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鈴木大提琴-Vol.2-P.16-The Two Grenadiers

在使用帕格尼尼的妖精之舞練習過降B指法後,接著我們要來練習這首更為複雜的樂曲:舒曼的《兩個擲彈兵》,這是舒曼所做的藝術歌曲(選自Romanzen & Balladen volume II,Op.49),歌詞為德國詩人海涅(Heine)所做。歌曲描述兩個法國士兵,在拿破崙於1812年侵略俄國失敗後撤退回法國時的心境。
詩人海涅對拿破崙多少有崇拜之情,但舒曼則是崇尚民主的浪漫派作曲家,在曲終並未接續大調的輝煌,而是使用一連串較為陰柔灰暗的和聲結束。這樣的設計耐人尋味。
原曲基本上有大、小調兩段,先是小調,後是大調,而大調的旋律,就是著名的《馬賽曲》,也是現今法國國歌。
教材的樂譜刪減後較為簡潔,大調部分沒有重複:
The Two Grenadiers,Part I
The Two Grenadiers,Part I
紅色圈圈:此為兩個降,由於這段是小調,因此是g小調。 藍色圈圈:皆為降半音的1指向上擴張指法。 橘色框框:agitato是「激動地」,但仍需維持弱奏(p)。 紫色框框:Più Mosso是「稍快地」,在第19小節開始,到22小節開始漸慢。 紅色框框:第二把位指法,基本上建議能用第二把位就用第二把位,以增加練習機會。
第一段的小調段落結束在最後一小節(22小節)的第三拍,而第四拍開始是第二段的大調段落:
The Two Grenadiers,Part II
因為這是第四拍開始的弱起拍樂句,因此這段一樣由第四拍開始。
紅色底線:Moderato中板的意思,速度約72~90之間。與上段相同,代表了雖然轉調,但樂曲速度沒有太大變化。 紅色圈圈:轉調標示,先把先前的兩個降記號「還原」,再增加一個「升記號」,表示轉為G大調。這是我們第一次練習到標註轉調的樂曲,因此請注意這個標示。 紅色框框:附點弓法,先前的《妖精之舞》出現過大量附點弓法,若忘記如何拉奏,請記得回到上一篇複習。
藍色圈圈:注意音量上的變化,由mp(中弱)逐漸變成ff(極強),表示張力非常大。 橘色圈圈:allargando的縮寫,意指「漸慢、漸強、逐漸飽滿」,因此速度要越來越慢,音量要越來越大。
總結:
這是我們第一次練習到譜上明顯註明「轉調」的樂曲。除了轉調的指法與音準需要特別注意以外,不同調性所帶來不同的明亮色彩,也是我們需要多去感受的地方。

歡迎前往嵐音社FB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更歡迎您訂閱嵐音社Youtube頻道,收看大提琴教學影片!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很讚,歡迎您成為「讚賞公民」,並按下下面的「Like」5下,來支持我繼續寫作喔!謝謝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