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會寫一些本文作者對於《白箱》的感想與看法,會提到部分劇情內容也會有主觀的評價,若尚未觀賞原作,閱讀前請自行斟酌。
由於對動畫創作的過程是有興趣的,在看完了《映像研》後接著花了一段時間把《白箱》看完,《白箱》介紹了不少動畫產業的工作方式與期許,對於動畫製作有興趣的人,我很推薦一看。
劇情的節奏非常明快,在第一季的主角宮森葵是執行製作,第二季開始成為執行總監,這兩季分別各完成了一部作品,主要內容就是介紹各個製作階段,以及宮森葵遇到的大小事,還有各式各樣業界神人。
本作中有大量的致敬,熟悉動畫產業的人,不論是對各式各樣作品名和作品特色、或者是對於製作者的名字或者照片有所認識,都可以添增各式各樣的趣味感受,而且在不同的情節中會看到有趣的致敬內容。
這部作品的呈現,也經常依靠這這種「圈內人」的文化來進行闡述,越是熟悉日本的動畫產業界,就越能理解這些「梗」,而且有許多令人感佩的話,顯示製作方的始終在堅持的美好;並在劇情中隱諱地表示如果無法表現良好的話在業界會越來越難混。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樣的一句話:
對於創作者來說,接過的每一話都是他的名片,沒有一部作品是隨便畫一畫就可以製作出來的。
從這些方面來說,《白箱》作為一部業界人士自己介紹業界的作品,嶄露出「想被認識」、「想被肯定」的意圖,不僅是刻畫匠人精神,也積極地打造世代傳承的感受,各類角色都不停的精進自己,讓觀眾看到動畫產業熱血的一面。
不過,這部作品有不少讓我覺得出戲的地方。這大概就是我寫文章下標時會想用「迷幻的創作」。我覺得這部作品因為追求圈內文化、追求被肯定,導致描述的動畫產業變得非常迷幻。
最讓我覺得迷幻的點,大概就是完美吧,《白箱》中的製作團隊都非常追求品質,卻己乎沒有討論到時間與品質的妥協,幾乎是暗示觀眾不論什麼時間點開始製作,都會以高品質的完成。
妥協與製作方的考慮,也可以會是非常精彩的真實故事,不會只有爆肝然後達到每個人都滿意的成品才是完美。一樣是介紹動畫製作的《映像研》,也就大方的展示了幾種減少製作時間的方式(當然,這也是因為映像研是白箱播放四年後的作品)。
再來就是執行製作的單純,按照作品裡面的呈現,擔任執行製作需要做到人際關係經營、進度管理。但整部作品中,卻很少看到執行製作的互動是具備說服技巧並經營人際關係的,執行製作人設是丑角(太郎)、被過去經驗所困住(平岡)、或者是催稿行為誇張化(矢野艾莉卡),並且在兩季都放入不少執行製作搞砸事情的狀況。
而擔任執行製作、執行總監的主角葵,雖然有一兩次漂亮的對話出現,但主角設定也有包袱,就只能真誠地直球對決,幾乎沒有出現什麼意外精彩的說服技巧。
我自己是覺得滿可惜的,執行製作是動畫製作團隊的一員,雖然做的事情是介紹的很清楚,但角色設定顯得有點單薄,設定上沒有撐住實際上這些事情需要的能力。
《白箱》就是一部業界與相同文化圈下的「慶典」,整個作品中的確深入描繪動畫產業的「夢想」,並期盼這個「夢想」能夠持續吸引人們加入的夢想創作天地。那麼,對於這個產業有著憧憬的,就絕對不能錯過這部作品了。
雖然動畫未必能反映實情,但看完之後,仍能夠讓多了解這個產業,並且再次感受到這產業真棒。