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抗疫看香港醫療制度的缺陷〉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香港目前確診案例已逾千宗,港府的應變措施卻是反應遲緩,一拖再拖,致使醫療制度壓力爆煲幾乎崩潰。〈2047〉團隊今期就請來立法會議員 (醫學界) 陳沛然醫生,談談是次抗疫措施所揭示的香港醫療制度的缺陷。
《政府抗疫慢幾拍 市民自律才得救》【撰文:陳沛然議員】
2019冠狀病毒疫症全球大流行,本港確䂦個案持續上升,累積個案由3月1日98宗,到4月急升至超過1000宗,當中大部分個案有外遊紀錄,香港要面對比兩個月前第一波嚴重得多的疫情。
1月23日首宗肺炎個案傳入香港,雖然政府反應慢幾拍,防疫抗疫措施亦漏洞百出,幸而民間經歷2003年沙士慘痛教訓,防疫意識增加,當政府高官說沒有生病不用佩帶口罩時,已經自動自覺佩戴口罩,注意衞生勤洗手;當特首說政府購買口罩有困難時,民間團體、議員和市民早已訂購口罩及其他防疫物資,踴躍向有需要人士派發 。是市民的自覺和社區互助,令本地肺炎疫情不致擴散。
反而先進的歐美國家對疫情的嚴重性估計不足,部分原因可能是世界衞生組織的資訊嚴重落後於疫情,間接導致3月在歐洲以至美國大爆發,截至4月8日,全球累計確診個案已經超過140萬宗,死亡人數超過8萬。面對全球疫症大爆發,很多歐美國家都採取嚴厲的防疫抗疫措施,例如除銀行、超市、郵局等必要服務外,其餘服務暫停,學校停課及禁止公眾聚會等。另外,全面「封關」,即除本國國民/居民及特殊旅遊許可外,旅客一律禁止入境,以堵截病毒輸入。
香港政府除了暫停政府服務和學校停課比較及時外,到3月最後一星期才陸續推出強制措施,限制人群聚集,但都是慢幾拍,例如要等一些場所如酒吧、卡拉OK、美容院等有確診個案,再考慮多日才決定下令此類場所暫時關閉,大部分時間仍主要靠市民自律。
政府防疫抗疫遲緩外,亦沒有聽取「沙士」顧問報告的建議,增加防疫、隔離設施,顧問報告建議興建三間傳染病醫院,至今仍只有瑪嘉烈一間傳染病醫院,隔離病床、負壓病房,以至口罩等防護裝備等遠遠不足以應付疫症大爆發。
尤記得三個月前,疫症爆發初期,醫管局向市民及立法會講過,口罩有三個月存量;並保證可於72小時內,將隔離病牀數增至1400張。但三個星期後,當局便改稱口罩存貨量不足。三個月後,因為不夠保護裝備而要減少非緊急服務,一些醫護投訴要重用防護裝備。截至4月1日,醫管局已開設522間負壓病房,使用率達78%;而1017張負壓病牀用了68%,卻有確䂦病人要等候多天才送院,一旦出現社區大規模爆發,公立醫院就會隨時癱瘓。短時間內改裝隔離病房的工作並不簡單,但當局必須採取積極措施,例如可效法外國,利用大型展覧場地、酒店等作臨時醫院或隔離場所,作好應對準備。
至於「封關」,政府也是後知後覺 ,本年首兩個月本地只有20多宗輸入個案,但單以3月份計已錄得超過400多宗輸入個案或其密切接觸者。政府在3月19日才要求所有從外國抵港人士接受家居強制檢疫,至3月25日才禁止所有非香港居民從海外乘搭飛機入境 ,這檢疫空窗期,間接導致香港第2波爆發。
而政府的所謂強制檢疫措施亦頗多漏洞,例如自行離開居所、在隔離營賭啤牌、隱瞞外遊記錄等。我曾多次去信當局,除督促必須確保有足夠醫護防疫裝備應付疫情,亦查詢由澳門來港人士有否隱瞞到過內地的資料等。有回港市民指當局並沒有足夠人手監督強制檢疫,完全要靠自律,政府必須加強人手,制止違反檢疫的行為,否則社區大爆發的風險只會愈來愈大。
香港政府當局在抗疫時,希望能如特首所說以「科學同理論」為本,切勿政治凌駕專業。而市民亦務必自覺自律,才能成功扺禦來勢凶凶的疫情。
結語
正如陳沛然議員所言,港府抗疫措施反應緩慢,幸港人組織迅速,民間自救,又自律戴上口罩及勤於清潔等,才不致於令本港疫情擴散如中國大陸、意大利、美國等地。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卻揭示了香港醫療資源的匱乏——隔離病房、負壓病床不足,確䂦病人須等候多天才能送院,防護裝備不足醫護無奈重用,這些均是制度上致命性的缺陷。因為一旦出現社區大爆發,公立醫院隨時癱瘓。而這一切不僅是源於長久以來醫療制度上的種種問題沒被解決,亦因港府以政治考量凌駕科學根據、醫護專業,遲遲不肯封關,加上強制檢疫措施等亦存在眾多漏洞,今天香港醫療制度壓力臨近崩潰,責任在誰,答案不明而喻。
特別鳴謝:陳沛然議員 編輯:〈2047 〉團隊
查看更多最新文章,歡迎讚好和追蹤我們的Facebook 2047香港說明書Blueprint for HK @2047hongkonger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