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彈劾前傳】烏克蘭醜聞的 7 個關鍵時刻,看懂川普身陷彈劾風暴的 3 個理由!

香港不是美國的頭條。因為美國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擔心...
總統涉嫌非法打擊他的競選對手。
川普最近正面臨4年總統任內最大的一次下台危機: 吹哨者出面爆料他用國防預算交換烏克蘭調查拜登父子,如果不幫他調查競選對手拜登,烏克蘭就會失去美國的支持。
烏克蘭總統在這張相片裡,彷彿以前大家族裡的一個晚輩聽著長輩訓話一樣 (https://reurl.cc/e5Qa8m)
烏克蘭總統在這張相片裡,彷彿以前大家族裡的一個晚輩聽著長輩訓話一樣 (https://reurl.cc/e5Qa8m)

通烏門紀錄簿: 7個烏克蘭醜聞的關鍵時刻

下面這段文字,有幾個很關鍵的角色你應該要特別注意,他們是川普烏克蘭醜聞上的棋子,整起烏克蘭醜聞的實際執行者。
朱利安尼: 他是川普的私人律師。基本上就是烏克蘭醜聞的大隊長,籌畫了幾乎整起事件的進展。
穆瓦尼: 白宮代理幕僚長兼白宮預算局局長。烏克蘭醜聞中,他像是美國當地的副大隊長。穆瓦尼在白宮握有大權,執行凍結烏克蘭軍事援助預算的人就是他。
桑德蘭: 美國駐歐盟代表,在烏克蘭醜聞當中,他像是歐盟地區的大隊長,負責主要向烏克蘭的施壓工作。

烏克蘭醜聞 7 大關鍵時刻

4月下旬
當選後不久,烏克蘭新總統澤蘭斯基接到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的電話,希望烏克蘭協助調查Burisma公司。澤蘭斯基隨即在5/7與幕僚開會,討論如何避免捲入美國人的政治遊戲中。(*2020 大選,川普的主要競爭對手拜登,他的兒子韓特拜登 2014-2019 年曾在此擔任董事。如果調查有任何成果,將有效打擊拜登的選情。)
5/1
紐約時報報導,朱利安尼一直在督促烏克蘭啟動對能源公司Burisma展開調查。

7/18
川普透過穆瓦尼,凍結對烏克蘭的3.91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宣稱美國需要再考慮一下這筆支出是否為必要性支出。然而,外界對此的詮釋是: 川普以國家預算作為交換條件,要求烏克蘭展開對burisma公司的調查。

7/25
川普與澤蘭斯基通話。9月中旬,這通電話內容被爆料川普要求對方盡速公開宣布啟動Burisma公司的調查。川普承認此舉,但否認違法,也否認凍結軍援是為了要和對方達成交換條件。美國國防當局也接到烏克蘭官方的請求,想知道目前軍援資金的進展。
川普在電話中說「美國一直以來都對烏克蘭非常好...希望烏克蘭能幫個小忙」。

7/26
桑德蘭偕同霍姆斯在基輔與澤蘭斯基一同用餐。席間桑德蘭藉故離席與川普通話,回來後他告訴霍姆斯「總統不在乎烏克蘭,只在乎Burisma公司調查案的進展。」

8/12
吹哨者的投訴秘密送達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手中
9/11
川普核可對烏克蘭的3.91億軍援。

9/24
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宣布: 正式啟動總統彈劾程序。
10月中旬
眾議院展開閉門調查,桑德蘭、約瓦諾維奇 (前駐烏克蘭大使)、費歐納西爾 (國家安全委員會歐洲及俄羅斯高級主任)被要求作證。
10/31
眾議院決定推進彈劾進展,進入公開聽證程序。

11/5
彈劾調查委員會公開閉門調查期間的紀錄。紀錄都指向一件事實: 美國駐烏克蘭的官員自5-9月,對烏克蘭的要求逐漸提高。最早要求調查Burisma公司,最後要求澤蘭斯基總統必須公開宣布調查Burisma公司和拜登。
(https://reurl.cc/2473Yr)

如果你對聽證會的進度有興趣,歡迎點選連結參考我寫的另一篇文章:

彈劾川普的 3 個理由

以上大概是整起通烏門,或是烏克蘭醜聞的重要進展。從中不難看出川普被彈劾的三個理由:

1. 個人利益國家利益
政府的存在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川普以會面與否、軍事援助的方式,交換烏克蘭展開對拜登的調查,已經是把個人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前。他在乎的是自己的選戰勝敗,而不是美國整體國家利益。

2. 美國的軍事援助,交換烏克蘭啟動調查。成交?
有在關注彈劾進展的朋友應該會對 "quid pro quo" 這個詞很熟悉。"quid pro quo",意思是交換條件,也是整起烏克蘭醜聞的核心。川普是否以總統會面、軍援,交換烏克蘭對Burisma公司的調查? 如果最終調查確切成立,那川普被彈劾的第三個理由,也就到齊了。

3. 貪汙瀆職
根據美國憲法,彈劾案可以在兩大基礎上成立: 叛國罪和貪汙罪。川普凍結3.91億軍援,形同把這筆國家預算當作是個人的競選經費,烏克蘭必須滿足他的個人利益,才能拿到這筆軍援。如果交換條件一說屬實,那麼川普的彈劾起訴書很有可能以「貪汙」為名成立,送交參議院進行最終投票。
https://reurl.cc/vnGXLo

選舉遊戲有沒有一條碰不得的紅線?

以上基本就是整起烏克蘭醜聞的全貌。雖說政治人物的不誠實在民主社會裡已經漸漸變成一種常態,開出高額的政策支票,上台之後跳票、回歸現實成為默認的迴圈。
民主的底層邏輯是人。換句話說,理性選民是神話。現實中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時間細細思量每個政策主張的利弊,最後做出理智選擇。
現在的民主更容易受到第一印象、或是主流風向的影響。這也是川普不惜彈劾風險,也要烏克蘭調查拜登的原因。就算沒實情,只要有一點「風聲」,就能影響選民對拜登的印象,進而影響選情。
如果最終彈劾委員會認為烏克蘭醜聞中「交換條件」一說成立,那我們目睹美國近代史上第三次總統彈劾案,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一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