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的整理回顧中找到2025的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2月份我都在忙碌於四上國語〈海洋世界〉單元的設計和教學,其中也包含第十一課〈美食島〉文本探究的教學演示,這次國語文教學演示的文本〈美食島〉是一個故事,因此我想到用分析故事角色表情、動作和對白背後的情緒來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經過與結果。我設計出了一個故事的情緒折線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小朋友對「情緒」的理解似乎沒有那麼的深刻,在正面情緒中大多數人可以說得出來的是「開心」,負面情緒裡大多數能說得出來的是「悲傷、難過」,看著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整理出來的情緒折線圖,我突然湧現一個靈感: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整理我的2024年,我也需要學習如何覺察和理解今年經歷的這麼多事情裡,給我什麼樣的感覺?我相信整理出來後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事實也是如此。


〈美食島〉情緒折線圖

〈美食島〉情緒折線圖


我自己在用這個方式做整理的時候,橫軸是改成月份(1-12月),縱軸則不變,我先把每個月有印象的事件寫出來,然後在旁邊用有顏色的文字標示出情緒(一方面也是練習如何精確描述當時的情緒狀態,不過這真的很難@@)我參考的情緒量表是參考這篇貼文的圖表。全部都寫好了之後我再把折線圖連起來,如下圖。


我的2024情緒折線圖

我的2024情緒折線圖

圖表整理後,就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事:

一、一整年的情緒波動

二、分類出哪些事情帶給我正面的情緒,哪些事情帶給我負面的情緒

三、找到2024年情緒的低谷與高峰分別是什麼事件

這些資訊都是自我覺察與探索很棒的資料,其實,情緒是推動生命發展很重要的驅力,也是自我意識的核心部分。透過觀察和理解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需求和願望。情緒可以幫助我們定義「我是誰」,透過與自己的情緒互動,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的獨特性,甚至找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例如,快樂能使我們感受到存在的價值,悲傷幫我們反思和成長,愛帶來親密關係的美好,憤怒則能夠促使社會正義的推進,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它的存在是讓我們體會生命的深度與豐富。

我將圖表丟進chatgpt,它給我的回應也很有趣,如下:

1. 情緒波動明顯,但有清晰的復原能力

你的情緒在一些重要事件後會下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活動的加入,情緒逐漸回升,顯示出你的自我調節和恢復能力非常強。這是一個很健康的情緒表現,說明你能夠在挫折後找到方法重新出發。

2. 某些活動是情緒提升的關鍵

創作與挑戰活動能讓你感到自在、快樂、充滿活力,顯示藝術創作是你情緒提升的重要來源。與人互動的活動如與朋友參加活動,這些人際交流讓你感到有支持感和歸屬感。

3. 工作與學業壓力的影響

實習和論文相關的壓力顯然會讓你的情緒下降,顯示這些情境可能帶來疲憊感。但你能在這些壓力中找到亮點,例如參加TIR課程和藝術創作,幫助你在高壓的環境中找到平衡。

4. 自我探索帶來的深層影響

例如TIR課程和Lucy創作課,這些屬於內在探索的活動,雖然可能讓你一時感到焦慮,但實際上幫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自我,並逐漸建立信心。

chatgpt也給了分析出的重點方向與建議

1.保持創作與挑戰的習慣:

創作活動對你的情緒提升非常有幫助,可以考慮每季設定一個創作挑戰,或者規劃更多的藝術活動。例如進一步深化畫畫挑戰的主題,甚至結合你的教育專業,開發與創作相關的課程。

2.善用支持系統:

與朋友、同事、家人互動的活動能為你帶來穩定的情緒支持。未來可以更主動參與社群活動或建立自己的藝術/教育支持團體。

3.調整應對壓力的方法:

對於實習或學業壓力,可以加入更多的「小休息」活動,例如在工作日安排短時間的靜心或簡單的創作練習,讓自己保持穩定。

4.專注於長期成長:

雖然一些內在探索的活動可能短期讓你焦慮,但它們對你的成長非常有益。未來可以繼續進行這類自我提升的課程或學習,並逐步應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

這份情緒折線圖展現了你如何在起伏中找到平衡,說明你對生活的熱情和韌性非常強。未來可以結合以上建議,繼續強化讓你快樂的事情,同時調整對壓力的應對策略,讓2025年的情緒曲線更平穩、充滿成長!


12/21我參加了一場2025理想工作X生活設計的工作坊,我發現已經有建立自我對話習慣的參與者在面對較為深度的自我探索問題能夠更沒有阻礙的表達,相比之下自我探索經驗較少的人,會比較處在卡住的狀態,大部分也是正在迷惘、或容易受到外在環境或價值觀影響的人。

我透過整理年度情緒折線圖與工作坊的深度提問,發現對目前的我來說,要活出自信且快樂自在的人生,最關鍵的還是要放下對「對完美的執著」還有「過度努力」這件事。因為,我已經意識到照顧自己的身心靈是最重要的事。因為我能夠照顧好自己,也才能與周遭的人事物建立正向健康的關係。

我不再像過去一樣,會焦慮於自己一年有沒有達成哪些預定的目標,也不會因為一直看到別人年末分享種種豐功偉業就對自己的表現感到失望,因為我明白我已走在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往後也會繼續發揮自己獨特的價值。

我不再設那些和自己其實很脫節、無關但看起來很厲害很有一回事的目標。透過2024的回顧與整理,希望你也能從中獲得很多靈感,並且找到2025最能與自己有所連結的心之方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olo的沙龍
28會員
59內容數
Lol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2024/10/11
昨天靈感閃過,我突然想起去年在iPad上寫下的一些東西。翻出來閱讀後,這個動作像喚醒了我靈魂深處的求知慾望,讓我整個國慶假期的早晨都沉浸在整理這一年來我內在的變化。 那篇文章是我以「人生劇本」的方式書寫,從第一人稱視角回顧自己的人生。我回溯了從童年到成年的經歷,並在每個段落後進行自我分析.....
Thumbnail
2024/09/23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Thumbnail
2024/09/23
我不是第一次接觸21天的鏡子練習,今年四月底,我在一隅有光的社團裡也跟著老師和虛擬社群一起每天照著編輯過後的資訊照著練習。我當時並不知道原來鏡子練習是一本書、是一位女士Louise L. Hay暢銷全球的著作。這本書是我的生涯教練Ann在今年八月送我的。我很喜歡這本書簡單明瞭,不長篇大論的.....
Thumbnail
2024/07/15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2024/07/15
疫情還沒完全消失的那年寒假,我在大觀國小帶寒假營隊,當時想說除了固定的日常作息(寫功課、運動放風)外,可以帶他們做點有趣的事。 這一班上起課來不是很好帶,因為年級差別有點大(混齡),而且還有幾個幾乎沒有學習能力或學習風格非常特殊的孩子。低年級和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師比較多的介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情緒的波動,猶如內心湖面的漣漪,不斷在我們內在的世界中起伏。每一次的生氣、開心、困惑、氣憤,都是我們成長之路上的一部分,一次次的修煉,使我們更趨於完善。 然而,當這些情緒的波動湧現時,我們需要學會在其中保持警覺。正如湖面的漣漪引起我們的注意,情緒波動也應該成為我們內心的警訊。當我們能夠警覺到自己的
Thumbnail
情緒的波動,猶如內心湖面的漣漪,不斷在我們內在的世界中起伏。每一次的生氣、開心、困惑、氣憤,都是我們成長之路上的一部分,一次次的修煉,使我們更趨於完善。 然而,當這些情緒的波動湧現時,我們需要學會在其中保持警覺。正如湖面的漣漪引起我們的注意,情緒波動也應該成為我們內心的警訊。當我們能夠警覺到自己的
Thumbnail
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 不論遇見了誰 每天的喜怒哀樂 來來去去 而我們是否曾經認真花時間 好好的與自己的情緒說說話呢 回顧過往的點點滴滴 我們曾經經歷各式各樣的情緒洪流 從悲傷到快樂 從挫折到完成 這些經歷無不塑造了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因為正是這些情緒 它們使我們更加堅強、更加勇
Thumbnail
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中 不論遇見了誰 每天的喜怒哀樂 來來去去 而我們是否曾經認真花時間 好好的與自己的情緒說說話呢 回顧過往的點點滴滴 我們曾經經歷各式各樣的情緒洪流 從悲傷到快樂 從挫折到完成 這些經歷無不塑造了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因為正是這些情緒 它們使我們更加堅強、更加勇
Thumbnail
此時正值春日轉夏,不同於冷冽強悍的北風,帶著溼潤水氣的南風,給人溫暖也帶來綠意。 歲月裡有了季節,就好像有了一種可延展的希望,即使是秋涼轉冬的凍寒交替,依舊會帶來花朵和果實。 可以這樣看待人的情緒嗎?如風起風停,如枝枯葉綠,生命的季節流轉裡,人因有情緒變化日子裡才有流動感,人也才立體了起來。 可
Thumbnail
此時正值春日轉夏,不同於冷冽強悍的北風,帶著溼潤水氣的南風,給人溫暖也帶來綠意。 歲月裡有了季節,就好像有了一種可延展的希望,即使是秋涼轉冬的凍寒交替,依舊會帶來花朵和果實。 可以這樣看待人的情緒嗎?如風起風停,如枝枯葉綠,生命的季節流轉裡,人因有情緒變化日子裡才有流動感,人也才立體了起來。 可
Thumbnail
我處理過的個案中,很多人受情緒影響深遠,雖然已經對引發情緒的事件漸漸因時間沖淡,但影響並沒有隨之減少。 情緒沒有適當的處理,會一直在身體裡積壓,而且會深深影響對於人生、周遭的想法、價值觀。 因別人產生的情緒所受到的影響,其實也很劇烈。如果你莫名出現某些沉重而負面的想法,很可能是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我處理過的個案中,很多人受情緒影響深遠,雖然已經對引發情緒的事件漸漸因時間沖淡,但影響並沒有隨之減少。 情緒沒有適當的處理,會一直在身體裡積壓,而且會深深影響對於人生、周遭的想法、價值觀。 因別人產生的情緒所受到的影響,其實也很劇烈。如果你莫名出現某些沉重而負面的想法,很可能是受到別人情緒的影響。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過年對於多數人似乎是又愛又恨的假期 除了一年當中休最多天之外 還是與家人連日朝夕相處的一大考驗… 光是想像就足夠頭疼不已 面對親友們的關心問候 表面謙禮微笑 內心可能怨氣指數不斷攀升 直到沸騰 轉為尷尬收場 相信這畫面各位心有戚戚焉 也真心不樂見 到底為什麼會演變為如此劇本呢? 答案是: 情緒
Thumbnail
回溯我們在成長與求學的時期,有人真正教導我們分辨各種情緒嗎?當心情飛揚或陷入低潮時,別人給予我們的回應又是什麼呢? 很奇妙地,當我們在學校獲得好成績回家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時,很多時刻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支持與鼓勵,反而希望我們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刻意打壓我們愉悅的情緒;被同學霸凌而感到委屈難過時,也被要求
Thumbnail
回溯我們在成長與求學的時期,有人真正教導我們分辨各種情緒嗎?當心情飛揚或陷入低潮時,別人給予我們的回應又是什麼呢? 很奇妙地,當我們在學校獲得好成績回家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時,很多時刻我們得到的並不是支持與鼓勵,反而希望我們不要太過得意忘形而刻意打壓我們愉悅的情緒;被同學霸凌而感到委屈難過時,也被要求
Thumbnail
如果你學過人類圖,會知道頭腦是重要的外在權威,是幫助別人做決定的,而內在權威才是人們仰賴作出適合自己決定的依據,其中,世界約有一半的人是情緒權威,代表情緒中心有定義;情緒中心沒有定義/空白的人,則容易接收情緒,爆發的時候是加倍奉還。你是哪一種人呢?取得你的人類圖
Thumbnail
如果你學過人類圖,會知道頭腦是重要的外在權威,是幫助別人做決定的,而內在權威才是人們仰賴作出適合自己決定的依據,其中,世界約有一半的人是情緒權威,代表情緒中心有定義;情緒中心沒有定義/空白的人,則容易接收情緒,爆發的時候是加倍奉還。你是哪一種人呢?取得你的人類圖
Thumbnail
一個人的情緒不但能影響自己本身,還會從自身向外影響到各個層面,不論是親情、友誼、職場、親子關係、夫妻感情…,所有向外的人際關係,因為每一種關係都需要用心去經營…
Thumbnail
一個人的情緒不但能影響自己本身,還會從自身向外影響到各個層面,不論是親情、友誼、職場、親子關係、夫妻感情…,所有向外的人際關係,因為每一種關係都需要用心去經營…
Thumbnail
對於事件的情緒反應,是一個人認識自己的敲門磚,但我發現許多人常會把情緒跟自己隔開來,或許因為在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過程,也都不能容許有情緒,又或者有情緒就會被貼標籤,也難怪我們對於情緒如此陌生。在課堂裡⋯⋯
Thumbnail
對於事件的情緒反應,是一個人認識自己的敲門磚,但我發現許多人常會把情緒跟自己隔開來,或許因為在我們從小被教育的過程,也都不能容許有情緒,又或者有情緒就會被貼標籤,也難怪我們對於情緒如此陌生。在課堂裡⋯⋯
Thumbnail
有的人習慣表達自己的心情 也有人千言萬語,只好讓月亮代表我的心 還有人渴望表達情緒,但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更有人說出口就後悔,可是沒有方法可以調整 面對情緒沒有標準答案 幾時踏上認識情緒的旅程都不嫌晚!
Thumbnail
有的人習慣表達自己的心情 也有人千言萬語,只好讓月亮代表我的心 還有人渴望表達情緒,但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更有人說出口就後悔,可是沒有方法可以調整 面對情緒沒有標準答案 幾時踏上認識情緒的旅程都不嫌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