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跟PODCAST主持人的共通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醫生= 另類的PODCAST主持人
最新一期的 #馬力歐陪你陪一杯 (Podcast)訪問的是34歲就當上商周總編輯的 #王文靜。這個PODCAST我幾乎每一集都有聽,他邀請的人物囊括各行各業,讓我在開車途中不知不覺學了不少東西。
這集請到的 #王文靜女士#馬力歐 雖然在商周的時間沒有重疊,但明顯聽得出兩人的上下關係。對馬力歐來講王文靜是前輩,訪問時有顧忌、比較保留是能理解的。而王文靜不愧是做過許多大人物封面專訪的沙場老將,在人物訪談的心理攻防上顯然略勝一籌。許多尖銳的問題都輕易的被她四兩撥千金帶過,還用了不少反問技巧讓馬力歐有點招架不住。
對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哲學觀已有一定掌握的受訪者是我最喜歡的類型。這種有中心思想的受訪者即使遇到困難的問題,也能很快的給出前後連續的答案。遇到這樣的受訪者,訪問者需要找出邏輯的漏洞才有攻破的可能。受訪者跟訪問者像西洋劍選手一般的互動,你來我往的過程有時比訪談內容本身還精彩。
醫生的工作裡有一大部分也是人物訪談(問診)。雖然訪談內容不一樣,許多技巧是互通的。訪談的基本是open-ended question,也就是與其詢問yes or no question,我們更希望用5W1H question (What? Who? Where? When? Why? How?)讓病人at least say some statement.
譬如說當馬力歐問道: 「你覺得這件事情是否對商周有影響?」
王文靜: 「有啊,當然有影響。」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黑人問號.jpg 😅
如果採用open-ended的問法,則會是: 「你覺得這件事情對商周有甚麼影響? 」
這讓我想到主治醫師教我的一招。
青少年病人來到醫院我們幾乎都會要求一對一訪談,詢問包括性行為、藥物濫用、壓力來源等敏感問題。主治醫師教我,遇到有逃避問題傾向的病人,與其詢問「你是否有性行為? (are you sexually active?)」不如問「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 had sex?」yes or no question要逃避只要一個字,但以W開頭的問句則需要statement。如果病人從來沒有過性行為,他們會很快回答 I have never had sex. 有過但不想講的就會遲疑。
青少年訪談是小兒科醫生最弱、最不想碰的一塊 ,因為大部分走小兒科的就是想要玩嬰兒 😍 然而在美國大多數人18歲前都是看小兒科醫生、有時12歲開始就有性行為、藥物濫用情形,因此作為住院醫師,我們必須反覆練習,在急診、健康門診不停的使用,才會對詢問敏感問題越來越有自信。
沒想到聽PODCAST的人物訪談也是很好的觀摩呢 😎
最後推薦我最喜歡幾集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Ep.42 脫口秀主持人|曾博恩:講笑話維生一直是我夢想中的職業
S3EP90 旅美藝術家|牟宗瑋:如果當初沒有放下一切做純藝術,我一定會後悔
S3E36 IOH創辦人|莊智超:最重要的不是「準備出國」,而是建立自己的世界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住院醫師當了兩年半,急性闌尾炎看了不下五百個(尤其是在病房、急診,一天看五個都不稀奇)。乍聽之下是很簡單的診斷,但表現方式千變萬化,被誤診的不少。我就親眼過兩三個足以被當作M&M case報的例子。 其中最該注意的是被當成急性腸胃炎、便祕、泌尿道感染處理的急性闌尾炎。 嘔吐、發燒、腹痛是腸胃炎跟
這個月我在病房,而且是專門收呼吸道感染的病房。每年冬天,這個病房是住院醫師的惡夢,病人多、進出快、偶而還要轉去ICU。在所有病毒中,RSV應該最算最惡名昭彰的一隻了。 幾乎每個小孩兩歲前都會得到RSV。雖然大部分的時候RSV感染都跟一般感冒沒兩樣,卻是一歲前嬰兒住院主因。原因一感染性強,二易造成下呼
在2019 AAP展覽上,隨處可見賣花生粉的廠商。聽過LEAP study的人就知道,為什麼近年來花生粉這麼紅? 花生過敏在台灣較不常見,但不少美國小孩對花生嚴重過敏。許多學校甚至有”nut free policy”,任何小孩都不能帶堅果類食物到校,以免其他有過敏的人吃到(有的人甚至只要觸摸就會引發
病房裡有個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的男孩,已經住院了十幾天。他之所以還不能回家是因為…. 媽媽不希望他回家。 媽媽表示已無力照顧他,希望他能去住group home (團體家屋,跟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住一起)。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是種肌肉疾病。病情會隨著
聽到知名男星在中國身亡的消息,深感遺憾。 年輕男性運動猝死時有所聞,最常歸因於心臟。想趁這個機會介紹美國sports physical的制度,給台灣家長做個參考。 ▶所有美國的小孩、青少年(女)參加班隊或校隊等各項運動團隊前都必須到自己醫師那裡做sports physical(運動健康檢查)並得到m
2019美國小兒科醫師年會請來了一位兒童營養專家Dr. Jennifer Savage Williams,教導我們如何有效引導小孩嘗試青菜、如何讓孩子愛上蔬菜。 首先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自己都不喜歡吃青菜,小孩當然也不會喜歡。父母的態度是讓寶寶願意嘗試青菜的最大關鍵: 1 父母必須顯示出對蔬
住院醫師當了兩年半,急性闌尾炎看了不下五百個(尤其是在病房、急診,一天看五個都不稀奇)。乍聽之下是很簡單的診斷,但表現方式千變萬化,被誤診的不少。我就親眼過兩三個足以被當作M&M case報的例子。 其中最該注意的是被當成急性腸胃炎、便祕、泌尿道感染處理的急性闌尾炎。 嘔吐、發燒、腹痛是腸胃炎跟
這個月我在病房,而且是專門收呼吸道感染的病房。每年冬天,這個病房是住院醫師的惡夢,病人多、進出快、偶而還要轉去ICU。在所有病毒中,RSV應該最算最惡名昭彰的一隻了。 幾乎每個小孩兩歲前都會得到RSV。雖然大部分的時候RSV感染都跟一般感冒沒兩樣,卻是一歲前嬰兒住院主因。原因一感染性強,二易造成下呼
在2019 AAP展覽上,隨處可見賣花生粉的廠商。聽過LEAP study的人就知道,為什麼近年來花生粉這麼紅? 花生過敏在台灣較不常見,但不少美國小孩對花生嚴重過敏。許多學校甚至有”nut free policy”,任何小孩都不能帶堅果類食物到校,以免其他有過敏的人吃到(有的人甚至只要觸摸就會引發
病房裡有個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的男孩,已經住院了十幾天。他之所以還不能回家是因為…. 媽媽不希望他回家。 媽媽表示已無力照顧他,希望他能去住group home (團體家屋,跟其他慢性疾病的病人住一起)。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是種肌肉疾病。病情會隨著
聽到知名男星在中國身亡的消息,深感遺憾。 年輕男性運動猝死時有所聞,最常歸因於心臟。想趁這個機會介紹美國sports physical的制度,給台灣家長做個參考。 ▶所有美國的小孩、青少年(女)參加班隊或校隊等各項運動團隊前都必須到自己醫師那裡做sports physical(運動健康檢查)並得到m
2019美國小兒科醫師年會請來了一位兒童營養專家Dr. Jennifer Savage Williams,教導我們如何有效引導小孩嘗試青菜、如何讓孩子愛上蔬菜。 首先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如果父母自己都不喜歡吃青菜,小孩當然也不會喜歡。父母的態度是讓寶寶願意嘗試青菜的最大關鍵: 1 父母必須顯示出對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補寫20240927看醫生時,跟醫師說的話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有趣的話題——專家說的都是對的嗎? 在臺灣,這現象真的很普遍。你有沒有注意到,早上新聞上出現某個專家說了什麼,大家就會照做?很多人不會去驗證,只會說:「你知道昨天看電視,那個誰講了什麼。」然後這樣傳出去,大家都會照做...
Thumbnail
後來開始喜歡聽Podcast,起源或許要追溯至過往國高中聽廣播的習慣,不管做任何事情,旁邊總有個聲音陪伴,即使陌生素不相識,卻又近在眼前── 這種距離的美感。 《一個路人經過》是兩位音樂人-宇宙人小玉 ╳ 白安聯手打造的Podcast節目,其實不怎麼聊音樂,反而生活居多,個人也較偏好雜談類型的
Thumbnail
經常在各級學校教授儀態課程的王偉華,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是見到本人,卻會有幾分面熟,因為在八零年代,身材高挑的她曾經活躍在伸展台上也主持過社教節目,當時同期的模特兒有包翠英、張瓊姿、陳淑麗、沈曼光等熟齡族群熟悉的藝人。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補寫20240927看醫生時,跟醫師說的話
Thumbnail
#心理摩擦力#三采#大衛尚塔爾#洛蘭諾格倫#抗拒 #改變 #小倉鼠 #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 #人性 #自我掌握感 #自信#試用#反悔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個有趣的話題——專家說的都是對的嗎? 在臺灣,這現象真的很普遍。你有沒有注意到,早上新聞上出現某個專家說了什麼,大家就會照做?很多人不會去驗證,只會說:「你知道昨天看電視,那個誰講了什麼。」然後這樣傳出去,大家都會照做...
Thumbnail
後來開始喜歡聽Podcast,起源或許要追溯至過往國高中聽廣播的習慣,不管做任何事情,旁邊總有個聲音陪伴,即使陌生素不相識,卻又近在眼前── 這種距離的美感。 《一個路人經過》是兩位音樂人-宇宙人小玉 ╳ 白安聯手打造的Podcast節目,其實不怎麼聊音樂,反而生活居多,個人也較偏好雜談類型的
Thumbnail
經常在各級學校教授儀態課程的王偉華,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是見到本人,卻會有幾分面熟,因為在八零年代,身材高挑的她曾經活躍在伸展台上也主持過社教節目,當時同期的模特兒有包翠英、張瓊姿、陳淑麗、沈曼光等熟齡族群熟悉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