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人的野帳:特色植物大揭密(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前言:

接續上集,本篇是介紹《採集人的野帳》這篇台漫裡出現的有趣植物!因為有人喜歡所以繼續寫了!對漫畫有興趣者請左轉前往CCC追漫台。如果有人想知道上一集在介紹什麼,也歡迎去看之前的文章喔!接下來讓我們開始吧!

防雷預警!以下有輕微劇透!

台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台灣杉出現於故事的第一章。原本是腊葉館的館藏標本,但在涼山與福源大哥曬標本的過程中遺失。這件事讓松尾先生大動肝火。對故事不熟的人可能會想說:「大不了再採一次就好啦」。但事情沒這麼簡單,當時想採集台灣杉需要面對兩個問題:「怎麼去」「怎麼採」

收藏於腊葉館內的台灣杉標本(圖源:作者自己)

收藏於腊葉館內的台灣杉標本(圖源:作者自己)

先說「怎麼去」:台灣杉是冰河時期的孑遺物種,只分布於台灣1500~2500的山區。當時山區交通並不像現在這麼便捷,上山一趟就需要做許多準備。還可能遇到自然災害或原住民襲擊。總的來說,光是入山就不容易。

接著說「怎麼採」:台灣杉是柏科台灣杉屬的植物,其特點就是—能長得非常高!他的平均高度是30公尺,目前的最高紀錄則是84.1公尺。而唯一的採集方法就是爬樹去摘,當時只能依賴簡單的繩子進行攀爬,即使現代有專業設備可以使用,但仍是一項辛苦的工作。

而台灣杉是台灣原生種植物,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個以台灣命名的植物。除了在植物學中的地位,也因為其抗蟲害、易於加工的特性,在以前經常作為建築或器具的材料。不少從日治時期留到現在的老房子,通常就是用紅檜或台灣杉建造的。

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註:本文不鼓勵大家吸食毒品,請大家不要嘗試。找鐵飯碗也不是這種找法。

罌粟出現於第五章:山賊村。涼山一行人到野外進行採集植物的工作,因緣際會下來到一處小山村休息過夜,卻發現居民偷種的罌粟田。而它的作用就如漫畫中所展現的,是製作鴉片的材料。

罌粟是罌粟科與罌粟亞科開花植物的泛稱,為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西亞與土耳其一帶。其中用於提煉鴉片的是名為〝鴉片罌粟〞(Papaver somniferum)的品種,它的枝葉、果實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生物鹼,其中以嗎啡成分占比最大。可用於製造鴉片、嗎啡與海洛因。

農民會將未成熟的罌粟果實割破,將流出的白色汁液收集起乾燥,熬煮後就會變成鴉片。起先它只是單純作為一種中藥使用,通常是直接口服或煮成湯藥,而且味道非常糟糕。直到有人發明了用菸斗吸食的方法,於是鴉片就光榮地從藥物變成了毒品。

清初時的台灣就已經出現許多鴉片館。但在日治時期,鴉片變成總督府的專賣品,因此民間開始違法走私鴉片,不過這些鴉片大多是由中國偷渡進入台灣,而山賊村的居民更大膽,乾脆自己製造。而這也可以解釋為村裡的居民這麼防範外人。

水筆仔(Kandelia obovata):

水筆仔出現於第十章:基隆採集篇。屬於紅樹科水筆仔屬植物,主要生長於河口濕地。同行的佐佐木先生非常開心能看到它,因為他先前以為這種植物已經滅絕了。而第一次見到水筆仔的涼山以為樹上的長條物體是果實,但被松尾先生糾正,並告訴它這是幼苗。

而這些所謂的幼苗,其實是所謂的胎生苗。表皮含有含有單寧酸,可防止水生動物的啃食,同時內部含有空隙,能漂浮在水上。而水筆仔的果實成熟後不會馬上脫離枝頭,而是繼續留在母株上成長為筆狀幼苗,最後才脫離母株並長成一棵新的水筆仔。

水筆仔幼苗(圖源:作者自己)

水筆仔幼苗(圖源:作者自己)

水筆仔本身沒有太多的經濟價值。但能減緩水流對堤岸的侵蝕,同時也有防風、淨化水質的作用。但目前基隆的水筆仔族群已完全滅絕,最後一筆紀錄是1924年佐佐木瞬一發現的20株水筆仔。目前台灣最大的分布地則位於淡水的紅樹林保護區。

後記:

謝謝幫我按讚的各位!!非常感謝!真的很高興有人喜歡這個系列。

希望沒有出錯如果有請跟我說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順便跑了一趟台北植物園跟淡水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雖然我本來就住淡水但老街的物價真可怕

植物園的腊葉館有採集人的番外!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好了碎碎念就到這兒


採集人的野帳:特色植物大揭密!

avatar-img
6會員
26內容數
將給大家介紹台漫中出現的那些事件、特殊物品,以及科普它們的原型以及歷史演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風不加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採集人的野帳》是英張連載於CCC追漫台的漫畫作品。講述日治時期台籍少年涼山因為不小心燒毀植物學家佐佐木先生的採集結果,因此進入植物園打工還債的故事。而在漫畫中,出現了許多有趣的植物,但礙於篇幅不可能全部介紹,因此挑選了其中幾樣比較有趣的植物,例如掌葉蘋婆、萬年松等等。並向大家介紹它們的特性。
《築夢寫真》是ARKU老師的漫畫作品《北城百畫帖》的其中一篇故事。講述了攝影師吳瑞光和懷抱著歌手夢的珈琲店女給玉樹,兩人因工作在百畫堂相遇所發生的故事。 在那個年代,照相機、唱片、珈琲店在當時是摩登的象徵,也在故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們藉此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些物品的原型是甚麼模樣,以及相關的歷史故事。
《友繪的小梅屋記事簿》是清水老師和三色坊Haku的漫畫作品,目前刊登在CCC追漫台中。講述了在1920年代的台北,發生在料亭小梅屋之女友繪身上的故事。 本文主要介紹在漫畫中出現的臺灣料理,反正講吃的大家都懂,對漫畫不熟也歡迎進來看看。
主要介紹《北城百畫帖》中出現的真實歷史背景,以及漫畫中出現的一些有趣物品。
《採集人的野帳》是英張連載於CCC追漫台的漫畫作品。講述日治時期台籍少年涼山因為不小心燒毀植物學家佐佐木先生的採集結果,因此進入植物園打工還債的故事。而在漫畫中,出現了許多有趣的植物,但礙於篇幅不可能全部介紹,因此挑選了其中幾樣比較有趣的植物,例如掌葉蘋婆、萬年松等等。並向大家介紹它們的特性。
《築夢寫真》是ARKU老師的漫畫作品《北城百畫帖》的其中一篇故事。講述了攝影師吳瑞光和懷抱著歌手夢的珈琲店女給玉樹,兩人因工作在百畫堂相遇所發生的故事。 在那個年代,照相機、唱片、珈琲店在當時是摩登的象徵,也在故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們藉此來簡單介紹一下這些物品的原型是甚麼模樣,以及相關的歷史故事。
《友繪的小梅屋記事簿》是清水老師和三色坊Haku的漫畫作品,目前刊登在CCC追漫台中。講述了在1920年代的台北,發生在料亭小梅屋之女友繪身上的故事。 本文主要介紹在漫畫中出現的臺灣料理,反正講吃的大家都懂,對漫畫不熟也歡迎進來看看。
主要介紹《北城百畫帖》中出現的真實歷史背景,以及漫畫中出現的一些有趣物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台灣全面禁伐的政策已經實行了30年,但「山老鼠」卻始終存在,為什麼盜伐案難以遏止?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從高山森林一路追蹤到木材加工廠、地下交易市場、在地原住民家庭,深入調查「福爾摩沙珍貴林木盜伐」議題。以被聖化的「神木」為中心,沿著死去木頭的蹤跡,探索一條關於生存與暴利。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
Thumbnail
海岸附近常見歸化的龍舌蘭與瓊麻,景觀常用的萬年麻和皇冠龍舌蘭,並不罕見卻難以分別,其實它們都有各自的特徵足以辨別。 這篇涵蓋了龍舌蘭屬、吊蘭屬、金棒蘭屬、萬年麻屬常見的植物並做成檢索表以供查尋。
Thumbnail
2024/07/23 撰於苗栗縣通霄鎮 藺草的奇妙冒險正式開始   首先是關於藺草種植地的選擇。藺草的種植僅分布在通苑、大甲地區,外婆說,種植藺草需要較屬於沙質的水田,栽種方式和平時常見的水稻有點類似,種植幼苗就是如同插秧一般調整間隔,將幼株插入水田………
Thumbnail
自古以來,人類只能佇立於蒼天古木之下,瞻仰大自然無盡的生命力;妒忌地看著鳥獸棲息於巨木之上,想像著它們眼中居高臨下的景色又是如何? 「尋樹的人」是台灣第一個研究團隊團隊身體力行地尋樹、攀樹。他們穿梭在台灣的森林尋找古籍、原住民耆老所說的巨木,除了拍攝巨木的等比例全身照,也為我們大來樹冠層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台灣全面禁伐的政策已經實行了30年,但「山老鼠」卻始終存在,為什麼盜伐案難以遏止?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從高山森林一路追蹤到木材加工廠、地下交易市場、在地原住民家庭,深入調查「福爾摩沙珍貴林木盜伐」議題。以被聖化的「神木」為中心,沿著死去木頭的蹤跡,探索一條關於生存與暴利。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採集人的野帳是一部台漫,描述了日治時期的植物採集職人在臺灣的故事,霉女因為人物的互動關係進而被吸引進這部漫畫世界。在漫畫中,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一些臺北植物園的角落。大家有興趣的話,不妨到臺北植物園實地遊玩,感受時代的風貌與漫畫的場景。
Thumbnail
海岸附近常見歸化的龍舌蘭與瓊麻,景觀常用的萬年麻和皇冠龍舌蘭,並不罕見卻難以分別,其實它們都有各自的特徵足以辨別。 這篇涵蓋了龍舌蘭屬、吊蘭屬、金棒蘭屬、萬年麻屬常見的植物並做成檢索表以供查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