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視:高山『薊』(千元大鈔:塔塔加薊?玉山薊?阿里山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Part A、前言

完整文章:高山『薊』遊記彙整

FB:【好野遊 賞台灣

長久以來,關於台灣中央銀行發行的2005年版千元大鈔上的『薊』,網路資料都說是『玉山薊』。

raw-image

2019.02.23這則新聞公布:千元大鈔上的「薊」是新品種,命名為〖塔塔加薊〗。

前幾年開始接觸高山的時候,就困混於〖玉山薊〗、〖阿里山薊〗兩者之間的分辨。

當時,還不知道有〖塔塔加薊〗,都以為千元大鈔上的「薊」就是〖玉山薊〗。

雖然還蠻容易在高山步道看到「薊」,熱門的玉山、雪山、武陵四秀都很容易看到。

拍照整理成遊記後檢視,當時在高山步道所記錄的「薊」,〖阿里山薊〗的比例高很多。(就是這篇文章縮圖裡面最右邊的C品種)。

raw-image

當時剛剛開始去認識「薊」,光是分辨〖玉山薊〗、〖阿里山薊〗,就花了三四年。(沒想到原來還有一個新品種的〖塔塔加薊〗)

新聞裡面附的照片,不愧出自專業之手,各種差異對比寫得非常清楚,對於幫助分辨三種「薊」,非常有用。

左邊A、〖塔塔加薊〗。

中間B、〖玉山薊〗。

右邊C、〖阿里山薊〗。

raw-image

在高山上遇到「薊」,不一定每次都會看到花和果莢種子,

所以這張分辨圖中的花型、果莢種子長度,若不做採集分析,很難在高山現場幫助分辨到底是哪一種『薊』?

這三種「薊」葉子的裂葉型態,差異算是不小,作為分辨的依據,還算是個方便的特徵差別。

從這張分辨圖最上面的三種「薊」裂葉型態,可以看得出來:

  1. 〖塔塔加薊〗的裂葉最為細長,而且裂葉之間的距離最寬,幾乎成一個大U字弧度,裂葉本身全緣,不會再有鋸齒裂葉。
  2. 〖玉山薊〗的裂葉也是細長型,但是比塔塔加薊〗裂葉短一點點,裂葉距離比較密,成一個小U或是大V型弧度,裂葉本身還會有些許裂葉鋸齒。
  3. 〖阿里山薊〗的裂葉是寬短型,裂葉距離密,成一個小U或是小V型弧度,裂葉本身還會有些許裂葉鋸齒。


所以從裂葉長寬形狀、裂葉距離、裂葉是否還有裂葉鋸齒,這三點可以在現場細分出〖塔塔加薊〗、〖玉山薊〗、〖阿里山薊〗。

個人所拍到的高山『薊』,把三者排列在一起,就蠻明顯的:

〖塔塔加薊〗

raw-image

〖玉山薊〗(下面這張,個人還是有點存疑)

raw-image

〖阿里山薊〗

raw-image

除了新發現的〖塔塔加薊〗,台灣的『薊』還有9種,和2個變種,前面提到的〖玉山薊〗、〖阿里山薊〗之外,還有〖細川氏薊 〗、〖鱗毛薊 〗、〖北村氏薊〗,低海拔的〖南國小薊〗。

一開始以為『玉山薊』和『阿里山薊』最大差異是花,深紫色花是『玉山薊』,而『阿里山薊』有粉紫色花和黃色兩種花色,不過,很少遇到盛開中的『薊』,實在很難就以花色確認。

備註:

一般俗稱的『雞角刺』到底是指『阿里山薊』?還是『南國小薊』?也是眾說紛紜,這點還沒有確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野遊賞台灣的沙龍
17會員
32內容數
以【缸爐碳烤】這道工法烘烤出來的蔥燒餅,外皮酥脆,彈性咬勁麵體內裡襯托出蔥末濃郁香氣,相對於目前電爐、瓦斯烘烤出來的蔥燒餅,【缸爐碳烤】蔥燒餅口感提升許多。【缸爐碳烤】蔥燒餅,一些店家會稱作三角餅、大燒餅、黃橋燒餅。
2023/06/07
陶缸碳烤燒餅店(沒有招牌) 記錄相簿:〖烤餅:缸爐炭燒〗陶缸碳烤燒餅店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21巷2弄3號 營業時間:06:00–10:00(老闆體力無法負荷天天營業,一週只有營業週六週日兩天) 品項:蔥花燒餅 品項: 缸爐: 燒餅口味: 蔥:濃厚。 油:正常。 鹽甜:正常。 酵母:氣孔豐
Thumbnail
2023/06/07
陶缸碳烤燒餅店(沒有招牌) 記錄相簿:〖烤餅:缸爐炭燒〗陶缸碳烤燒餅店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21巷2弄3號 營業時間:06:00–10:00(老闆體力無法負荷天天營業,一週只有營業週六週日兩天) 品項:蔥花燒餅 品項: 缸爐: 燒餅口味: 蔥:濃厚。 油:正常。 鹽甜:正常。 酵母:氣孔豐
Thumbnail
2023/04/23
目前在雙北桃宜搜查到的【缸爐碳烤】店家資料大約30家,截至2023.04月,已經品嚐調查了約莫20家缸爐炭烤蔥燒餅,持續進行記錄中。 目前紀錄過的缸爐碳烤蔥燒餅,以面體彈Q韌度來區分,大約可以分成幾種大類型:「蓬鬆、彈Q、厚實、爆蔥、清淡」,以這幾種大類型組合出數種不同小組別: 蓬鬆彈Q組:和記、合
Thumbnail
2023/04/23
目前在雙北桃宜搜查到的【缸爐碳烤】店家資料大約30家,截至2023.04月,已經品嚐調查了約莫20家缸爐炭烤蔥燒餅,持續進行記錄中。 目前紀錄過的缸爐碳烤蔥燒餅,以面體彈Q韌度來區分,大約可以分成幾種大類型:「蓬鬆、彈Q、厚實、爆蔥、清淡」,以這幾種大類型組合出數種不同小組別: 蓬鬆彈Q組:和記、合
Thumbnail
2023/02/01
手撕開「老宜記」蔥燒餅麵體,可以看到麵體裡面的酵母發麵的麵筋和氣孔, 看起來真是可口。 麵糰呈現這樣的麵筋彈性Q度,和擀麵步驟比較有關聯, 麵筋Q度雖然和是否採用「缸爐碳烤」、「老麵酵母發麵」比較沒有直接關連性,但是依然受到缸爐碳烤的影響,加重了麵筋Q度。 這引發個人一個好奇心: 如果「擀麵到有麵
Thumbnail
2023/02/01
手撕開「老宜記」蔥燒餅麵體,可以看到麵體裡面的酵母發麵的麵筋和氣孔, 看起來真是可口。 麵糰呈現這樣的麵筋彈性Q度,和擀麵步驟比較有關聯, 麵筋Q度雖然和是否採用「缸爐碳烤」、「老麵酵母發麵」比較沒有直接關連性,但是依然受到缸爐碳烤的影響,加重了麵筋Q度。 這引發個人一個好奇心: 如果「擀麵到有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應該是植物特色大揭密的最後一集了,真的很高興有人喜歡我這種奇奇怪怪(?)的系列。本文介紹了臺灣原生植物棋盤腳、倒地鈴和金線蓮,包括它們的生長環境、特色和用途。以及他們在漫畫《採集人的野帳》中的戲分。
Thumbnail
這應該是植物特色大揭密的最後一集了,真的很高興有人喜歡我這種奇奇怪怪(?)的系列。本文介紹了臺灣原生植物棋盤腳、倒地鈴和金線蓮,包括它們的生長環境、特色和用途。以及他們在漫畫《採集人的野帳》中的戲分。
Thumbnail
接續上集,本篇是介紹《採集人的野帳》這篇台漫裡出現的有趣植物!包括臺灣杉、罌粟和水筆仔。文章內容描述了這些植物的特徵、與人的關係。因為上篇有人喜歡所以繼續寫了!對漫畫有興趣者請左轉前往CCC追漫台。如果有人想知道上一集在介紹什麼,也歡迎去看之前的文章喔!接下來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接續上集,本篇是介紹《採集人的野帳》這篇台漫裡出現的有趣植物!包括臺灣杉、罌粟和水筆仔。文章內容描述了這些植物的特徵、與人的關係。因為上篇有人喜歡所以繼續寫了!對漫畫有興趣者請左轉前往CCC追漫台。如果有人想知道上一集在介紹什麼,也歡迎去看之前的文章喔!接下來讓我們開始吧!
Thumbnail
逛國泰花市,認識很多朋友,每位朋友都在自己的專長領域中認真經營。其中不乏有園藝老師,自己培育蘭花新品種,從品種交配到開花出盆,要花費七年的時間。 蝴蝶蘭的價格100台幣上下,賣相好的150台幣,也有昂貴的品種。
Thumbnail
逛國泰花市,認識很多朋友,每位朋友都在自己的專長領域中認真經營。其中不乏有園藝老師,自己培育蘭花新品種,從品種交配到開花出盆,要花費七年的時間。 蝴蝶蘭的價格100台幣上下,賣相好的150台幣,也有昂貴的品種。
Thumbnail
夏秋交替的季節,因為降雨帶來的濕度夠,再加上溫度也不再那麼燥熱,路邊隨處可見叢簇的野草開始綻放它們的美艷,過去都不曾用心留意這些野草的美,但自從再次登山健行並重拾攝影以來,正好躬逢其盛野草們最美艷不可方物的一刻,另一方面也受到熱衷此道的山友啟發,於是乎萌生想要為這些野草留下開花時的照片紀錄.....
Thumbnail
夏秋交替的季節,因為降雨帶來的濕度夠,再加上溫度也不再那麼燥熱,路邊隨處可見叢簇的野草開始綻放它們的美艷,過去都不曾用心留意這些野草的美,但自從再次登山健行並重拾攝影以來,正好躬逢其盛野草們最美艷不可方物的一刻,另一方面也受到熱衷此道的山友啟發,於是乎萌生想要為這些野草留下開花時的照片紀錄.....
Thumbnail
這篇主要彙整「蔓莖群」堇菜分類的四種堇菜: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這是「普萊氏堇菜」,在烏來信賢步道昇龍瀑布附近的石璧上看到幾株普萊氏堇菜,數量也不是很多,乍看普萊氏堇菜,有點像台北堇菜(第三張照片是台北堇菜)。 完整版: 〖堇菜〗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Thumbnail
這篇主要彙整「蔓莖群」堇菜分類的四種堇菜: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這是「普萊氏堇菜」,在烏來信賢步道昇龍瀑布附近的石璧上看到幾株普萊氏堇菜,數量也不是很多,乍看普萊氏堇菜,有點像台北堇菜(第三張照片是台北堇菜)。 完整版: 〖堇菜〗蔓莖群:台北堇菜、普萊氏堇菜、茶匙黃、心葉茶匙黃
Thumbnail
長久以來,關於台灣中央銀行發行的2005年版千元大鈔上的『薊』,網路資料都說是『玉山薊』。 2019.02.23這則新聞公布:千元大鈔上的「薊」是新品種,命名為〖塔塔加薊〗。
Thumbnail
長久以來,關於台灣中央銀行發行的2005年版千元大鈔上的『薊』,網路資料都說是『玉山薊』。 2019.02.23這則新聞公布:千元大鈔上的「薊」是新品種,命名為〖塔塔加薊〗。
Thumbnail
「百金」這個名字很難跟植物聯想在一起,這是為了彰顯它藥用特性,喻為其身價昂貴。原本百金屬僅有一種百金,分布台灣、日本和琉球群島,而後新增一種為「百金花」,兩者僅差「花」一字之別,對一般人而言,名字很容易造成混淆。但為何要取那麼接近的中文名,而不考慮其他的呢?
Thumbnail
「百金」這個名字很難跟植物聯想在一起,這是為了彰顯它藥用特性,喻為其身價昂貴。原本百金屬僅有一種百金,分布台灣、日本和琉球群島,而後新增一種為「百金花」,兩者僅差「花」一字之別,對一般人而言,名字很容易造成混淆。但為何要取那麼接近的中文名,而不考慮其他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