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過敏!! 嬰兒添加副食品時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2019 AAP展覽上,隨處可見賣花生粉的廠商。聽過LEAP study的人就知道,為什麼近年來花生粉這麼紅? 花生過敏在台灣較不常見,但不少美國小孩對花生嚴重過敏。許多學校甚至有”nut free policy”,任何小孩都不能帶堅果類食物到校,以免其他有過敏的人吃到(有的人甚至只要觸摸就會引發強烈過敏反應)。
LEAP study是2015年發表在NEJM新英格蘭雜誌上的文章,發現及早餵食嬰兒花生會降低未來孩子對花生過敏的機率。但對於要不要在添加花生粉之前做檢測,美國跟其他國家(澳洲等)意見出現了分岐。為了回答這個問題,2018年一篇發表在Allergy上的文章指出,” A no-screening approach for EPI has superior health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terms of number of peanut allergy cases prevented, QALY, and total healthcare costs compared to screening and in-office peanut introduction.” 意旨不檢測整體而言較有健康跟經濟效益。
綜合過去幾年的研究,2019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更新了指引。作為一個臨床醫師,根據這個指引以及其他研究結果我會建議家長:
🈯1. 懷孕哺乳期間不需要特意迴避高過敏食物,像是海鮮🐟、蛋🥚、花生🥜等只要新鮮、調理得當都可以吃🍴。
🈯2. 嬰兒在一歲之前,除了蜂蜜之外,對其它食物不用忌口,包括花生🥜、魚🐟、蛋🥚等在四個月大後都可以餵,也不需要依照特定順序。只要以一次一種的方式,慢慢增加種類即可。傳統上都是以米粉或麥粉開始,但這沒有什麼醫學根據。也有人會說要先餵蔬菜再餵水果,但嬰兒就是比較喜歡甜的東西,先給他們吃哪種並不會改變他們的喜好。不過蔬菜跟肉類一般來說營養價值較高。另外要注意調理以及餵食方式,以防誤嚥 (譬如四歲前都不該餵食整顆花生,魚要確定沒刺等)。
註: 開始副食品前要確定嬰兒肌肉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地步,最好洽詢你的小兒科醫師後再開始💪💪💪。
🈯3. 若嬰兒有濕疹,積極治療濕疹可能可以降低嬰兒對食物過敏的機會。但若濕疹很嚴重,在開始副食品前考慮給過敏科醫師做過敏原檢測。
以後如果有長輩告誡你懷孕不要吃海鮮或是嬰兒一歲前不要吃魚,可以跟他們分享這些最新研究結果跟指引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病房裡有個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的男孩,已經住院了十幾天。他之所以還不能回家是因為…. 媽媽不希望他回家。 媽媽表示已無力照顧他,希望他能去住group home (團體家屋,跟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住一起)。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是種肌肉疾病。病情會隨著
聽到知名男星在中國身亡的消息,深感遺憾。 年輕男性運動猝死時有所聞,最常歸因於心臟。想趁這個機會介紹美國sports physical的制度,給台灣家長做個參考。 ▶所有美國的小孩、青少年(女)參加班隊或校隊等各項運動團隊前都必須到自己醫師那裡做sports physical(運動健康檢查)並得到m
2019美國小兒科醫師年會請來了一位兒童營養專家Dr. Jennifer Savage Williams,教導我們如何有效引導小孩嘗試青菜、如何讓孩子愛上蔬菜。 首先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自己都不喜歡吃青菜,小孩當然也不會喜歡。父母的態度是讓寶寶願意嘗試青菜的最大關鍵: 1 父母必須顯示出對蔬
雖然手邊有很多重要的事要處理,但今天感觸很深一定要po...... 拜託各位家長務必【使用】而且【正確使用】安全座椅。不管你是否趕時間、不管小孩子喜不喜歡,只要: **小孩未滿145cm請務必使用booster seat。  安全帶需要正確的落在肩膀以及大腿上。** (小孩若還可以坐安全座椅,會比只
知名的JAMA pediatrics期刊在11/4發表了一篇有關學齡前兒童手機使用與大腦白質完整性的關聯的研究。這個研究使用MRI掃描幼童腦部,發現那些每天使用手機超過一個小時(AAP建議時數)的幼童腦部內,那些跟大腦認知執行功能有關的白質地較雜亂、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連結。除此之外,這些幼童語言跟認
順利遞件後我回到美國,開始思考如何準備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七月中到九月底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並不算長,何況我只能兼職準備。 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是一個說(問診)跟寫(病歷寫作)的考試,沒有標準答案,準備起來隔外困難。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所有考生都具備N1(基本門檻)的情況下,最後卻只有一半的人通過的原因。連日
病房裡有個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的男孩,已經住院了十幾天。他之所以還不能回家是因為…. 媽媽不希望他回家。 媽媽表示已無力照顧他,希望他能去住group home (團體家屋,跟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住一起)。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是種肌肉疾病。病情會隨著
聽到知名男星在中國身亡的消息,深感遺憾。 年輕男性運動猝死時有所聞,最常歸因於心臟。想趁這個機會介紹美國sports physical的制度,給台灣家長做個參考。 ▶所有美國的小孩、青少年(女)參加班隊或校隊等各項運動團隊前都必須到自己醫師那裡做sports physical(運動健康檢查)並得到m
2019美國小兒科醫師年會請來了一位兒童營養專家Dr. Jennifer Savage Williams,教導我們如何有效引導小孩嘗試青菜、如何讓孩子愛上蔬菜。 首先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自己都不喜歡吃青菜,小孩當然也不會喜歡。父母的態度是讓寶寶願意嘗試青菜的最大關鍵: 1 父母必須顯示出對蔬
雖然手邊有很多重要的事要處理,但今天感觸很深一定要po...... 拜託各位家長務必【使用】而且【正確使用】安全座椅。不管你是否趕時間、不管小孩子喜不喜歡,只要: **小孩未滿145cm請務必使用booster seat。  安全帶需要正確的落在肩膀以及大腿上。** (小孩若還可以坐安全座椅,會比只
知名的JAMA pediatrics期刊在11/4發表了一篇有關學齡前兒童手機使用與大腦白質完整性的關聯的研究。這個研究使用MRI掃描幼童腦部,發現那些每天使用手機超過一個小時(AAP建議時數)的幼童腦部內,那些跟大腦認知執行功能有關的白質地較雜亂、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連結。除此之外,這些幼童語言跟認
順利遞件後我回到美國,開始思考如何準備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七月中到九月底只有兩個月的時間並不算長,何況我只能兼職準備。 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是一個說(問診)跟寫(病歷寫作)的考試,沒有標準答案,準備起來隔外困難。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所有考生都具備N1(基本門檻)的情況下,最後卻只有一半的人通過的原因。連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容許孩子犯錯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關鍵,能促進學習、大腦發展、培養韌性及激發創造力。父母應營造安全包容的環境,將錯誤視為學習機會,鼓勵嘗試,以身作則,並區分錯誤和不良行為。培養成長型思維需讚揚努力而非天賦,鼓勵挑戰,協助分析錯誤,創造積極學習環境,讓孩子在犯錯中學習成長,發揮無限潛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空虛寂寞冷,並區分寂寞與孤獨的差異。作者以自身經驗及相關研究,指出寂寞源於社交需求未被滿足,而非單純缺乏伴侶。有效的社交關係才能帶來歸屬感,而現代科技雖拉近人與人距離,卻可能導致無效社交增加,加劇寂寞感。作者鼓勵讀者尋求有質量的社交互動,並提供一些應對寂寞的方法。
Thumbnail
我以前很害怕失敗,因為好像失敗了就會被人看不起?但進入到社會後,發現就算是成功人士,失敗的經驗也是多到不行,但會被人看不起的,是那些一再重複相同失敗,然後卻認為問題在於別人的一群。 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的時候,但這並不可怕。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當事情沒做好時,如果我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很難進步。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副食品引入的時機及方法,不同孩子的發展狀況需要量身定製的餵食策略。隨著研究顯示,提前在4-6個月引入副食品可能有助於降低特定食物過敏的風險,但每位嬰兒的發展速度不同,家長需根據個體差異進行調整。此篇作者同時提供相關建議和專業諮詢服務,以解決教養與育兒問題,讓每位家庭都能獲得客製化的支持。
我趁寶寶回診時順便問了醫生,醫生建議如果寶寶現在喝一般奶粉喝得順、也沒有過敏症狀的話,就不需要喝水解奶粉,因為一般奶粉的營養更完整,適合沒有過敏的寶寶吸收~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過敏問題,這不僅與季節變化有關,飲食習慣與生活環境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透過小華的故事,探討了現代加工食品的潛在危害,並呼籲父母重新審視孩子的飲食結構,提倡回歸天然健康的飲食,以改善過敏狀況。健康從自律開始,選擇自然食材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普萊德/啓碁「煙火秀」延後播出~愛是不要在股市漲跌中迷失自己 普萊德盤中及收盤歷史新高,加上啟碁上波歷史新高173.5,都同樣因為顧慮觀光股,怕被『盜精筆記』拿來濫罵延至今日 洛克菲勒名言:不論是要贏得財富,還是要贏得人生,優秀的人在競技中想的,不是輸了我會怎麼樣,而是要成為勝利者我應該做什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所羅門王的金句「This too shall pass」提醒我們,高光時刻和失敗都會過去。恐懼失敗源於遠古的生存本能,但現代社會應該修正這種心態。科學的進步靠的是不斷犯錯並從中學習。面對失敗,重要的是吸取教訓,而不是害怕和逃避。
Thumbnail
容許孩子犯錯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關鍵,能促進學習、大腦發展、培養韌性及激發創造力。父母應營造安全包容的環境,將錯誤視為學習機會,鼓勵嘗試,以身作則,並區分錯誤和不良行為。培養成長型思維需讚揚努力而非天賦,鼓勵挑戰,協助分析錯誤,創造積極學習環境,讓孩子在犯錯中學習成長,發揮無限潛能。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人普遍感受到的空虛寂寞冷,並區分寂寞與孤獨的差異。作者以自身經驗及相關研究,指出寂寞源於社交需求未被滿足,而非單純缺乏伴侶。有效的社交關係才能帶來歸屬感,而現代科技雖拉近人與人距離,卻可能導致無效社交增加,加劇寂寞感。作者鼓勵讀者尋求有質量的社交互動,並提供一些應對寂寞的方法。
Thumbnail
我以前很害怕失敗,因為好像失敗了就會被人看不起?但進入到社會後,發現就算是成功人士,失敗的經驗也是多到不行,但會被人看不起的,是那些一再重複相同失敗,然後卻認為問題在於別人的一群。 每個人都會遇到失敗的時候,但這並不可怕。真正需要擔心的是,當事情沒做好時,如果我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很難進步。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副食品引入的時機及方法,不同孩子的發展狀況需要量身定製的餵食策略。隨著研究顯示,提前在4-6個月引入副食品可能有助於降低特定食物過敏的風險,但每位嬰兒的發展速度不同,家長需根據個體差異進行調整。此篇作者同時提供相關建議和專業諮詢服務,以解決教養與育兒問題,讓每位家庭都能獲得客製化的支持。
我趁寶寶回診時順便問了醫生,醫生建議如果寶寶現在喝一般奶粉喝得順、也沒有過敏症狀的話,就不需要喝水解奶粉,因為一般奶粉的營養更完整,適合沒有過敏的寶寶吸收~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過敏問題,這不僅與季節變化有關,飲食習慣與生活環境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透過小華的故事,探討了現代加工食品的潛在危害,並呼籲父母重新審視孩子的飲食結構,提倡回歸天然健康的飲食,以改善過敏狀況。健康從自律開始,選擇自然食材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基礎。
Thumbnail
寶寶飲食過敏需要適時認知和應對。本文提供了食物過敏的相關症狀、影響和分類,並提供食物過敏檢核表以及針對常見的過敏源的食物。爸媽們餵食寶寶固體食物時,應特別注意食物過敏的症狀,並遵循低敏到高敏的原則來適時嘗試不同食物。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普萊德/啓碁「煙火秀」延後播出~愛是不要在股市漲跌中迷失自己 普萊德盤中及收盤歷史新高,加上啟碁上波歷史新高173.5,都同樣因為顧慮觀光股,怕被『盜精筆記』拿來濫罵延至今日 洛克菲勒名言:不論是要贏得財富,還是要贏得人生,優秀的人在競技中想的,不是輸了我會怎麼樣,而是要成為勝利者我應該做什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所羅門王的金句「This too shall pass」提醒我們,高光時刻和失敗都會過去。恐懼失敗源於遠古的生存本能,但現代社會應該修正這種心態。科學的進步靠的是不斷犯錯並從中學習。面對失敗,重要的是吸取教訓,而不是害怕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