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公主號是新冠肺炎製造機。為什麼我只上船一天就被趕下船。」
方格精選

「鑽石公主號是新冠肺炎製造機。為什麼我只上船一天就被趕下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標題是神戶大學醫院感染症內科教授岩田健太郎在鑽石公主號上的真實見聞。

現在去日本要小心⋯⋯日方這次的態度令人匪夷所思。這位感染科教授上鑽石公主號一天就被趕下船,現在正在某處自我隔離。他在Youtube上傳了兩個影片(日文版跟英文版)呈述船上真實情況,並呼籲日本正視這個問題。船上的感染管制依敘述看來有作等於沒做⋯紅區綠區不分,病毒在哪裡都不知道、不小心都會跟患者擦身而過。一般來說感染症專家有收過專業訓練知道該如何防止被傳染,出任務時會把自己保護好。但這次,上過鑽石公主號的感染專家們居然都很怕自己被感染。其實岩田教授現在也很害怕自己被感染,所以目前自我隔離完全不跟外界、家人接觸。船上一個常駐的感染專家也沒有,每個人都暴露在風險之中,連專家上去都不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教授最後語重心長提到當初SARS爆發時,他去北京出任務心裡其實也很害怕的

但跟這次鑽石公主號一比,當初SARS北京之行好多了⋯⋯

(聽到這一句話毛骨悚然😱)

教授的日文、英文影片,以及網友放在噗浪上的完整中文翻譯放在後面。我自己翻譯了幾段重要的部分供各位參考:

(3:30)

整體的狀況太糟糕了。我已經做了這個工作二十多年。非洲伊波拉、中國SARS我都經歷過,當然也經歷過自身受到安危的狀況,但有「自己會被感染」這種恐懼的時刻卻很少。為什麼呢? 因為我是專家,我清楚知道要如何不讓自己、也不讓別人感染伊波拉跟SARS、也熟知如何在設施內防止感染擴大,因此就算去中國、去非洲也不害怕。#但鑽石公主號的狀況實在太慘,讓我打從心底感受到恐懼。

(4:26)甚至認真覺得感染武漢肺炎也是沒辦法的事了。

(4:33)「船上完全沒有紅區(危險區)跟綠區(安全區)的分別,紅區需要穿戴PPE(個人防護設備)、綠區沒有穿戴也沒關係是我們用來防止感染的做法。但鑽石公主號上紅區跟綠區根本混在一起,哪裡危險、哪裡不危險完全看不出來。肉眼看不到的病毒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區別,但(在船上)根本連病毒在哪裡都不知道,個人防護裝置有人穿有人沒穿,工作人員有人戴N95有人沒戴,連發燒的人都自己從房間走去醫護室。這些情況都普遍能看到。」

「我接著打聽後才知道這裡連一位常駐的感染對策專家都沒有。之前偶爾也有專家進入覺得糟糕了(やばい) ,但他們即使建言也沒人想聽、還會被嫌棄。」

(11:09) 現在想想2003 SARS的時候情況也很糟糕,主要是因為當時中國情報不透明。但當時情報(跟這次比起來)更公開、至少有防治對策能保護自己不受感染。當時SARS死亡率10%我也很怕,但跟這次COVID、鑽石公主號相比,當時(心理上)其實輕鬆(らく)多了。」

✅教授日文youtube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60&v=W3X3RSmf7ds&feature=emb_logo

✅教授也拍了一個英文影片,英文很好👍

(原來教授也來美國當過內科住院醫師跟fellow)

https://youtu.be/vtHYZkLuKcI

✅網友做的中文逐字翻譯

https://www.plurk.com/m/p/np5xn9

avatar-img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的沙龍
90會員
4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018年的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比往年的日期早了一些,完全打亂了我的計畫。 我們醫院准許住院醫師作兩次的outside rotation (外院訓練),讓我們能夠拓展視野,學習不同地方的醫療生態。在外院訓練期間我們沒有幫到本院任何忙,院方還是照樣付我們薪水。我們可以選擇去全世界任何想去的醫院見習,也可以
台灣有位著名的醫師理財專家 #綠角,美國的話則有 Dr. James Dahle。Dr. Dahle是位(很帥的)急診醫師,在2014年出了” the White Coat Investor”這本書。本書已是醫師(尤其是住院醫師們)理財必備入門書。 美國的稅很重。以(主治)醫師的收入來說,在有州稅的
醫生= 另類的PODCAST主持人 最新一期的 #馬力歐陪你陪一杯 (Podcast)訪問的是34歲就當上商周總編輯的 #王文靜。這個PODCAST我幾乎每一集都有聽,他邀請的人物囊括各行各業,讓我在開車途中不知不覺學了不少東西。 這集請到的 #王文靜女士 跟 #馬力歐 雖然在商周的時間沒有重疊,但
住院醫師當了兩年半,急性闌尾炎看了不下五百個(尤其是在病房、急診,一天看五個都不稀奇)。乍聽之下是很簡單的診斷,但表現方式千變萬化,被誤診的不少。我就親眼過兩三個足以被當作M&M case報的例子。 其中最該注意的是被當成急性腸胃炎、便祕、泌尿道感染處理的急性闌尾炎。 嘔吐、發燒、腹痛是腸胃炎跟
這個月我在病房,而且是專門收呼吸道感染的病房。每年冬天,這個病房是住院醫師的惡夢,病人多、進出快、偶而還要轉去ICU。在所有病毒中,RSV應該最算最惡名昭彰的一隻了。 幾乎每個小孩兩歲前都會得到RSV。雖然大部分的時候RSV感染都跟一般感冒沒兩樣,卻是一歲前嬰兒住院主因。原因一感染性強,二易造成下呼
在2019 AAP展覽上,隨處可見賣花生粉的廠商。聽過LEAP study的人就知道,為什麼近年來花生粉這麼紅? 花生過敏在台灣較不常見,但不少美國小孩對花生嚴重過敏。許多學校甚至有”nut free policy”,任何小孩都不能帶堅果類食物到校,以免其他有過敏的人吃到(有的人甚至只要觸摸就會引發
018年的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比往年的日期早了一些,完全打亂了我的計畫。 我們醫院准許住院醫師作兩次的outside rotation (外院訓練),讓我們能夠拓展視野,學習不同地方的醫療生態。在外院訓練期間我們沒有幫到本院任何忙,院方還是照樣付我們薪水。我們可以選擇去全世界任何想去的醫院見習,也可以
台灣有位著名的醫師理財專家 #綠角,美國的話則有 Dr. James Dahle。Dr. Dahle是位(很帥的)急診醫師,在2014年出了” the White Coat Investor”這本書。本書已是醫師(尤其是住院醫師們)理財必備入門書。 美國的稅很重。以(主治)醫師的收入來說,在有州稅的
醫生= 另類的PODCAST主持人 最新一期的 #馬力歐陪你陪一杯 (Podcast)訪問的是34歲就當上商周總編輯的 #王文靜。這個PODCAST我幾乎每一集都有聽,他邀請的人物囊括各行各業,讓我在開車途中不知不覺學了不少東西。 這集請到的 #王文靜女士 跟 #馬力歐 雖然在商周的時間沒有重疊,但
住院醫師當了兩年半,急性闌尾炎看了不下五百個(尤其是在病房、急診,一天看五個都不稀奇)。乍聽之下是很簡單的診斷,但表現方式千變萬化,被誤診的不少。我就親眼過兩三個足以被當作M&M case報的例子。 其中最該注意的是被當成急性腸胃炎、便祕、泌尿道感染處理的急性闌尾炎。 嘔吐、發燒、腹痛是腸胃炎跟
這個月我在病房,而且是專門收呼吸道感染的病房。每年冬天,這個病房是住院醫師的惡夢,病人多、進出快、偶而還要轉去ICU。在所有病毒中,RSV應該最算最惡名昭彰的一隻了。 幾乎每個小孩兩歲前都會得到RSV。雖然大部分的時候RSV感染都跟一般感冒沒兩樣,卻是一歲前嬰兒住院主因。原因一感染性強,二易造成下呼
在2019 AAP展覽上,隨處可見賣花生粉的廠商。聽過LEAP study的人就知道,為什麼近年來花生粉這麼紅? 花生過敏在台灣較不常見,但不少美國小孩對花生嚴重過敏。許多學校甚至有”nut free policy”,任何小孩都不能帶堅果類食物到校,以免其他有過敏的人吃到(有的人甚至只要觸摸就會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