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工作的挑戰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進駐在好想工作室,經常被諮詢幾個關於職涯的問題,剛好最近也在因應公司的擴張做了蠻多的調整跟學習,覺得可以整理一些經驗跟想法分享出來:
如果有機會回到20歲告訴我自己一句話,我會說「請開始學習用投資的角度來審視你的每一個抉擇」
可以帶著好想工作的心情上班的人算是幸福吧
常言道,年輕最大的本錢就是可以犯錯。人生路途百百款,成功不可預測,只有失敗可以比較容易避免,世界上沒有可以一步登天的捷徑,只有透過不斷的嘗試與抉擇,刪掉不適合自己的道路才能引領你前往最適合自己的途徑,差別在於有些人是10幾歲的時候開始,有些人是20幾歲出社會的時候開始,有些人是30幾歲開始遇到職涯瓶頸的時候開始,而有些人則是40歲以後完成了各種社會期待,開始回頭面對自己人生的時候才開始,希望以下一些問答的內容能夠有機會幫助遇到類似問題的人建立自己的思考架構。

前端的技術框架這麼多,我到底應該怎麼選擇?

從大尺度的範圍來說,選擇自己能夠進入的市場主流會是一個合理的選項,例如在歐美主要是以 React,台灣或是中國 Vue 的使用者多,對於自己的就職選擇會有比較多的出路,一般來說也可以評估專案的生態系與社群發展速度做為參考,但主要的評估點我會比較建議去看心目中理想公司或是類似的團隊使用的技術是什麼,他們為什麼採取這樣的技術架構去解決他們現在碰到的問題,理由是什麼?
前端的框架或是套件發展速度飛快,每個工具的誕生都是為了解決特定的問題,但這些特定的問題不一定在你所屬的產業環境會碰到,因此認真的了解自己想要進入的產業所需要的人才屬性以及其背後的思考脈絡才能幫助你做出正確的抉擇,一個簡單做法是去面試幾間類似的公司,詢問技術主管採用該項框架,例如 GraphQL、hook、或是 sass 等技術框架的理由是什麼,對團隊的運作帶來什麼樣的具體幫助,或是是否是為了要解決產品的某個特殊需求而採用。
讓你的學習跟對工具的熟悉集中在特定的選擇或是發展方向對於職涯的發展會有比較大的加速效果,盡可能不要廣泛的亂點技能樹,而是要能從技能樹的發展讓面試者可以看出你的個人發展藍圖與脈絡是與公司或團隊的發展方向具有一致性或是高度相關。

我要怎麼判斷一個技術職缺是不是真的 senior?

第一當然就是待遇,沒辦法開出合理待遇的團隊通常也意味著沒有足夠的工程文化,這種現象常見於接案公司,這類職缺多半具有很多新技術需求、技能組合廣泛欠缺策略,以及較少提到軟體工程相關素養,像是 git flow, documentation, testing 技能的相關需求。
以我與矽谷大型網路公司的朋友交流的過程以及現在實際參與團隊在 scale 階段的經驗,是否具有 scalable 的軟體知識以及管理能力會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對於程式碼品質、軟體 profiling、效能優化以及 code review 的經驗都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能算是稱職的資深人員,以我朋友之前在 slack 加入三個月之後就要開始帶領數十人的團隊這種情況而言,上述的能力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會高度的被需要才能夠維持穩定的軟體交付品質,如果一個公司的 senior 職缺並沒有這相關的需求,通常也意味著公司的成長性不好或是工程文化水平不夠。

如果我現在學的是比較冷門的領域,例如生醫資訊,該怎麼開始準備進入職場?

大部分在台灣學界冷門的領域在美國通常都已經有相應的產業鏈,因此最快的捷徑就是去美國念一個碩士然後投入相關領域,通常在台灣有得念的題材在美國都已經有發展五年左右的公司可以去,但台灣通常會處在沒有太多機會的狀態,以我自己為例,在2011年開始碰深度學習跟AI的技術發展與相關課程,但一直到2017年才開始在台灣有比較多的機會,美國是在2002年左右就開始投入相關的研究,在2013年附近就已經有不少機會,是必須要正視的現實;如果有家庭或是感情因素需要留在台灣又想要進入相關領域,那麼讓自己能夠在相近的圈子有一定的曝光度(Presence)會是一個可行的策略,例如參與 g0v hackathon 去提案或是參與專案,就會有比較高的機率接觸到業界的關鍵詞或是人脈,透過學習別人怎麼實作專案也可以加速自己跟業界接軌的速度。

今天看了一個不錯的影片在講不能幫你致富的消費,會讓人愈買愈窮,其實也是一種資源支配的問題,只是抉擇關係到的資源是時間,購買行為是關係到可動支的現金,但兩者之間其實是可以經由個人價值的連結進行轉換的。
我從出社會到今年大約七年的時間,一直到過去一年才讓我的可支配所得跟我的大學同學們落入差不多的範圍,最主要的原因是要避免我的機會成本一下子落入過高的區間而進入了買車買房等完成社會期待的路線,在兩年半以前我的工作跟寫程式通常沒有太高度直接的相關,是刻意為了組合出能夠獨立交付產品能力而選擇的路線,代價就是手上的可動用現金跟履歷上的好看職銜會很少,好處是我可以最大化我想要學習的技能點數組合成我想要的人生與個人價值,一般來說這個過程要走大約十年的時間,愈早開始的好處是機會成本愈小,但相對的可動用的資源也少,除非台灣有一天生態系成熟到像矽谷一樣,不然以現在的環境來說還是相對艱辛與困難的道路,對應的問題就是高風險選擇的代價過高,能夠避免落入極端的方式就是盡可能不要讓自己愈過愈窮,不管是物質上或是精神上都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3會員
38內容數
本專題著重於探討資料分析實務,從實務經驗出發,探索學校所教導的建模以外的各項技術,包含資料前處理、營運整合與成效評估、團隊文化建構等等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fa Hsue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方格子無廣告簡潔的介面非常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閱讀或創作 身為一個宅宅工程師,螢幕打開應該就是要黑黑 der 才算是稱職(?) 方格子的介面因為沒有廣告也夠簡單,因此特別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創作或是閱讀,在 Chrome 上面有許多外掛可以使用,新版的 Chrome 也可以選擇黑暗模式
方格子無廣告簡潔的介面非常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閱讀或創作 身為一個宅宅工程師,螢幕打開應該就是要黑黑 der 才算是稱職(?) 方格子的介面因為沒有廣告也夠簡單,因此特別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創作或是閱讀,在 Chrome 上面有許多外掛可以使用,新版的 Chrome 也可以選擇黑暗模式
近年來,拜行動網路與視訊會議軟體像是 Google Hangout 這類服務的成本下降之賜,以及在國際大城市的交通壅塞、房價與生活品質問題日益嚴重的推波助瀾之下,遠端工作漸漸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生活風格。在這些選擇遠端工作的族群當中,又可分為在家工作者與數位遊牧工作者兩大類型。
MOPCON 做為高雄或是說南部最大的技術社群聚會,除了是一個大家碰面寒暄的場合,一直以來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養皿與練兵場,前幾年從創辦人們開始回歸家庭與職場之後,就一直歷經不斷的換血與組織改造。
昨天看完返校,許多畫面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面揮之不去,也引動了許多過往的回憶湧上,今天就趁著雨勢稍歇的時刻返回台大校園,嘗試拼湊起一些回憶。
前兩天因為看一些文章想起來當年在寫論文的時候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的回憶讓我忽然想要來好好介紹一下這個特殊的天賦,同時也是讓我困擾許久的一個問題。
方格子無廣告簡潔的介面非常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閱讀或創作 身為一個宅宅工程師,螢幕打開應該就是要黑黑 der 才算是稱職(?) 方格子的介面因為沒有廣告也夠簡單,因此特別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創作或是閱讀,在 Chrome 上面有許多外掛可以使用,新版的 Chrome 也可以選擇黑暗模式
方格子無廣告簡潔的介面非常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閱讀或創作 身為一個宅宅工程師,螢幕打開應該就是要黑黑 der 才算是稱職(?) 方格子的介面因為沒有廣告也夠簡單,因此特別適合用關燈模式進行創作或是閱讀,在 Chrome 上面有許多外掛可以使用,新版的 Chrome 也可以選擇黑暗模式
近年來,拜行動網路與視訊會議軟體像是 Google Hangout 這類服務的成本下降之賜,以及在國際大城市的交通壅塞、房價與生活品質問題日益嚴重的推波助瀾之下,遠端工作漸漸成為許多人追求的生活風格。在這些選擇遠端工作的族群當中,又可分為在家工作者與數位遊牧工作者兩大類型。
MOPCON 做為高雄或是說南部最大的技術社群聚會,除了是一個大家碰面寒暄的場合,一直以來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養皿與練兵場,前幾年從創辦人們開始回歸家庭與職場之後,就一直歷經不斷的換血與組織改造。
昨天看完返校,許多畫面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面揮之不去,也引動了許多過往的回憶湧上,今天就趁著雨勢稍歇的時刻返回台大校園,嘗試拼湊起一些回憶。
前兩天因為看一些文章想起來當年在寫論文的時候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的回憶讓我忽然想要來好好介紹一下這個特殊的天賦,同時也是讓我困擾許久的一個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其實我從出社會到現在工作20幾年了, 從事過服務業、電腦零售業、傳產製造業、到目前的電子製造業, 其實我內心對於工作一直有個想法, 那就是“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反映在日常工作的選擇上, 我雖然也陸續換了幾份工作, 面對大部份的轉換, 基本上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大部分的職涯選擇之所以困難, 往往是因為背後考量的不只是職涯發展, 還同時綑綁了對生活其他層面的期望, 綁進來的因素越多, 就越難做決定。 當手邊有不同的選擇要做決定時, 我喜歡用「以終為始」的概念來啟動整個決策流程, 先想清楚最後想抵達的是怎麼樣的地方, 再回推路徑, 具體的作法可以分成3個步驟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Thumbnail
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選擇一個適合的行業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從規模、細分、趨勢和陷阱等方面進行行業分析,並提出了收集資料、分析數據和實地調研等具體操作方法。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其實我從出社會到現在工作20幾年了, 從事過服務業、電腦零售業、傳產製造業、到目前的電子製造業, 其實我內心對於工作一直有個想法, 那就是“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反映在日常工作的選擇上, 我雖然也陸續換了幾份工作, 面對大部份的轉換, 基本上都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Thumbnail
大部分的職涯選擇之所以困難, 往往是因為背後考量的不只是職涯發展, 還同時綑綁了對生活其他層面的期望, 綁進來的因素越多, 就越難做決定。 當手邊有不同的選擇要做決定時, 我喜歡用「以終為始」的概念來啟動整個決策流程, 先想清楚最後想抵達的是怎麼樣的地方, 再回推路徑, 具體的作法可以分成3個步驟
Thumbnail
小志在20多歲畢業之後,開始從事資訊相關工作,30歲左右,搭上了網路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順利轉換到網路相關工作,做過網站企劃、電商行銷...等工作內容。轉眼間十年過去了,過了40歲的他,進入了職涯轉折的思考點。
Thumbnail
在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選擇一個適合的行業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從規模、細分、趨勢和陷阱等方面進行行業分析,並提出了收集資料、分析數據和實地調研等具體操作方法。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業生涯規劃對於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如何找到方向感的方法。內容包括產業發展、職場關係、是否被聘用和找到職場方向感等建議。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