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流淌百年木香的老鎮,大溪

大溪,是整個桃園最精采的地帶,沒有之一。
它的精彩,來自歷史上曾經的輝煌。早年被稱為「台灣三寶」的蔗糖、茶葉與樟腦,大溪便作為重點產地囊括了後兩者。且因當時大溪的地理位置處於淡水河的上游,因此除了生產的角色,還身兼河運第一站,蓬勃的商業發展令這個小鎮留下深刻的痕跡。
走進大溪的舊鎮區,最先感受到的是和平路的風光,也就是俗稱的「大溪老街」。由於和平路臨近昔日的集散碼頭,樟腦、茶葉、木材等貨物都在此出入,因此周遭的街區自清治時期便是繁榮的商業中心。而街上成排的巴洛克式牌樓,則是日治時期當地居民因應政府的都市街道更新計畫,重新裝修街屋所成。
因當時產業發展蓬勃,成就不少地方富豪,故牌樓立面成為各大家族/商號暗地較勁的場域,不僅在材料、造型與雕塑上都可看出工匠的心思,甚至屋內家具都是一時精品,使得如今的和平老街即使盛況不再,風情依舊不散。
提到家具,便不能不提2015年開張的「木藝生態博物館」。這批由日式宿舍修繕活化的展館,可說是大溪老鎮的點睛之作。雖然日式建築有其價值,但更值得細讀的是館中梳理展示的大溪常民生活與木藝發展史。因昔年大溪周遭的山林除了盛產樟樹外,還有著同樣高質量的檜木,非常適合用來打造房舍、家具及藝品,故孕育出許多手藝精湛的木雕師,以及大量高工藝價值的器品,若能完整看完一趟策展,幾乎等同與大溪人一起走過200年的風華。
雖然如今木藝產業已似夕陽,雕作的場景也非觀光區域可見,但老街上仍可看到少數店家在門口劈樟木,也算窺見行業樣貌的一角。
老街的「動」與博物館的「靜」,讓整個大溪鎮的魅力不僅有體,亦有魂。再往後方的復興鄉走,還有可見到標誌過往茶、樟產業的「大溪老茶廠」跟「角板山樟腦收納所」,雖然產地景觀已隨著產業衰退而消逝,仍可從老建築與舊設備一窺昔日的風華。小小的鎮區承載了如此飽滿立體的內涵,難怪在假日期間整個小鎮被遊客塞到雞貓子喊叫的。
唯一覺得可惜的,是大溪鎮上沒有適合背包客入住的青年旅社,否則若能在晚間觀光人潮散去後走進老街,該又能在幽靜中有另一番體驗。

※歡迎追踪IG:Jed082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