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現象比理論重要

自從06年開部落格後,目的兩個已經達到,其一強迫自己每周寫作思考,其二交朋友,就算明天被關站也不覺得會後悔。一路走到今天,也要謝謝各位的支持,相信有看筆者的成長的,可以從過去紀錄上六百篇文章的變化看到一些,就算成年後也是要成長,不成長就停滯,很容易相信特定的理論套路。
這該怎麼說呢,筆者念書的時候很相信有一種萬能理論,可以適用全體,還真的給筆者找到了。可好笑了,越是萬能跟適用範圍廣的理論,通常越沒有辦法解釋個案,真要硬套用在個案上,往往會變得很玄,例如「蔡英文的當選正好證明極獨路線的失敗」。
隨著年紀增長,經驗變多了些,再加上很重要的一點:「多跟比自己強的人討論跟請益」,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太多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前輩跟師長們都走過狂傲的路,自以為是的懂這一切。然後回頭看看許多訕笑怒罵的人,其實也不過是過去的自己,以為拿某一個理論或是案例,就可以解釋所有。
別鬧了,就算筆者今天是蔡英文的幕僚,天天開會討論國家大小事務跟國際關係的沙盤推演,還是不會知道北京那邊的人在想什麼,東京的也不會知道,華盛頓的更不會知道。那麼,在電腦前的我們敲敲字,看看新聞跟公開的資料,又怎能肯定「天下事盡在吾手心」。
最初,看到書跟看到資料,以為發現新天地,別人都不知道,看完後才覺得不過是拾人牙慧。然後磨練一番,進入新的境界,開始研究公開資料背後的故事,才發現每件事情都有脈絡,說故事遠遠比秀資料有意義。再過一陣子,發現知道脈絡也不見得對,要對事不對人,先看看是誰寫的,不同人寫的都有其意義跟目的,脈絡也是來自於某人某派。
等到看每個新聞跟國際大小法案條約,國內政治的鬥爭,都知道去追金脈人脈,才發現到世界的運轉跟我們報紙上看的大不同。但到了這地步,你又發現,這其實也往往不對,因為每個人既然有他的背景,人脫離不了整個社會跟人際網路,回過頭去理解整套故事,從源頭看才驚覺,大趨勢是不可能變動的,因為涉及到太多的人事物與相關利益,但在大趨勢下的個別國家變動會很大,而我們身處其中何其渺小,才會覺得好像參透一切。
這跟股票很像,你以為可以看線型就打敗大盤,其實不過是被殺的散戶,還自以為得意。被坑殺過後,就天天說一切都內線,玩的人都智障,被大戶玩弄在手掌心上。可是你算算帳就知道,有個幾億的大戶,也沒辦法操縱幾兆的全球市場,認識一些大戶,才知道一天虧幾百幾千萬也是常見,只是人家資訊多,勝率比散戶高,整體還是賺錢。
講這麼多幹嘛?沒什麼,多年下來有很多感慨,許多網友堅持要以公開資料為準,然後套用某個理論,結果寫出的預測離譜至極,失敗了也不承認,拼命要替理論找故事說。這種狀況在哪裡很像?有混過研究所應該知道,學術界就這樣。其實大部分的現象出現,我們都要找個理論去說明,不僅說服別人更要說服自己,形成一套自圓其說的理論。
這套理論拿去發論文,如果正好應對的了各種相關現象,就會被同行相繼引用,逐漸形成一套學說跟解釋的流派。但可能幾年後,就被新的現象或是解釋推翻掉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這個過程沒有價值,至少我們學到一種方法論。理工科的問題比較少,畢竟現象出現一翻兩瞪眼,全世界幾個實驗室做的結果都一樣,就不用再替自己過去的錯誤理論辯駁了。但人社的論文就難講,一個外交理論走了三十年失敗了,證明這套概念不對了,依然會有大批學者要辯護,即使都到末期了,還是可以在世界的某個角度看到僅存幾個人守護這套學說。
學術界可以,我們生活需要這麼累嗎?筆者寫部落格是寫爽的,要賺錢或是上電視早就答應了,不會在這邊說惹人厭的話。學一些網紅追議題不是很好?至少小孩學費可以多賺個幾年。講這只是要說,筆者沒那個投稿論文的打算,寫的東西就算有用到各家理論,也不會列參考資料,即使有引用學者的論點,也不會特地講。
就自己家裡打打嘴砲,跟朋友到海產店吃消夜鬥嘴是一樣的,沒事分享一下夢境,讓大家猜猜看託夢的是財神還是軍神,過兩個月來看看到底誰對。答對了很開心,證明自己的管道還很暢通也通到對的地方,猜錯了哈哈一笑,原來託夢的只是小神,不是什麼主神等級的人物。
那又如何?
多年下來,筆者養成的習慣是,看現象的發生跟後續,不看他講了什麼。前總統馬先生講了一堆替台灣好的話,結果幹的都是把根基送掉的事,檯面上產業加速外移,把錢都堆給方便炒作的對象,還留下幾個尾巴讓下任政府不接手都不行。檯面下把外交軍事的內線斷光光,成就自己的清潔卻害整個國家對外運作失常,導致今天K黨對米根本沒有可以施力的點,只能找媒體人跟過氣華府政客唱和,完全沒辦法接觸負責對米日的管道。
歐洲的左翼也是,過去幾十年走到高峰,但被這幾年的移民潮衝垮,逐漸要向右轉,現象就是這樣,從國內投票趨勢跟東西南北歐的不同國策變化,就可以看到不對勁,但處在全球都市同溫層的左派們,依然不肯相信這種鄉村包圍都市的轉變。為何?筆者雖然很想研究這種鴕鳥心態的出現,但對現象的發生與轉變更有興趣。
美國的變化則更直接,大致上是外-內-外的影響,先是對外政策的變化導致國內產業結構變形,然後對國內民眾產生衝擊,但因為對外的那批菁英拿到媒體詮釋權,金權加上意識形態,拖了美國向左轉快八年。很明顯的這套跟立國傳統不同,只有移民跟都市菁英相信,然後國內的勢累積太高,導致整個對外態度轉變,最終導致不可能當選的人當選,這其實是一種反彈。
跟大家說看公開資料就可以了解天下事?看表面資料這種事喔,是筆者跟好朋友大學在做的,念研究所時遇到好老師帶,就知道「事情不是我們這些笨人想的那麼簡單」。我們這些既不在學術界要寫論文的人,何必事事追求拿資料砸人的事?產業經驗,有的人看了就明白,不明白的說到底也不明白,又不能拿押著網友去上班兩年洗臉看看。
那,爭這幹嘛?
筆者講得很清楚,不會裝做某名嘴說全台灣只有三個人知道,更不會動不動說什麼昨天跟蔡英文吃飯聽到某種事。就只是一個路人,隨處可見的人,只不過正好在網路上愛打嘴砲,剛好親朋好友中,還不少人做過官、當過民代、幕僚,然後年紀大了點後,很巧的認識幾個各行各業的專家,常常可以聽到一般人不知道的消息而已。
但多轉過一手到兩手,時間差一個月到三個月,好比問筆者跟川普多熟?嗯嗯,六度分隔理論的三度吧,很遠還是很接近?跟蔡英文多熟?嗯嗯,六度裡的兩度到三度吧,好像近了點,但時間差就是兩個月以上。很多東西,除非剛好是自己專業,或是好朋友剛好有認識,不然時間差會更久,再怎麼短都有兩周的延遲,畢竟我們不是業內人士。
筆者想講的是,不是業內人士,知道訊息只會更久,不要把每件事情都想成一群黑心政客躲在小房間裡嘿嘿嘿,進入資訊爆炸的時代已經幾十年了,別自以為是諸葛孔明再世,在電腦前點點新聞,就可以掌握天下大事。更別提有些業內常識,自己不知道,就以為別人都應該不知道,筆者通常會先去問問相關業者,看到底怎麼樣,不是丟本書或是網頁,叫人滾去查。
筆者現在比較在乎現象,講那麼多說要這樣那樣,結果到底做了沒?現象的延續有嗎?放大到半年期,每個現象能否串成一個大勢?否定了還是證明了以前?
這是興趣,不是工作,更不是寫論文發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