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WHO? 台灣該如何重返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於18日以視訊方式進行,而這也是台灣第四年未受大會邀請。」

圖片來源:AP
自2016年,蔡英文首度就職時,因為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使得兩岸關係逐漸降至冰點。
在中國的壓迫下,台灣在WHA的觀察員身分也從此步入歷史。
即使在此的疫情當中,台灣良好的防疫表現,受到各國的矚目以及讚揚,仍無法在大會中與各國分享防疫經驗。
除了梵諦岡(同為觀察員)以外,我國15個邦交國當中,有14個國家以及美國領導著八個主要國家,包括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英國,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都在大會上提出讓台灣恢復身分的提案。
此提案也將在今年年底的實赴會議上進行討論,這表示台灣還有半年的時間來獲得更多國家的支持。

「在爭取到他國支持前,別被憤怒沖昏了頭。」

圖片來源:AFP
不難看到許多媒體報、政治節目,在電視上抨擊著WHO秘書長譚德塞的失職,甚至爆出他和習近平有私交等等,相似的陰謀論層出不窮。
加上川普將美國嚴重的疫情責怪於譚德塞身上,並宣布要停止對於WHO的金援。
憤慨的台灣人民也隨之批評起譚德塞。
而在做出這樣"跟風"的行為之前,我們曾有想過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 這樣的行為是否能夠為真正幫助到台灣?
我會簡單以兩個原因說明我們為何不應有如此跟風的行為,以及不全然正確的兩個迷思。

原因一 不該抨擊譚德塞不讓台灣加入

WHO實際為聯合國旗下17個專門組織的其中一個,而WHO的組成又可以分為會員國、專業學者以及技術官僚。
所有的重大權利,例如投票權、提案權都是會員國才擁有,學者能夠提供專業的建議,而技術官僚負責組織的運作。
譚德塞屬於技術官僚,所以他本身就沒有權利來決定是否讓台灣加入WHO,或者是邀請台灣參加WHA,真正有權力的是背後194個會員國。
另外,中國必定會用盡所有影響力來阻礙台灣進入WHO,因為只要台灣成功參與了WHO,便有資格申請另外的3個國際組織,包括農糧組織(FAO)、世界智慧財組織(WIPO)以及工業發展組織(UNIDO),如此等同於台灣只要加入一個組織,便能在4個組織中發揮影響力。
如果真的要批評譚德塞,也是因為他是低落的效率以及對於疫情的誤判。
但如果你看看過往WHO表現,你會發現其實組織本身的效率就不彰,例如對於伊波拉的控制無力等爭議,以及光是每年的出差費用就超過用於控制疾病的花費 ( 2016年WHO出差費用超過2億美元,但用於控制愛滋病、瘧疾、肺結核以及肝炎的公衛開支僅有1億9千萬美金。)

原因二 不該跟著川普隨風起舞

在國際舞台上,上演的是川普與WHO的隔空開火,美國指責WHO嚴重失職,譚德塞則以"不要把疫情政治化"回擊對方。
但是川普這樣的作為,很大一部分的考量,是為了能在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能夠連任。
大家還記得疫情爆發之初,川普是怎麼貶低疫情的危險性。
輕忽的態度,使疫情在美國嚴重擴散。在這之後又將所有錯誤甩鍋到中國以及WHO身上。
目的就為轉移人民憤慨的對象。
放眼望去,全世界除了美國以外,有其他國家揚言要懲罰世衛的嗎?
並沒有,而且正好相反,其他國家不但沒有跟著批評,歐盟各國的總理甚至宣布支持、強化與世衛的合作,更抨擊川普的作為只會讓世界無法團結來對抗疫情。
就算美國仍堅持自己的立場,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也不會有其他國家或者國際組織敢懲罰身為世界強權的美國。
反觀台灣,我們又憑什麼在風波過後不會被算帳呢?
此外,商人出身的川普,見到利益便馬上轉向,立場說變就變,萬一他來個政策大轉彎,我們豈不是曝台灣於被他國針對的風險之中?

迷思1 習進平受邀在大會上做開幕致詞,顯示WHA對中國的重視?

是的,中國的確受邀在大會前致詞,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國家受邀,例如南非、法國、德國、韓國、巴貝多等國家領袖致詞,各個國家只要願意都可以向大會登記致詞。
就算再順序上,中國也並非第一個發言,第一個在WHA視訊會議上致詞的是南非總理,南非總理還因為連不上線的關係耽擱了大會幾分鐘,接下來才輪到中國致詞。 (觀看影片可點選上方"WHA視訊會議")

迷思2 中國阻止各國對於病毒來源進行獨立調查

在122個國家連署進行病毒來源的調查後,習進平在大會上答應在疫情趨緩後將與各國合作,進行無針對性、廣泛的疫情調查。
並且中國願意捐贈20億美金來協助發展中國家走出疫情、恢復經濟,也承諾在疫苗研發完成後,將作為全球的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作出貢獻

「除了憤怒,我們可以這麼做。」

圖片來源:歐新社
距離年底,WHA對於台灣入會的議題的決議,台灣仍有半年的時間來說服更多國家在議程中投下同意票。但就目前來看,距離獲得超過半數的會員國支持,仍相當的遙遠。
因此我們需要更積極的與美國以及歐盟合作,透過強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靈巧的外交手腕來讓其他國家願意向台灣伸出援手。
擁有50多國的非洲或許是台灣入會的成敗的關鍵。
雖然在中國一帶一路等政策之下,許多非洲的獨裁者紛紛向中國靠攏,但是美國同樣也與非洲簽訂了許多有利的協約,而這些協議都是美國可以用於影響非洲各國的手段。
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獲得歐盟的支持,由27隔國家組成的歐盟,到現在仍只有不超過十個國家支持台灣入會,我們還有許多需要努力的地方。
何況全世界的國際組織,有超過50%的金流來自於歐盟,如果獲得了歐盟的支持,那麼我們將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結語

說到底,台灣並非泱泱大國,若要想在國際上被人看見,就必須更積極的與他國合作,同時人民也需要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觀,來督促政府做出真正有利於台灣的政策、決定。
除了中美等大國以外,大多數人一點也不在意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發生什麼事情,同樣的他們也不在乎台灣所面臨的處境,不過唯一不同的是,我們需要他們的支持。
我們該做的是想辦法與他們產生連結,而對於他國的不在乎、不了解,只會讓情況更糟糕。
除此之外,為了做出對我們更有利的選擇,我們需要卸下偏見(當然這並不簡單,包括我也在努力當中),以更客觀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事,一昧活在同溫層,刻意需略事實,只會讓我們與世界脫節、讓我們在國際上顯得更加無知、幼稚。
avatar-img
7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狗狗觀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糧食危機並未如想像中迅速到來,層架上依然擺滿著食物以及罐頭,然而這一切得來不易。」 在過去50年間,世界的總人口翻漲了2倍,隨著更多的貧窮轉變成新興國家,人民對於食物的需求以及標準逐漸提高。 而疫情的衝擊,使得環境變得更加惡劣,我們又該如何度過此次的危機呢?
「糧食危機並未如想像中迅速到來,層架上依然擺滿著食物以及罐頭,然而這一切得來不易。」 在過去50年間,世界的總人口翻漲了2倍,隨著更多的貧窮轉變成新興國家,人民對於食物的需求以及標準逐漸提高。 而疫情的衝擊,使得環境變得更加惡劣,我們又該如何度過此次的危機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瑞士日內瓦接受《呷新聞》記者提問時,不諱言表態堅持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加入世衛大會,沒有表態會接受其他名稱。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衛福部長邱泰源在瑞士日內瓦接受《呷新聞》記者提問時,不諱言表態堅持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加入世衛大會,沒有表態會接受其他名稱。
Thumbnail
2020/11/20 臺灣擁抱各種「進步多元」價值、以防「武肺」卓越而自豪者,卻熱烈擁護曾經全島嘲笑的出言不遜、輕蔑婦女、堅持「撐警」、支持「法律與秩序」的美國保守派。而主張防疫優先、限制警權、多元教育、種族平權、健保的美方友人,竟成為勾結中國與做票「白左」。在民主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例外。  
Thumbnail
2024年是全世界大選年,大約有七十多國會有大選,包括台,美,印度,印尼,墨西哥,俄,烏,英和歐盟這幾個關鍵選舉。選舉結果攸關世界陣營的走向: 往左或往右? 首場由台灣總統大選拉開序幕。台灣再度站上國際政治舞台的焦點C位。 近年來選舉的主軸政見都離不了「定義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2023年1月13日我國完成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兩天後 (15日)諾魯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建立外交關係,很明顯是中共在台灣大選後的政治施壓。2016年至今,已有10個國家與我國斷交,有一個疑問,若有一天台灣邦交國歸零會有什麼影響?
Thumbnail
#國防升級 這八年來與美國的關係穩定發展,除了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中美勢力的搏奕,另外還有 #蕭美琴 擔任外交人員的居中協調,台灣買到了許多以前買不到的武器、疫情嚴重的時候也能優先獲得疫苗的援助。另外就是2023年的9月台灣有自己製造的潛艦 #海鯤艦。跟自行研發的疫苗一樣,都是重要的國防力量,能夠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