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如開車,安全第一。在開車時,若想迅速安全的抵達目的地,事先查詢地圖是很重要的工作,因為它指引我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就像目前流行的寶可夢遊戲,如果沒有雷達地圖的準確指引,抓寶都是隨機式的瞎子摸象。我想投資也是一樣,如巴菲特所言「不賠錢」是最高指導原則,因此找到指引投資的方向,就能建立不賠錢的投資。這裡所說的投資地圖,就是提供投資者所需的指引方向,它不像一般地圖內容包羅萬象,任何地標物都有,只需連結投資決策所需的資訊,簡單的說就是三要素:一是好股票的組合、二是好價格的買賣點、三是好耐心的等待。
如同地圖數位化一樣,投資地圖也需要系統化,藉由google docs試算表的強大功能+google finance,可將股票分析的工作自動化,包括即時更新股價、計算俗貴價、報酬率、目前勝率、roe%、配息紀錄、以及統計俗貴價標的的數量等,再透過文件共用功能,提供手機即時查詢。最後將其結合具有條件單的交易系統,進行機械化程式交易,改變盯盤的習慣,讓投資情緒不受影響。唯有將投資化繁為簡,並且照表操課,投資績效才能最大化,以及將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AK的投資地圖
有了投資地圖,至少投資的方向是正確的,它會告訴你好股票的歷史記錄、何時該買進、何時該賣出、目前的勝率、預期的報酬率、俗貴價數量的統計等。至於買進後何時到達目標價,只是時間的問題,有的標的走的比較快,有的比較慢,不用操之過急,遲早都會到達目的地,在等待的過程中,有行情時賺價差,沒行情時領股息,低買高賣才能將複利極大化,耐心等待的收割成果年化報酬率都很可觀。
建立 「好股票的組合」,至於你的組合到底是要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才能有效降低投資風險,又能達到投資效益最大化。巴菲特認為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並且好好的照顧他們,所以巴菲特贊成集中投資,但重壓之下很容易大好大壞,巴菲特也有很多投資失敗的案例,只是巴菲特的錢多可以承受較大的虧損,一般投資人不行。而關於分散風險,雖然持有的數量越多,理論上風險越低,但過度的分散投資,確實讓標的變得難以照顧。
從相關研究上可發現,適度的分散投資就能降低風險,通常6~12支即可降低80%以上的風險,因此建議採取中庸之道,在初期資金較小時,集中在6支以內;隨著資金變大,適度分散至12支左右。每支標的的持股比例控制在5~10%以內,保留1/2資金等待加碼時機。而好股票的組合,雖然會因人而異,但「長壽型/次產業的龍頭股 + 5年roe>10% + 5年配息率>60% + 10年皆有配息且>1元」是一定要的。平常的工作就是尋找好股票加入觀察名單(目前的觀察名單約為100支),慢慢的觀察他們,等待好價格的到來,在機會來臨時勇敢買進成為投資組合。
「好的價格買賣點」是決定獲利多寡的關鍵因素。每個投資人應該建立自己的買賣點評估方式,不論是dy%、per、pbr、或從技術線型來判斷皆可,當訊號沒有出現之前,不要輕易出手,那些都只是雜訊而已,AK認為最好用的指標是多年期的dy%及per,年化報酬率7%是巴菲特認為買進一檔股票最基本的要求,而per12倍則是一檔股票最終的合理價值,百變不離其宗,股價遲早會回到它正常的軌道上,一檔股票觀察久了,自然會有心得,對它的價值自有定見,而「按表操課(操作紀律)及控制持股比例」則是影響操作績效很重要的關鍵,因為投資最大的悲哀,就是在股災低點沒有資金可以加碼。據說巴菲特累積巨大的財富就是靠價格的安全邊際,因為買點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持股耐心會變得很強,不達貴價不輕易賣出。通常有「好股票的組合」及「好價格的買賣點」,你的投資已經立於不敗之地,獲利只是時間的問題。
傑西‧李佛摩:「賺大錢的訣竅不在於買進賣出;而在於等待」,已經點出好耐心的等待是投資獲利的最最關鍵,但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等待的過程是枯燥無味的、是煎熬的、是寂寞的,因為在買進後有可能會套牢很長一段時間,或是股價不動如山,通常要好幾年的時間好股票才會達到貴價,所以賺的是慢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