姊:我那時候是四年制,可以選擇的單位不多,低年級暑假在書毅老師那邊打工,高年級的時候就回到台灣去,因為剛好大三下參加競圖得獎暑假去參加工作坊的課,就待在台南的事務所。它是鄉下比較小型傳統的事務所,從綠能、節能計算,到一些很傳統的藍晒圖,去做基本的繪製。坦白講,實習時間很短,所以我覺得對於出社會工作,多少有幫助,但幫助不大,大多數是在開啟你對於實際職場的眼界而已。我現在從事傳統建築物的再利用、建造和補助的這一塊。台灣的脈絡本身跟金門脈絡是不太不一樣。
訪:那你出去工作後會覺得,和在學校學得東西會有很大落差嗎?
學姊:會阿,一定的。剛剛畢業後一、兩年在埔里山區,想要做一些比較不一樣的事情。那時候在金門待了四年,希望去其他地方走走看,再回過頭來看自己是不是要往建築走,或許不見得一定要從事建築物,可以做展場或是室內設計等,去拓廣自己可以操作部分。我畢業後第一間公司是在埔里山區,主要是做生態社區的房子,結構都是鋼構獨立基腳,分布在山區裡面。但,因為事務所本身的經營狀況不是很良好,所以必須換工作。後來到埔里鎮上的一個小型事務所,從那時開始才真正接觸一般的事務所,從室內裝修的無障礙、補照,一直到住宅類的監照流程。在那時候做沒有幾年就想換個跑道,想要再嘗試看看自己沒有其他的領域可以去著墨,因此我去了平面設計公司、展場公司,後來才回來金門工作。
訪:前面有提到學校和職場間的落差很大,你那時候是如何彌補不足?
學姊:我們事務所很小,所以基本上沒有人帶。很多是自己摸索,坦白說這樣的事情其實沒有很好。以至於有些事情到後續會影響到時間、情緒的情況。每個公司的營運狀況都不一樣,多數的小事務所通常都不太會帶人。
訪:工作後你覺得在學校學到東西,什麼可以應用在職場?
學姊:其實滿多的。應該說,因為那個介質已經不一樣。當你還是學生的時候,你的態度跟你在職場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你所接觸到的事情是很講求效率、精準,很少有時間可以讓你做設計或思考。學校裡面學東西能不能運用在事務所或事業上,絕對可以,不完全是技能的直接運用,但是在想法跟你基礎概念的過程來講,它絕對是可以幫上的。所以多嘗試一些不一樣的的事物,要盡量不要侷限在建築內多跨領域,去體驗不同領域的交集,可以從中發現到兩者的差異,進一步知道建築應該怎麼樣存在這個社會上。
訪:為什麼會想要回來金門?
學姊:我喜歡傳統建築,所以才回來。我去嘗試不同的事情,相互比較之後,從中選擇一個我自己覺得最有趣、可以再發展下去的事情。
訪:學校現有制度是大四下去外面實習,你覺得這兩個制度哪個比較好?
那時候我們只有兩個月,想要去什麼單位就去,沒有規定一定要在事務所,所以有些是在研究室,有些在室內設計。主要主導權還是在學生,實習結束之後會報告兩個多月做了什麼。每個人的選擇差異很大,有些人在機關,有些人在設計公司,都有。每個制度都有它的好處,實習半年可以學得比較深一些,主要多方涉獵之後,從中找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比較重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