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寫作課程──我們是小小雜誌編輯

創意寫作課程──我們是小小雜誌編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隨手在黑板上的塗鴉

孩子隨手在黑板上的塗鴉

在三峽大埔國小四年仁班擔任班導師的時候,我發現孩子自由活動時間非常喜歡畫黑板,隨手的塗鴉也許在他們心裡並不是正式或有自信的創作,在我眼裡卻非常自然、可愛,經常讓我拿起手機拍照留下記念。我很重視整個班級參與課堂的氛圍,故在日常生活中翻閱多本親子或各領域的學習雜誌找尋靈感對我來說是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

每周他們固定的晨間閱讀或去圖書館的時間(有時候是下課後),我也會拿起兒童讀物跟著他們一起浸淫其中,當我發現天下雜誌出版的未來兒童和未來少年雜誌時,彷彿撿到了寶藏。雜誌內豐富多元的專題和單元令人目不暇給,我揀選兩篇「人物記事」的主題,給他們當成閱讀的補充教材。但,只是單純的讀、唸文章與解釋內容沒辦法讓他們真的很融入在充滿知識的圖文中,故我靈機一動,使用班級的大黑板作為背景,讓大家嚐嚐擔任文字、美術編輯的滋味。

課程目的:引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

準備工具:教室內的大黑板、各色粉筆、鉛筆、稿紙、電腦、網路

首先我會帶著孩子閱讀一次,回答他們的問題,接著向孩子解釋雜誌的編輯是如何將他們眼前這篇圖文並茂的專題作出來的。我在黑板上畫出線條,分為一塊塊的版面,解釋圖與文放置的關係,和他們一起討論標題、內容、圖案為什麼是要這麼安排,然後將善於/想要畫畫的小朋友分為一組,善於/想要寫文字的分為一組。我讓他們小組討論並開始在黑板上揮灑創意,電腦則是輔助他們查想要畫的、寫的資訊。

以下是閱讀電影大師史蒂芬、史匹柏與前美國第一夫人歐巴馬、蜜雪兒的人物故事,孩子們在事後看著自己的作品,有人覺得很豐富、滿意,也有人覺得內容雜亂無章。第二次的練習之後,他們對圖文編輯的概念有了一點點的了解、進步,而老師也在回顧和整理的過程中更清楚未來如果實施同樣的教案該如何更順利的引導、完成,讓大家都感到有趣、滿意。感謝我最可愛的學生❤


我們閱讀的第一篇人物故事。

我們閱讀的第一篇人物故事。

孩子的作品(黑板右邊)

孩子的作品(黑板右邊)

孩子的作品(黑板左邊)

孩子的作品(黑板左邊)


我們閱讀的第二篇人物故事。

我們閱讀的第二篇人物故事。

孩子的作品(全黑板)

孩子的作品(全黑板)

孩子的作品(局部)

孩子的作品(局部)


avatar-img
Lolo的沙龍
28會員
5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l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