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百年木香的老鎮,大溪
方格精選

流淌百年木香的老鎮,大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溪,是整個桃園最精采的地帶,沒有之一。

它的精彩,來自歷史上曾經的輝煌。早年被稱為「台灣三寶」的蔗糖、茶葉與樟腦,大溪便作為重點產地囊括了後兩者。且因當時大溪的地理位置處於淡水河的上游,因此除了生產的角色,還身兼河運第一站,蓬勃的商業發展令這個小鎮留下深刻的痕跡。

raw-image

走進大溪的舊鎮區,最先感受到的是和平路的風光,也就是俗稱的「大溪老街」。由於和平路臨近昔日的集散碼頭,樟腦、茶葉、木材等貨物都在此出入,因此周遭的街區自清治時期便是繁榮的商業中心。而街上成排的巴洛克式牌樓,則是日治時期當地居民因應政府的都市街道更新計畫,重新裝修街屋所成。

因當時產業發展蓬勃,成就不少地方富豪,故牌樓立面成為各大家族/商號暗地較勁的場域,不僅在材料、造型與雕塑上都可看出工匠的心思,甚至屋內家具都是一時精品,使得如今的和平老街即使盛況不再,風情依舊不散。

raw-image

提到家具,便不能不提2015年開張的「木藝生態博物館」。這批由日式宿舍修繕活化的展館,可說是大溪老鎮的點睛之作。雖然日式建築有其價值,但更值得細讀的是館中梳理展示的大溪常民生活與木藝發展史。因昔年大溪周遭的山林除了盛產樟樹外,還有著同樣高質量的檜木,非常適合用來打造房舍、家具及藝品,故孕育出許多手藝精湛的木雕師,以及大量高工藝價值的器品,若能完整看完一趟策展,幾乎等同與大溪人一起走過200年的風華。

雖然如今木藝產業已似夕陽,雕作的場景也非觀光區域可見,但老街上仍可看到少數店家在門口劈樟木,也算窺見行業樣貌的一角。

raw-image

老街的「動」與博物館的「靜」,讓整個大溪鎮的魅力不僅有體,亦有魂。再往後方的復興鄉走,還有可見到標誌過往茶、樟產業的「大溪老茶廠」跟「角板山樟腦收納所」,雖然產地景觀已隨著產業衰退而消逝,仍可從老建築與舊設備一窺昔日的風華。小小的鎮區承載了如此飽滿立體的內涵,難怪在假日期間整個小鎮被遊客塞到雞貓子喊叫的。

唯一覺得可惜的,是大溪鎮上沒有適合背包客入住的青年旅社,否則若能在晚間觀光人潮散去後走進老街,該又能在幽靜中有另一番體驗。

※歡迎追踪IG:Jed0820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