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人誌.文字專訪鄧小巧 麥曦茵】世界再壞 她們仍然聲畫同步 與人同行

城內風雨飄搖,青天甚至早已被狂犬吞噬,在大道上走走,已是奢侈不過,何況「與人同行」?可是,這兩位天使,卻聲畫同步的,跟城市人的心靈同呼同吸。
她們就是鄧小巧和麥曦茵導演。

究竟在二人眼中,「與人同行」是怎麼的一回事呢?
:當初譜寫《與人同行》歌詞時,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希望樂迷能夠收穫一種「獲得陪伴」的感覺。特別是在陷入困難、悲傷的時候,很容易覺得世界上沒有人理解自己。同行在我眼中,不一定想像王子出現打救落難公主般具象,同行其實簡單得只需要數十分鐘的陪伴,聽聽對方心底話,或是向對方吐苦水,是雙向的互動。
:「與人同行」其實可以是一股信念,或者是一個選擇,因為我們終究也是孤獨的個體,獨自創作,獨自面對難題,面對生老病死,但人類就是有互相拯救的潛意識,在別人遇上危難時,會選擇共同面對,渴望跟其他人共生共死。即使實際上是多麼孤獨,但「與人同行」仍能賦予精神上的慰藉。

何以將「與人同行」這個概念放進自己的音樂?
:其實是源於2018年「Whatsapp鄧小巧」這活動,當時收到不少歌迷朋友抒發哀愁,驚覺我們的城市裡,原來充斥著創傷和痛楚。可能是素未謀面、互不相識的關係吧,大家都很放心的,用文字流露自己最真實、最赤裸的一面,對我的感受很大,所以便試試用音樂與人同行。
然而歌曲是想讓大家感受到傷痛過後的溫暖,而不是為樂迷草草包紮後便將之趕回石屎鬥獸場裡,盲目的發放正能量,所以徐繼宗創作的旋律不見細密,從容不迫,輕撫我們的傷口。

第二次親自填詞的小巧,會比上一次更得心應手、比平日更我手我口抒我心嗎?
:《與人同行》相比其餘在加拿大創作的作品,其實花上的時間更多,因為這是不斷修改的篇章,當中也有向藍奕邦問道,主要是調節用字的溫度,中和原本暴烈的、血腥的,擴大溫婉的文字。

懷著甚麼心情灌錄這首歌?
:走進錄音室的時候,心情倒是十分平和。這首歌的呈現出的,其實是一個很「淡」的鄧小巧,抽去了花枝招展的歌唱技巧,不打算提供一個個療傷大法,只想平實的讓樂迷知道,你們的傷痛,我都明白,就是同行。
—————————————————————————————————
雖然歌曲裡處處流露著陪伴的溫暖,但鏡頭一轉,在MV裡的四個故事,卻滲透著痛楚。
—————————————————————————————————

最初收到「與人同行」這題目時,在腦海裡第一個閃過的畫面是怎樣?
:「群象」是第一個閃過的意念,畢竟傷痛決不能由一個人就能呈現到,是需要由人與人之間拼湊而成,透過人們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能帶出歌中的真義。
各人之間都有自己的創傷後遺,例如MV內的家暴、性侵、社畜和對藥物的依賴。既然傷痛是如此實在,我們又何不在視覺上用一個類似地下城的異世界,超現實地表現出這份痛楚?
如果太寫實的去創作、去拍攝,便會太容易與觀眾的思想掛勾,很快就推想到結局是如何;但我就是想跳出觀眾的預想,拉闊文字和影像的聯想空間,所以這個MV是一個意象多於實在情節的表現方式,讓觀眾與歌曲、與影像接上;從而就用了比較cyberpunk的方式,帶出異世界的感覺,在調色方面亦靠近以前的「未來電影」。

當初是如何促成兩位是次的合作?
:其實是源於「一個人一首歌」這個企劃,當時曦茵就擔任了企劃的Visual advisor,因而與馮穎琪成為了「網上Soulmate」。
而自己今年歌曲的方向也是比較直白的生活狀態,如果有一個知性的女生去窺探自己直白的作品,又會生出怎麼樣的畫面?從曦茵之前的作品,便知道她很知性,對世界的感官亦異常靈敏,對人性的理解亦有血有肉,所以便想瞧瞧自己的音樂作品,跟曦茵的影像創作會擦出甚麼火花。
:我反而擔心自己的影像創作會跳出小巧的預期之外,猶幸大家的接受能力很高,也非常願意去嘗試任何東西,雙方也能更放膽的去創作。
同行的感覺,不在於一句「加油」,也不需要一個個真知灼見的解決方案,而是一份切切實實的陪伴。最壞的時代,慶幸還有鄧小巧和麥曦茵導演,以及她們的創作,陪伴我們渡過。
鳴謝:
The Stadium
Phoenixgoo - 野菌工作記事本
閱評流Facebook:
獨家猛相猛片盡在閱評流instagram:
閱評流YouTube Channel收看自家製音樂節目:
即到各大音樂平台,收聽不能只有閱評流聽到的心水歌單!敬請各位益友弘揚「益者三友」精神,友LIKE友SHARE友COMMEN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不定時訪問香港歌手,了解他們的創作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